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龚晓波

龚晓波

作品数:56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0篇生物学
  • 8篇理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4篇细胞
  • 15篇微管
  • 13篇红细胞
  • 7篇血管
  • 7篇循环肿瘤细胞
  • 7篇肿瘤
  • 7篇肿瘤细胞
  • 6篇血流
  • 5篇血流动力学
  • 5篇应力
  • 5篇微流控
  • 5篇微流控芯片
  • 4篇血小板
  • 4篇应力分析
  • 4篇传质
  • 3篇动脉
  • 3篇荧光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微循环
  • 3篇细胞膜

机构

  • 56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东京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新加坡国立大...
  • 1篇麻省理工学院
  • 1篇北京宇航系统...
  • 1篇昆山杜克大学

作者

  • 56篇龚晓波
  • 6篇刘筠乔
  • 4篇姜宗来
  • 3篇刘心悦
  • 3篇齐颖新
  • 3篇许菁
  • 2篇王国梁
  • 2篇严志强
  • 2篇沈宝荣
  • 2篇高木周
  • 2篇姚庆苹
  • 2篇刘洁
  • 1篇贺银燕
  • 1篇熊瑛
  • 1篇于志锋
  • 1篇甘树杰
  • 1篇张旭东
  • 1篇宫兆新
  • 1篇吴洁
  • 1篇覃开蓉

传媒

  • 19篇医用生物力学
  • 5篇水动力学研究...
  • 3篇力学学报
  • 1篇复旦学报(自...
  • 1篇力学季刊
  • 1篇中国力学学会...
  • 1篇第十届全国生...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1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10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5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09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细胞力学特性对血小板近壁运动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浸入式边界法,模拟了多个红细胞和血小板在毛细血管内流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通过改变红细胞体积比和红细胞的力学特性,分析了红细胞力学特性对血小板在与内皮细胞发生粘附前的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机理,包括:红细胞对血小板趋壁效应的影响,血小板在流动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并从血小板所受垂直壁向合力的角度深入研究了红细胞和血小板之间的相互作用.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增加血流中的红细胞体积比,减小了血小板和血管壁之间的距离,增大了血小板的变形,血小板所受垂直壁向合力呈现剧烈波动,两者之间的挤压显著加强;而增大红细胞硬度,使得血小板的离壁距离增大.
许菁王骁龙刘筠乔龚晓波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
基于圆截面三维螺旋结构微流控芯片的全血微颗粒分离
2024年
目的通过循环系统进入人体的功能性微米颗粒非常有希望作为下一代诊断和靶向医疗工具。然而由于材料问题,大部分微米级颗粒难以在体内快速降解或吸收,使用完成后必须从血液中去除。目前全血颗粒分离方法大多对于血液存在污染或破坏,亟需一种能够无损的全血颗粒分离方法。方法采用不同内径的柔性硅基管制作了具有不同螺旋直径的圆截面三维螺旋微流控芯片,使用共聚焦和宽场显微镜考察了颗粒在全血中的三维和二维分布情况,并设计了一个非对称出口以收集颗粒。结果在微管截面上观察到两种不同的颗粒聚集模式,分别是内壁面聚焦和迪恩涡中心聚焦。与颗粒或细胞分选前裂解红细胞的许多做法不同,全血中密集的细胞-颗粒相互作用比没有红细胞的纯液体更有利于颗粒聚焦到更靠近流道内壁面的区域。利用三维螺旋芯片可以将直径为15~30μm的微粒直接从未处理的全血中分离出来,牺牲的血量约为10%,同时具有>94%的颗粒回收率和>40 m L/h的高分离通量。结论基于圆截面三维螺旋微流控芯片中Dean涡影响下的颗粒-可变形血细胞之间流体动力学相互作用的无标记颗粒分离方法,不仅为功能性微粒的创新医疗应用铺平了道路,也为全血有核细胞的生物物理分选提供了启发。
张晟泓龚晓波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细胞分选圆截面有核细胞
超声波场中包膜气泡的界面稳定性研究
包膜气泡是超声造影剂的主要成分,它在超声波场中的稳定性决定其在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影响超声灌注成像的效果。本文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包膜气泡在超声压力波作用下的界面稳定性问题展开研究。理论模型耦合气泡包膜的黏弹性模型以及...
刘筠乔龚晓波鲁传敬
关键词:流固耦合
文献传递
微循环中红细胞影响下的循环肿瘤细胞的细胞膜应力分析
目的循环肿瘤细胞在不同微循环条件下的细胞膜应力变化及分布分析能够为进一步研究循环肿瘤细胞转移过程中的活性、表型转换以及其黏附及外渗的机理提供细胞力学依据。方法 忽略细胞膜的厚度,将血细胞看作是被弹性膜包裹着的黏性流体,采...
景鹏王骁龙龚晓波
文献传递
循环肿瘤细胞在不同微循环流动情况下的运动和应力分析
循环肿瘤细胞与血管壁黏附过程是癌症转移的重要一环,模拟循环肿瘤细胞在不同微循环流动情况下的运动和受力是研究循环肿瘤细胞与血管壁黏附的重要基础。本文采用浸入式边界法分,分别模拟了考虑黏附和不考虑黏附情况下,循环肿瘤细胞在不...
景鹏王骁龙龚晓波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血流动力学
文献传递
血管细胞在体力学微环境简析被引量:4
2020年
在脉搏血压和血流作用下血管承受的弹性应力、黏性剪切应力以及管壁基质的力学特性构成血管细胞的在体力学微环境,这些力学刺激参与调控管壁细胞的生物学响应,诱导血管组织的重建和病变。虽然目前有大量关于血管力学生物学的实验研究,但是体外实验中施加的力学刺激与血管生理和病理条件的定量相关性仍缺乏必要的讨论。总结血管细胞在体力学微环境的量化评估方法,聚焦生理位置和老化对管壁力学行为的影响。探讨细胞力学微环境的生理和病理特性,以及对当前血管力学生物学研究的启示。
杨少雄龚晓波
关键词:血管细胞
在简单剪切流动中红血球和脂质体变形行为的数值分析
2009年
龚晓波
关键词:脂质体剪切流动红血球细胞膜胞囊
血小板囊泡上调血管硬度参与内膜损伤血管重建
2021年
目的血管内膜损伤过程中,活化血小板释放血小板囊泡参与损伤局部微环境的信息交流。探讨内膜损伤过程中血小板囊泡对血管硬度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大鼠颈动脉内膜损伤模型,利用Piuma Nanoindenter检测正常与损伤血管硬度;利用免疫荧光、透射电镜检测血小板囊泡黏附;利用mRNA-seq检测胞外基质成分变化;利用生信分析软件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寻找潜在的分子调控网络并利用分子实验验证血小板囊泡诱导平滑肌细胞分泌胞外基质的主要信号通路。
包晗龚晓波龚晓波姜宗来
关键词:内膜损伤血管重建平滑肌细胞血小板胞外基质免疫荧光
The effect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ell membrane on its passive endocytosis process
In the present work, a quasi-static process of a NP endocytosis was studied.Herflich-Skalak energy function wa...
刘心悦刘筠乔龚晓波
红细胞力学特性对微通道中流体动力学特征的影响研究
2021年
目的狭窄通道中红细胞的运动特性在人体氧气运输、微血管疾病等生理病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研究红细胞力学特性对狭窄微管中的流体动力学特征的影响。方法搭建内径约为4μm红细胞流动特性测量平台,通过高速摄像系统和压力控制系统,测量不同力学特性的红细胞在微管中运动时细胞的变形和流场流动特性。通过改变红细胞硬度、微通道两侧压差,综合探究细胞膜硬度、体积面积比对及通道两端压差对狭窄通道内的流动特性的影响。
魏桥栋刘德运龚晓波
关键词:流体动力学红细胞微管力学特性微通道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