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栋梁

作品数:40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结石
  • 10篇腹腔
  • 9篇腹腔镜
  • 7篇胆总管
  • 6篇胆总管探查
  • 6篇蛋白
  • 6篇探查
  • 5篇鼠肝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4篇胆道
  • 4篇胆总管结石
  • 4篇一期缝合
  • 4篇引流
  • 4篇手术
  • 4篇术后
  • 4篇肿瘤
  • 4篇细胞
  • 3篇胆管
  • 3篇胆管结石

机构

  • 25篇南通市第一人...
  • 12篇南通大学第二...
  • 5篇江苏省人民医...
  • 5篇江苏省肿瘤医...
  • 3篇香港中文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南通市中医院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39篇严栋梁
  • 24篇邵伟斌
  • 15篇朱斌
  • 9篇陈杰
  • 8篇郝清亚
  • 8篇袁岱岳
  • 8篇钱益
  • 7篇张业伟
  • 7篇臧宏
  • 5篇葛创
  • 4篇王学浩
  • 4篇陈靓
  • 3篇胡丹
  • 3篇王太洪
  • 3篇刘允怡
  • 3篇郑苏文
  • 3篇赵何伟
  • 2篇牛坚
  • 2篇卢思聪
  • 2篇孙磊

传媒

  • 4篇实用临床医药...
  • 4篇南通大学学报...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肝脏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损伤控制理论在复杂肝外伤中的运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在复杂肝外伤的外科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分析其预后相关因素,并探讨降低复杂肝外伤患者病死率的外科救治理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22例严重肝脏外伤患者的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22例AASTⅢ级及以上严重肝外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2例严重肝外伤患者中,存活16例,死亡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休克时间、失血量,手术时间、手术方式等与患者顸后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期损伤控制性手术组患者病死率为12.50%,早期确定性手术组患者病死率为3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肝外伤的外科急诊救治采用损伤控制理论的分阶段处理原则,个体化治疗,快速的绿色通道,恰当的手术方式,尤其是损伤控制性手术的实施,能够提高肝外伤抢救的成功率。
徐卫卫朱斌严栋梁张鹏钱益
关键词:损伤控制理论手术治疗急诊
改良缝合技术在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改良缝合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用4个"0"慢微乔线对胆道切开处作连续一期缝合,局部加用生物蛋白胶.结果 45例患者无1例发生胆漏,住院费用平均下降10.5%.结论 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改良缝合技术有利与减少并发症.
朱斌邵伟斌严栋梁施海燕
关键词:胆总管探查术胆道外科手术生物蛋白胶
骨桥蛋白在胆固醇结石患者胆汁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胆固醇结石患者胆汁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分别检测OPN及胆固醇在25例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结石组)和10例非胆囊结石患者(非结石组)胆囊胆汁中的含量。结果:结石组患者胆汁中OPN含量明显低于非结石组(P<0.05),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非结石组(P<0.05)。胆固醇结石患者胆汁中的OPN含量与胆固醇含量呈负相关。结论:胆固醇结石患者胆汁中OPN的低表达,且与胆汁中胆固醇含量成负相关,提示OPN可能与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有关。
袁岱岳朱斌严栋梁
关键词:骨桥蛋白胆固醇胆结石
累及下腔静脉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3
2008年
腹膜后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PRT)是指来源于腹膜后间隙和大血管的非器官性肿瘤。肿瘤侵及腹膜后大血管是手术彻底切除的主要障碍。手术能否根治性切除,取决于对被侵及血管的处理。我们于2000年9月至2005年4月收治腹膜后肿瘤累及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患者13例,现报告如下。
张业伟严栋梁卢思聪薛涣洲王学浩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外科治疗
经腹股沟韧带上入路腹膜前修补法治疗嵌顿性股疝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应用经腹股沟韧带上入路行腹膜前修补法治疗嵌顿性股疝的疗效。方法经腹股沟韧带上入路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股疝22例。结果手术时间55~70min,平均60min;术后6—18h,平均9h能下床活动;住院时间4—9d,平均6d,无伤口感染,血肿、异物感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2年,2例失随访,无疝复发。结论经腹股沟韧带上入路行腹膜前修补法治疗嵌顿性股疝采用全腹股沟修补的整体理念,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胡丹严栋梁郝清亚陈靓邵伟斌
关键词:嵌顿性股疝腹膜前疝修补术改良KUGEL补片
腹腔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1例报告
2012年
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FDCS)是一类起源于淋巴结生发中心滤泡树突状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于1986年由Monda等[1]首次发现并报道,不易诊断,易复发和转移。现将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1年11月收治的1例腹腔FDCS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钱益严栋梁邵伟斌刘宏斌臧宏
关键词:病理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特点与诊治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对HAML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通过对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HAML的诊断及治疗过程的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找出HAML所具有的共同点及特异性。结果HAML多为女性,多无临床症状,在众多的辅助检查中,以CT及MRI对HAML的诊断价值最大;对HAML的手术治疗应注意操作,避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结论HAML作为肝脏罕见的良性肿瘤,只要掌握其特征,做出正确的诊断是完全可能的;一经诊断,应及时治疗。
陈国锋张峰张传永严栋梁
关键词: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异甘草酸镁联合脾切除对大鼠肝切除后早期肝衰竭的治疗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脾切除在大鼠肝切除术后早期肝衰竭中的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85%肝切除对照组、脾切除处理组、异甘草酸镁处理组、脾切除加异甘草酸镁处理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异甘草酸镁处理组和脾切除加异甘草酸镁处理组腹腔内注射异甘草酸镁(100μg/ml)1ml/100g,其余各组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观察各组大鼠血清ALT、AST变化、门静脉压力变化及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各处理组的ALT、AST、门静脉压力均较肝脏手术切除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但异甘草酸镁处理组较肝切除对照组门静脉压力下降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联合脾切除可能通过降低门静脉压力,减轻残肝细胞损害对大鼠85%肝切除术后早期肝衰竭产生治疗作用。
严栋梁邵伟斌朱斌钱益袁岱岳郝清亚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脾切除术异甘草酸镁
胆总管直径≤1cm的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中应用J形胆道支架的体会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在胆总管直径≤1 cm的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中应用J形胆道自脱落支架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胆总管直径均不超过1 cm,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1例患者胆道支架未自行脱落,经内镜取出,余均自行顺利排出。仅1例患者出现少量胆漏,经通畅引流后术后1周拔除引流管。术后随访6~18个月,患者均无胆道狭窄及结石复发。结论:对于胆总管扩张不明显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中置入胆道支架是安全、有效的。
陈杰严栋梁袁岱岳臧宏邵伟斌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胆道支架
S-腺苷蛋氨酸对大鼠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S-腺苷蛋氨酸对大鼠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6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S-腺苷蛋氨酸组。建立大鼠肝脏70%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时间为1 h。腺苷蛋氨酸于术前1 d及术后1 h腹腔注射(100 mg/kg),假手术组及缺血再灌注组在相同时间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分别于肝脏再灌注后6 h和24 h处死,取肝脏及血液标本,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e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以及肝脏组织丙二醛(malonyldialdehyde,MDA)含量,并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S-腺苷蛋氨酸组的ALT、AST、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减少(P<0.05),肝脏病理损伤较轻。结论:S-腺苷蛋氨酸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及抑制炎症因子产生和活化有关。
陈杰邵伟斌严栋梁朱斌
关键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S-腺苷蛋氨酸丙二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