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滨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美国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中俄
  • 2篇中俄关系
  • 1篇战略伙伴
  • 1篇威胁论
  • 1篇西方主义
  • 1篇冷战
  • 1篇冷战时期
  • 1篇伙伴
  • 1篇后冷战
  • 1篇后冷战时期

机构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美国研究...

作者

  • 2篇于滨

传媒

  • 1篇俄罗斯研究
  • 1篇国际政治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后冷战时期的中俄关系被引量:6
2006年
近代中俄/苏关系在经历了中国蒙羞受辱的19世纪和动荡不安的20世纪之后,进入了相对平顺、正常的21世纪。这一正常关系的形成过程至少具有两大特征。一是中俄各自政体都远离了传统的共产主义模式。二是双边关系在后冷战时期和后“9·11”时期世界体系由两极向单边单极的“范式”性变化中不断调整,在世纪之交实现了自17世纪以来最平等、最正常的国与国关系。本文简要回顾中俄数百年的交往史,着重评析20世纪最后十年中俄两国由“存异”到“求同”的过程。其间中俄关系不仅实现了“软着陆”,更开拓了新空间,为新世纪的良性互动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目前中俄关系“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实际仍处于某种不对称状态:频繁的、制度化的官方高层交往,对应低水平、低质量的民间交往;政治、战略层面的信任与合作,对应社会、民众之间基于历史恩怨和缺乏交往的复杂情结;日益深化的军事合作,对应双方仍不完全信任以至存有恐惧感(尤其是俄国方面);急切扩大经济交往的意愿和现实需要,对应彼此相当的防范心态,等等。有鉴于此,21世纪对中俄关系的最大挑战恐怕是目前来之不易的“正常”关系本身。在经历了后冷战的磨合之后,双方在新世纪中要相干无事、善待对方,仍任重而道远。
于滨
关键词:中俄关系战略伙伴
中俄正常关系的再思考:理论、历史与未来
2023年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对中俄关系的强烈质疑和诋毁,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西方认知层面的极度线性思维方式和强烈的意识形态取向。本文对中俄数百年交往史进行了梳理和研判,认为中俄之间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一种摆脱了近代极不对称形态和冷战时期高度意识形态化的、高水平的、正常的互动机制。这一定位不仅是对西学中缺失中间层次的“有限论”和“威胁论”的必要矫正,也是对极化的“西方主义”的批判。中俄关系的深化与扩展对欧亚大陆的稳定和繁荣而言不可或缺,也为国与国、不同文明之间预防、掌控和处理危机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照。
于滨
关键词:中俄关系威胁论西方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