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涛
-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基于MapObjects下潮汕坳陷区物探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2
- 2004年
- MapObjects是一组基于COM技术的地图应用组件,由多个ActiveX控件和包含超过几十个可编程ActiveX Automa-tion对象组成,以最少的接口提供了常用的GIS功能。可在标准的Windows编程环境下如Visual Basic 6.0组成完全独立的综合性应用软件。在MapObjects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包括输入、输出、图层显示、编辑、空间和属性查询等功能的潮汕坳陷区物探数据库管理系统。
- 丁海涛王家林许惠平
-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MAPOBJECTS
- 东海西北部新生界基底和中生界分布及其构造演化
- <正>东海盆地的西北部主要指东海陆架盆地的海礁凸起和钱塘凹陷地区。我们通过结合东海陆架盆地海礁凸起、钱塘凹陷重磁平面资料的分析,重点解剖三条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剖面,对该地区的地质,前第三系的沉积岩的展布及前第三系的构...
- 陈冰丁海涛王家林吴健生张新兵唐建
- 文献传递
- 东海重磁场特征和前新生代地质解释与研究
- 东海陆架盆地位于我国浙闽沿海东面,东濒太平洋,南接台湾海峡,北邻南黄海盆地,是我国海洋大陆架含油气远景最好的盆地之一。自70年代以来,地质矿产部、海洋石油总公司、国家海洋局、中科院和中国石化等单位在东海陆架盆地开展了大量...
- 丁海涛
- 关键词:东海陆架重磁场综合物探前新生代
- 文献传递
- 东海中北部重力基底面的反演和初步解释
- 针对海域中、古生界油气勘探及当前地震勘探的现状,作者从岩石密度特征入手,利用重力场,在地震资料控制下,开展重力基底面的反演和综合解释工作.
- 吴健生丁海涛陈冰王家林
- 关键词:岩石密度重力场陆架盆地反演解释
- 文献传递
- 东海陆架盆地典型剖面的综合地球物理解释被引量:7
- 2004年
- 从分析东海的岩石物性出发,结合地球物理的勘探资料,建立了物理一地质模型。通过重力、磁力、地震综合正反演,配合地质资料,以东海A-A剖面为主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综合解释,推断了东海陆架盆地的地质结构,重点研究了中、古生界及前寒武系的分布特点,指出了前新生代残留盆地研究的重要性,并讨论了基底与地壳结构上的南北差异及其原因。综合物探方法在解决东海陆架盆地及其邻域的地下地质结构,乃至盆地的形成、演化、火成岩分布等方面,比单一的物探方法要优越。
- 丁海涛陈冰高德章唐建
- 关键词:地球物理典型剖面东海陆架盆地前寒武系残留盆地岩石物性
- 山区重力改正中几个问题的讨论被引量:8
- 2000年
- 本文以一个具体实例来说明山区高精度重力测量中近、中、远区地改值的形态特征。对中间层改正公式、基准面的选择、中间层密度的确定及是否需要做近区、远 2区地改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 ,提出了一个新的地改分区方案及地改数字模型。
- 杨辉丁海涛王宜昌曹强
- 关键词:地形改正重力勘探油气勘探
- 利用大地热流估算松辽盆地岩石圈深度被引量:2
- 2004年
- 利用大地热流进行大面积岩石圈深度计算 .在利用地震波速换算岩石生热率和收集岩石热导率的基础上 ,计算了北纬 39°~ 4 9° ,东经 112°~ 131°范围的岩石圈深度 .结果表明 ,区内岩石圈深度变化较大 ,呈现北深南浅 ,西深东浅的特点 ,东西过渡带位于大兴安岭重力梯度带上 ,而大庆附近地区岩石圈局部变化较为激烈 ,变幅达 70km .
- 丁海涛王家林许惠平于益鹏
- 关键词:大地热流岩石圈
- 东海中北部重力基底面的反演和初步解释
- 研究区位于东海陆架盆地中北部,主体为西湖凹陷和海礁凸起,也包括了相邻的虎皮礁凸起南端、渔山凸起北缘、长江凹陷和钱塘凹陷的一部分,其东南边与钓鱼岛岩浆岩带为邻。这里,继平湖四井打出高产油气流后,又找到了近1.0×10m储量...
- 吴健生丁海涛陈冰王家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