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紫杉
  • 4篇紫杉醇
  • 4篇细胞
  • 4篇胶质
  • 3篇凋亡
  • 3篇肿瘤
  • 3篇细胞凋亡
  • 3篇畸形
  • 3篇胶质瘤
  • 2篇动静脉
  • 2篇动静脉畸形
  • 2篇毒性
  • 2篇血管
  • 2篇手术
  • 2篇栓塞
  • 2篇椎管
  • 2篇椎管内
  • 2篇椎管内肿瘤
  • 2篇紫杉醇诱导
  • 2篇外科

机构

  • 8篇内蒙古医学院
  • 2篇内蒙古医学院...

作者

  • 9篇李明洙
  • 9篇高乃康
  • 9篇严伍生
  • 7篇武文元
  • 5篇张占普
  • 4篇苏秀兰
  • 3篇窦长武
  • 1篇张玉梅
  • 1篇张玉梅
  • 1篇薛际航

传媒

  • 4篇包头医学院学...
  • 2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年份

  • 1篇2000
  • 4篇1999
  • 4篇199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紫杉醇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体内外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抗癌新药紫杉醇有否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MTT比色法、培养细胞HE染色、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观察到多行性胶质母细胞瘤BT325株在紫杉醇作用下发生凋亡,将其作用于小鼠胶质瘤细胞G422动物模型,计算抑瘤率、观察瘤细胞形态及分析DNA片段。结果:BT325细胞在紫杉醇作用下,细胞生长被明显抑制,细胞分裂阻滞在G0/G1期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具有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特征;小鼠皮下G422胶质瘤在紫杉醇作用下肿瘤抑制率明显增加,细胞形态学表现及琼脂糖凝胶电泳证实其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严伍生李明洙高乃康苏秀兰武文元
关键词:紫杉醇胶质瘤细胞凋亡
紫杉醇对大鼠胶质瘤9L细胞株毒性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探讨紫杉醇对体外培养脑胶质瘤9L细胞株的抑制杀伤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细胞毒试验(MTT法)、流式细胞术(FCM)及形态学观察,研究紫杉醇对脑胶质瘤9L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紫杉醇作用于脑胶质瘤细胞后,细胞增殖活力显著下降。有丝分裂周期被阻滞于G2/M期,DNA含量≥4C或DNA含量<2C的细胞比例增加。肿瘤细胞出现核固缩、核碎裂及多核细胞。结论:紫杉醇对胶质瘤细胞有肯定的抑制杀伤作用。
高乃康李明洙严伍生苏秀兰武文元
关键词:脑胶质瘤紫杉醇细胞毒作用
脑血管畸形的选择性治疗
1998年
收住院治疗脑血管畸形78例,选择性手术治疗67例,其中脑AVM切除术48例,占71.64%,死亡1例,手术死亡率为1.49%。血管内栓塞治疗3例,伽玛刀治疗3例,对手术、血管内栓塞。
李明洙张占普武文元窦长武严伍生高乃康
关键词:脑血管畸形神经外科显微手术伽玛刀治疗血管栓塞治疗
紫杉醇诱导9L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紫杉醇对恶性胶质瘤9L细胞株有否凋亡诱导作用。方法:在经MTT比色法测试到紫杉醇对9L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的前提下,进一步通过形态学观察,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仪来检测其细胞毒作用是否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结果:紫杉醇对9L细胞具显著细胞毒作用;01μmol/L紫杉醇作用下9L细胞分裂主要被阻滞在G2/M期,并在第72h出现凋亡细胞峰,此时培养细胞HE染色表现出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特征,抽提其DNA做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凋亡特有的DNA“阶梯”。结论:紫杉醇具有抗胶质瘤作用,其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通过进一步的体内实验,可为其最终广泛应用于临床脑胶质瘤病人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严伍生李明洙高乃康苏秀兰武文元
关键词:紫杉醇胶质瘤细胞毒性细胞凋亡
脑动静脉畸形外科治疗方法选择的探讨
1999年
目的 探讨脑AVM显微手术、血管内栓塞及放射外科治疗的选择。方法:以综合分级标准分级,对73例脑AVM治疗分析。显微直视手术脑AVM67例,其中行脑AVM切除术60例,畸形血管电凝夹闭术7例。对重要功能区的脑AVM分别行血管内栓塞和γ-刀治疗各3例。结果:术后死亡1例,脑AVM切除后59例经造影复查(复查率98%),见AVM血管团消失。栓塞的病例经DSA复查,显示畸形血管1例消失、2例缩小50%;3例γ-刀治疗半年后复查,畸形血管团染影变淡、缩小。全组随访0.5~10年,恢复原工作及可做轻工作者68例(占93%)。3例可生活自理。2例Ⅳ级者未能手术切除因再次出血而死亡。结论:脑AVM的显微手术仍是不能以其它治疗完全替代的主要方法。血管内栓塞是主要且能获显效的方法之一,对大型、复杂的AVM栓塞与手术结合是较佳方案。γ-刀治疗对脑AVM是行之有效的,特别对小型、深部、功能区难以切除及不能接受手术或栓塞者更具有治疗适应证。
李明洙张占普武文元窦长武严伍生高乃康
关键词:AVM畸形血管血管内栓塞Γ-刀复查脑动静脉畸形
脑动静脉畸形显微手术及其选择性治疗(附73例报告)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探讨脑AVM显微手术、血管内栓塞及放射外科治疗的选择。方法以综合分级标准分级,对73例脑AVM治疗分析。显微直视手术脑AVM67例;其中行脑AVM切除术60例,畸形血管电凝夹闭术7例。对重要功能区的脑AVM分别行血管内栓塞和γ-刀治疗各3例。结果 术后死亡1例,脑AVM切除后59例经造影复查(复查率98%),见AVM血管团消失。栓塞的病例经DSA复查,显示畸形血管1例消失、2例缩小50%;3例γ-刀治疗半年后复查,畸形血管团染影变淡、缩小。全组随访0.5~10年,恢复原工作及可做轻工作者68例占93%。2例可生活自理。2例Ⅳ级者未能手术切除因再次出血而死亡。结论迄今,脑AVM的显微手术仍是不能以其它治疗完全替代的主要方法。血管内栓塞是主要而获显效的方法之一,对大型、复杂的AVM栓塞与手术结合是较佳方案。γ-刀治疗对脑AVM是行之有效的,特别对小型、深部、功能区难以切除及不能接受手术或栓塞者更具有治疗适应证。
李明洙张占普武文元窦长武严伍生高乃康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显微外科手术病例报告
250例椎管内肿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椎管内肿物的临床 ,病理特点及其预后的关系 ;方法 :利用 1 96 4~ 1 998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肿物 2 91例进行分析 ;结果 :椎管内肿瘤 2 50例 ,占85 91 %。其中良性肿瘤占 85 2 % ,恶性肿瘤占 1 4 8% ;结论 :本组病例临床病理发病率与文献报道类似 ,但淋巴瘤发病率较高 ,可能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有关。椎管内先天性肿瘤术前难以定性 ,容易误诊 ,应引起重视。
薛际航李明洙高乃康张占普严伍生张玉梅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临床病理
椎管内肿瘤临床病理频发率
1998年
对1964~1998年5月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肿物291例,其中肿瘤250例占85.91%,椎管内肿瘤占同期颅内肿瘤2500例的10%,良性肿瘤占85.2%,恶性肿瘤占14.8%,就其临床病理频发率与有关报告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临床关注的髓内肿瘤、淋巴瘤。
李明洙张占普严伍生高乃康张玉梅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
紫杉醇抗人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BT_(325)株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紫杉醇有否抗人脑恶性胶质瘤作用。方法:首先用MTT法检测紫杉醇对胶质母细胞瘤BT325株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进一步通过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仪来证实紫杉醇可诱导BT325细胞凋亡。结果:BT325细胞在紫杉醇作用下,细胞生长被明显抑制;细胞分裂阻滞在G0/G1期,出现凋亡峰;具有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学特征。结论:紫杉醇具有明显的抗人脑胶质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严伍生李明洙高乃康苏秀兰武文元
关键词:紫杉醇细胞凋亡脑肿瘤胶质母细胞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