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红 作品数:9 被引量:58 H指数:4 供职机构: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脑血流变化研究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早期患者的局部脑血流量变化。方法对2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24h内同时行头部CT及SPECT检查,对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头部CT及SPECT检查。结果SPECT检出阳性率为10.34(%3/29)。表现为病灶区rCBF减低或缺损,其异常部位与临床表现相符。神经功能缺损越重,rCBF的灌注缺损就越低。结论在患者尚未发生脑组织结构异常的代谢和功能性损伤时,SPECT可灵敏的探测到损伤局部的脑血流变化,对估计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常红 田晶 崔勇 刘海波 张艳凤 于晓红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脑血流量 脑出血血肿周边局部脑血流量经时动态变化及Xe—CT的改变 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研究脑出血血肿周边脑血流量的经时变化特点,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对幕上出血的21例患者分别于发病后不同时间点(24 h 及7、14、21、28 d)进行 Xe-CT 检查,采用感兴趣区测定血肿巾心区、周边缺血区及其镜像区的局部腑血流量。结果血肿周边局部脑血流量在发病24 h 下降不明显(17.5%),7 d 时出现明显下降(34.2%),在14 d 降至最低(48.5%),在21 d 时有所恢复(40.5%),在28 d 时仍持续低灌注状态(38.5%)。各时间点与24 h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出血急性期血肿周边存在脑血流量的下降,缺血程度在24 h 较轻,然后逐渐加重,至发病14 d 达到高峰,3周后缺血逐渐减轻,血肿周围的低灌注区可持续3~4周以上。 刘群 田晶 朱辉 范佳 刘海波 于晓红关键词:脑出血 血肿 局部血流 氙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动态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007年 田晶 刘群 刘海波 于晓红关键词: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 预后 急性 MMP-9 血脑屏障 骨痹活血汤辅治高龄肾功能不全患者合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评价骨痹活血汤辅治高龄肾功能不全患者合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高龄(≥80岁)肾功能不全合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复方倍他米松针1m L肌注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骨痹活血汤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肾功能、血糖以及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 (1)治疗后,两组WOMAC骨关节指数评分、关节肿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5.42±1.07)分比(8.85±1.22)分,P<0.01;关节僵硬度评分:(2.27±0.98)分比(3.87±1.15)分,P<0.01;日常活动评分:(25.4±3.74)分比(33.25±4.29)分,P<0.01;综合评分:(27.4±4.12)分比(42.52±6.24)分,P<0.01;关节休息痛评分:(1.14±0.22)分比(1.74±0.35)分,P<0.05;关节压痛评分:(1.85±0.37)分比(2.28±0.49)分,P<0.05;关节肿胀评分:(0.42±0.19)分比(0.78±0.18)分,P<0.05]。(2)治疗前后,两组肾功能、空腹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尿酸水平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IL-1β:(13.14±4.22)pg/m L比(18.52±3.35)pg/m L,P<0.05;TNF-α:(82.17±9.19)pg/m L比(95.02±10.18)pg/m L,P<0.05]。结论骨痹活血汤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高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合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症状迅速缓解,安全性高。 周叶 洪鸣鸣 高越 王晓楠 于晓红关键词:高龄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脑出血患者早期应用三七总皂甙的氙CT变化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为急性期脑出血的改善循环治疗及氙CT在脑出血后脑血流检测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发病24h内入院治疗的2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患者分别于发病后24小时内、15天进行Xe-CT检查,采用感兴趣区测定血肿周边水肿区及其镜像区的局部脑血流量,并于发病后24小时内、15天、28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CS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血肿周边局部脑血流量在发病24小时略有下降,15天时明显降低;治疗组在发病15天时血肿周边局部脑血流量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在发病后15天与用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二组之间相比差异也无显著性;发病后28天时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氙气CT灌注技术对深部脑组织的rCBF探测的灵敏度高,而且方便快捷。急性期脑出血早期应用三七总皂甙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血肿周围脑组织的血流量,从而改善血肿周边的缺血,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贾丽君 于晓红 范佳 刘群关键词:三七总皂甙 脑出血 局部脑血流 氙 体层摄影术 早期应用三七总皂甙对脑出血患者血浆MMP-9水平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为急性期脑出血的改善循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发病24h内入院治疗的2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于发病后1、4、15d抽取静脉血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并于发病后24h内、15、28d进行神经功能(CSS)评分。结果血浆MMP-9水平在发病4d时较1d时明显升高(P<0.05);发病15d时较4d时明显下降;治疗组血浆MMP-9水平在4、15d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在发病后15d与用药前相比仍无明显差异;二组之间相比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发病后28d时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浆MMP-9水平呈现动态变化,发病4d较发病1d升高,15d时回落。三七总皂甙早期应用治疗急性期脑出血,可以减低血浆MMP-9水平,减轻脑出血后的继发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贾丽君 于晓红 刘群关键词:脑出血 血肿 三七总皂甙 急性脑出血氙-CT研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变化及药物干预 目的:利用Xe-CT灌注技术研究急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周边脑血流量变化,分析血肿周边缺血持续的时间和程度,测定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变化,探讨应用三七总皂甙治疗对血肿周边脑血流量、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为... 于晓红 刘群关键词:脑出血 血肿 局部脑血流 氙 三七总皂甙 文献传递 瑞舒伐他汀对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中Sphk1/S1P/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经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鞘氨醇激酶(Sphk)1、1-磷酸鞘氨醇(S1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核转录因子(NF)-κB p65表达的变化及瑞舒伐他汀(Rt)对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中Sphk1-S1P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ox-LDL(50μg/ml)处理组,Rt(0.1、1、10μg/ml)干预组,RT-PCR检测细胞Sphk1、S1P、MMP-3因子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NF-κB p65蛋白表达;观察药物干预后细胞Sphk1、S1P、MMP-3、NF-κB p65因子的变化。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 ox-LDL处理组细胞Sphk1、S1P、NF-κB p65、MMP-3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Rt各干预组较ox-LDL处理组降低(P<0.05)。ox-LDL处理组细胞增殖明显受抑制,Rt各干预组细胞增殖率均较ox-LDL处理组显著上升(P<0.001)。结论 Sphk1-S1P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导致下游炎症因子NF-κB p65、MMP-3的高表达,参与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过程,Rt可能通过抑制Sphk1/S1P信号传导通路介导的与炎症有关的血管损伤,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王晓楠 周叶 于晓红 高越关键词:瑞舒伐他汀 OX-LDL NF-ΚB P65 出血性脑梗死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2006年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03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1548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出血性脑梗死组(52例)及对照组(1496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出血性脑梗死占同期脑梗死患者的3.36%,脑栓塞、皮质梗死、大面积脑梗死、高血糖为出血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抗凝、溶栓治疗不增加出血的危险性,但容易形成局部血肿,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优于对照组;结论脑栓塞、皮质梗死、大面积脑梗死、高血糖容易发生出血性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短期预后与原有梗死灶大小及部位有关,优于对照组,大量出血形成血肿预后不良。 田晶 刘海波 常红 崔勇 张艳凤 于晓红关键词:脑梗塞 脑出血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