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蕙

作品数:21 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厅育苗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社会学
  • 4篇文学
  • 4篇历史地理
  • 2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女性
  • 4篇移民
  • 4篇婚姻
  • 4篇婚姻移民
  • 3篇中越边境
  • 3篇乡村
  • 3篇跨国
  • 3篇边境
  • 2篇叙事
  • 2篇人文
  • 2篇社会排斥
  • 2篇权力
  • 2篇文化
  • 2篇文学
  • 2篇旅游
  • 2篇民居
  • 1篇大学生
  • 1篇傣族
  • 1篇傣族泼水节
  • 1篇地理学视角

机构

  • 20篇华南农业大学
  • 5篇中山大学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 4篇西南林业大学
  • 3篇黄石理工学院
  • 1篇广州大学

作者

  • 21篇万蕙
  • 4篇唐雪琼
  • 3篇张雪立
  • 2篇朱竑
  • 1篇关溪莹
  • 1篇王青
  • 1篇罗璠

传媒

  • 3篇知识经济
  • 2篇地理科学
  • 2篇民族论坛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人文地理
  • 1篇电影评介
  • 1篇旅游学刊
  • 1篇妇女研究论丛
  • 1篇青年记者
  • 1篇天中学刊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旅游论坛
  • 1篇人口与社会
  • 1篇2014《旅...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观社会学视角下民族旅游研究方法的再审视
2016年
民族旅游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具有知识贡献的民族旅游研究成果较为缺乏。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之一在于学界较少采用合适的研究方法将研究聚焦于民族旅游的核心问题。文章首先从研究方式与研究方法的性质两个层面对目前国内外民族旅游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总体回顾,然后围绕民族旅游的核心问题,从微观社会学的视角对已有文献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述评。最后,以核心问题为导向,从三个方面对质性研究方法在民族旅游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民族旅游的深入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万蕙张机
关键词:民族旅游研究方法微观社会学符号互动论
暴风雨来临前的权力斗争——解读油画《罪恶的审判》
2008年
本文以油画作家哈孜·艾买提的《罪恶的审判》(1964)为对象,通过对其油画生产过程的分析,了解文化实践是如何被赋予特定的意义,从而重新理解其作品的政治性。
万蕙张雪立
关键词:视觉表达政治话语权力
从《旧约》看犹太教的现世色彩
2008年
《旧约》是古代希伯来民族文化历史的集大成者,它既是犹太教圣经,又是民族文学总汇,还是民族历史的真实写照,具有强烈的现世色彩。本文试图从《旧约》来分析犹太教之所以具有强烈的现世色彩的原因及对后世的影响。
张雪立万蕙
关键词:《旧约》犹太教
博物馆场域中的性别叙事——以广州农民工博物馆为例
2024年
现代城市中兴起的农民工博物馆体现了一种以发展和市场为中心的个人化叙事,这种叙事与经济理性和追求个体经济发展的理念相一致。兴建于2012年的广州农民工博物馆的展览设计了一个性别叙事序列,从市场转型中流动劳动力的生产,到世俗的家庭生活,再到女工的情感表达,表征了意气风发的女工审美形象,塑造了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和人格。博物馆的性别叙事始于女性在公共劳动中的就业实践,以及“劳动”在女工主体建构中的关键性作用。同时,有关女工的故事脚本展示了它对游客的教育价值,即女性只有通过自力更生和独立自主的“劳动”,才能获得真正意义的性别平等以及自我主体的崛起。因此,广州农民工博物馆积极参与到当代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的塑造中,它不仅是一个文化载体,还兼具经济意涵与审美价值,从而形成了一种复合型的叙事体系。
万蕙毕英男梁颖稚
关键词:性别叙事女性主体博物馆
西方文学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人文意识是西方文学的核心思想和艺术精髓,也是西方文学中属于世界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探讨如何通过西方文学的学习来培养我国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博爱理念、忏悔意识、积极进取精神和创新超越观念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深处,进而体现于每个社会行为的细节中,实现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万蕙
关键词:西方文学人文素质
清代广州“满城”的建置与管理
2014年
广州世居满族是清政府由京津地区派驻广州的驻粤八旗兵的后裔,是广州市五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从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移民广州到辛亥革命之前,满族官兵及其家眷一直生活在"满城"之中。通过梳理官修文献、民修文献和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呈现广州满城的区域与人事设置和管理制度。"满城"的存在使广州世居满族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广州进行文化重构,促就其国家认同强大,族群认同未被激发的认同不平衡状态,是造成他们辛亥革命后悲惨命运的根源。
关溪莹万蕙
关键词:清代八旗驻防
旅游开发中的社会公平刍议
近年来,社会公平问题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综合性产业,既能对地区相关产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反映出社会公平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现程度。纵观我国旅游开发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社会公平问题...
张机万蕙
关键词:旅游开发社会公平
女性跨国婚姻移民研究述评——以台湾外籍新娘为例被引量:12
2013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东南亚女性嫁入台湾社会,已有研究大多将其归结为"商品化婚姻",认为其出现与全球资本结构的失衡和婚姻中介追逐利润的经济行为密切相关。与此同时,更多的批评则指向政府机构和大众传媒,指责权力机构对外籍配偶"污名化"的话语叙述以及对她们权利的漠视,导致女性婚姻移民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社会排斥。然而,东南亚籍配偶通过自身能动性力量,促成了台湾多元的文化态势。本文通过对台湾学界关于女性跨国婚姻移民研究的梳理,以期对国内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万蕙朱竑唐雪琼
关键词:社会排斥能动性多元文化
探讨高校人文学科教育成效测量多元化模式
2008年
高校人文学科的教育是旨在提高学生的内在修养、引导个体正确的价值取向;它是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根基所在。传统的学习成绩测量模式难以准确反映教学效果。本文在分析了人文学科学习成绩评价现状的基础上,从理论及实践的层面探讨高校人文学科教育成效测量的多元化样式。
万蕙张雪立
关键词:人文学科教育成效
越南新娘媒介形象建构的批判性分析
2016年
由于地理相近、民族相似、文化相通,中越两国边民之间通婚由来已久,越南新娘在广西、云南边境地区大量存在。2000年以来,越南新娘向内地扩散,其中一些人的婚嫁手段由自愿和自发的私下个人行为发展为有组织、有目标甚至包含暴力等非法手段的公开营利行为。
万蕙
关键词:批判性分析媒介形象新娘中越两国营利行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