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慧芳
- 作品数:15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洛阳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 试析《周易》中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被引量:3
- 2006年
- 《周易》是我国儒家文化经典之一,被誉为“群经之首”。坤卦《象传》中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已深深植根于民族心理之中。探讨厚德载物的主要内容、表现以及在历史中的影响,对于今天社会中的人们化解矛盾与冲突、增强民族的亲和力与凝聚力、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 于慧芳
- 关键词:厚德载物民族精神《周易》
- 试析《周易》中蕴涵的民族精神
- 2008年
- 《周易》冠居群经之首,为我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挖掘《周易》蕴涵民族精神的内容、特点及形成,对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于慧芳
- 关键词:《周易》民族精神忧患意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 孟子的道德修养论被引量:2
- 2006年
- 人性理论是道德修养的基础与前提。孟子的道德修养理论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础上,强调了道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性和目的性,提出了存养心性、持志养气、反求诸己、推己及人等道德修养方法,这些修养方法对于我们今天在道德意识的培养与养成方面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于慧芳
- 关键词:道德修养人性
- 析《周易》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被引量:4
- 2006年
- 《周易》是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一,被誉为“群经之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已深入民族心理之中,成为民族性格。剖析《周易》中自强不息精神的基本内容、历史影响,对于我们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中培育自强、自立的人格和开拓创新的意识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 于慧芳
- 关键词:自强不息革故鼎新
- 试析邓小平理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被引量:2
- 2007年
-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了忧国忧民、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的民族精神。邓小平在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融会了时代精神,赋予了民族精神以新的内涵,从而弘扬和提升了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精神的现代化。
- 于慧芳
- 关键词:邓小平忧患意识自强不息
- 当代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引导和培养被引量:3
- 2010年
- 目前我国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学生在消费问题上存在着盲目、奢侈、负债、挥霍等现象,本文试图对这些消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校园健康消费文化建设和家长的沟通、参与社会实践等环节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
- 于慧芳
-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教育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构建被引量:1
- 2010年
-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课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有必要探讨实践课教学模式构建的原则。高校要在遵循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工组织相结合、保障机制与效果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与可行性。
- 于慧芳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
- 《周易》中的忧患意识探析被引量:2
- 2006年
- 《周易》作者的目的是为了引导人们防患于未然,化险为夷,趋吉避凶,因而在其卦爻辞中包含了较为深沉的忧患意识。在《周易》中真正做到居安思危,须从细微处着眼,防微杜渐,提高道德修养。正是这种求生存求发展的忧患意识,锻炼了中华民族的生存意志和生存智慧,培育了一批又一批胸怀天下、为国分忧的仁人志士。
- 于慧芳
- 关键词:《周易》忧患意识进德修业
- 集体主义道德实践的思考
- 2001年
- 于慧芳
- 关键词:集体主义道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利益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块化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 2013年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本着针对性、主体性和普遍性、可行性的原则,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目标、任务出发,构建"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模块,突出实践教学的重点;从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学生的专业出发,构建"课程问题与所学专业"相结合的模块,突出实践教学的特点。这种模块化的实践教学有探索和建构多种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相互联系、相互强化的整体效应和综合教育教学功能,从而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提供合理的路径。
- 于慧芳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