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靖

作品数:18 被引量:135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幽门螺
  • 15篇幽门螺杆菌
  • 15篇螺杆菌
  • 5篇小鼠
  • 4篇幽门螺杆菌感...
  • 4篇体外
  • 4篇螺杆菌感染
  • 4篇抗幽门螺杆菌
  • 4篇杆菌感染
  • 3篇十二指肠
  • 3篇十二指肠溃疡
  • 3篇土荆芥
  • 3篇中医
  • 3篇荆芥
  • 3篇溃疡
  • 3篇肠溃疡
  • 2篇湿热
  • 2篇体外抗菌
  • 2篇体外实验
  • 2篇清热

机构

  • 18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国际...

作者

  • 18篇于靖
  • 18篇张学智
  • 17篇叶晖
  • 5篇李宁
  • 4篇成虹
  • 4篇陈瑶
  • 3篇史宗明
  • 2篇李江
  • 1篇刘宇
  • 1篇刘倩
  • 1篇丰胜利
  • 1篇梁文郁
  • 1篇张月苗
  • 1篇李梦伊
  • 1篇刘庆义
  • 1篇谢莎莎
  • 1篇刘巍

传媒

  • 3篇北京中医药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现代中医临床

年份

  • 4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然物质抗幽门螺杆菌黏附的研究进展
2019年
幽门螺杆菌(H. pylori)是胃内一种长期慢性感染性致病菌,近年来,H. pylori的耐药性问题引发人们寻找新的补充替代药物。H. pylori对胃黏膜的黏附是其致病的先决条件,抑制H. pylori黏附或使H. pylori脱黏附,就能预防或消除由于H. pylori感染引起的危害。文章简要地介绍H. pylori的黏附机制,并对近几年国内外研究者利用天然物质抑制H. pylori黏附的研究进行概述,旨在为研究和开发H. pylori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参考。
黄秋月叶晖于靖张学智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荆花胃康胶丸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胃黏膜核因子κB p65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观察荆花胃康胶丸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小鼠胃黏膜核因子κB(NF-κB)p65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将44只SPF级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三联组、荆花胃康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小鼠采用短期免疫抑制联合经口感染方法建立Hp感染模型,三联组予兰索拉唑、甲硝唑、克拉霉素1周,荆花胃康组予荆花胃康胶丸挥发油4周,模型组给予灭菌注射用水,空白组不予干预。所有小鼠均于给药4周后处死。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法测定NF-κB p65的表达。结果 NF-κB p65 m RNA相对表达量为空白组3.27±0.53、模型组2.18±0.50、三联组4.19±1.21、荆花胃康组7.70±1.41(P<0.001),与模型组比较,其他3组表达均增高(P=0.004),三联组与荆花胃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免疫组化显示,NF-κB p65细胞核平均光密度值为空白组25.18±7.42、模型组31.17±2.98、三联组30.06±4.69、荆花胃康组26.94±5.19(χ2=10.960,P=0.012);细胞浆平均光密度值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22,P=0.134);核/浆比值为空白组0.23±0.06、模型组0.28±0.03、三联组0.26±0.04、荆花胃康组0.24±0.04(χ2=14.527,P=0.002),其中模型组较空白组明显增加(P=0.002),三联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0),荆花胃康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22),且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0)。结论荆花胃康胶丸通过降低Hp感染小鼠NF-κB p65表达水平达到抗炎作用。
叶晖李宁于靖成虹张学智
关键词:荆花胃康胶丸幽门螺杆菌核因子ΚB小鼠
幽门螺杆菌黏附素及其致病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9年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黏附素是由H. pylori表达并参与H. pylori对胃黏膜的黏附、定植的一种外膜蛋白。这些黏附素不仅参与对胃黏膜的黏附、定植,还与H. pylori的持续感染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该文结合近几年国内外文献,对H. pylori黏附素、黏附受体及其致病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黄秋月叶晖于靖张学智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黏附素致病
昆明小鼠感染幽门螺杆菌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建立昆明小鼠感染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动物模型。方法 32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各16只。两组均给予200 mg/kg环磷酰胺腹腔注射,注射后第二天起模型组予以H.pylori SS1菌液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脑心脊液灌胃,隔日1次,共5次,灌胃前禁食24 h,灌胃后禁食水2 h。末次灌胃2周、8周后两组分别处死8只小鼠,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及HE、Warthin-Starry染色评估H.pylori定植率。结果模型组在末次灌胃菌液2周、8周后RUT阳性分别为5/8、8/8,对照组均为阴性;模型组HE染色下即可见到H.pylori定植,2周及8周定植成功数量均为8/8,对照组HE、Warthin-Starry染色下均为阴性。结论经免疫抑制预处理可成功建立H.pylori SS1感染昆明小鼠动物模型。
叶晖李宁于靖张学智成虹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动物模型免疫抑制
痰湿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其发病与胰岛素抵抗及人群易患性关系密切,常与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并发。该病在中医体质分类中以痰湿质居多,患者多肥胖,多伴有脾胃功能失调、内分泌失调等。中医药在治疗痰湿质NAFLD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多种药物及非药物疗法对该病均具有显著疗效。深入研究痰湿质NAFLD的发病机制,并建立完善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将有助于中医药在临床的规范化应用,正确指导临床用药。
于靖叶晖陈瑶张学智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药痰湿
土荆芥挥发油对幽门螺杆菌甲硝唑耐药株及敏感株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研究土荆芥挥发油对幽门螺杆菌(HP)甲硝唑耐药株及敏感株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选取HP甲硝唑耐药株(26695-16R、26695-8R16S、26695-2R8S)、敏感株(NCTC 11637、26695)作为实验菌株,采用倍比稀释法观察土荆芥挥发油对HP在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下生长情况的影响,并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土荆芥挥发油在不同时间情况下对HP甲硝唑耐药株及敏感株的MIC值为4~256μg/m L不等,其差异性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土荆芥挥发油对HP甲硝唑耐药株及敏感株均具有明确的抗菌作用,其抗菌效能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并于72 h后趋向稳定。
于靖张学智史宗明黄秋月叶晖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抗菌作用
土荆芥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诱导小鼠胃炎模型肠道菌群结构和丰度的变化。获取盲肠内容物进行测序分析,通过分析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变探究长期服用土荆芥提取物对小鼠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土荆芥组10只。幽门螺杆菌感染成模后给药4周,同一时间取各组小鼠的新鲜直肠粪便。在Illumina HiSeq PE250高通量测序平台上对粪便样本中细菌16S rDNA-V3-V4区进行测序,对肠道菌群结构、丰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门水平,幽门螺杆菌感染模型组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疣微菌门、软壁菌门、放线菌门相对丰度降低,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升高,与空白组和土荆芥组均有明显差异;在属水平,模型组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降低,拟杆菌属、瘤胃球菌属、颤杆菌和理研菌属、肠球菌属、肠单胞菌属等相对丰度升高。土荆芥组肠单胞菌属和理研菌属相对丰度升高,肠球菌属相对丰度降低。结论 HP的定植会显著改变肠道菌群结构,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降低,HP感染胃炎的发病过程可能与益生菌群减少,有害菌群增加有关。土荆芥干预可以改善HP感染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增加菌群多样性。
史宗明于靖黄秋月王灼慧杨闪闪张学智
关键词:土荆芥肠道菌群幽门螺杆菌胃炎高通量测序
基于黏附机制探讨HP感染中医预防特色被引量:5
2018年
幽门螺杆菌是胃内一种感染性致病菌,与多种胃肠道疾病密切相关,而西医根除治疗目前遇到诸多瓶颈。从现代医学关于幽门螺杆菌黏附机制的研究成果入手,结合中医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识,探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新方法、新手段。认为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中,"湿热"为始动因素,应重视"脾胃湿热"病机,关注幽门螺杆菌黏附阶段,及时阻断其进一步感染;提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西医结合、"病-证-体-方"四位一体、"治未病"阶段用药预防策略,为中医药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新的思路。
黄秋月于靖叶晖张学智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湿热证治未病
清热化湿方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的抗菌和抗炎作用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评价清热化湿方(黄连、栀子、蒲公英等)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的杀菌作用及对核因子κB(NF-κB)p65、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44只SPF级KM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清热化湿方组、西药三联组(甲硝唑、克拉霉素、兰索拉唑)。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均采用短期免疫抑制联合经口感染建立幽门螺杆菌感染模型。小鼠均于给药4周后处死,通过快速尿素酶(RUT)及组织学染色判断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情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幽门螺杆菌的定植程度和胃黏膜炎症情况;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法测定胃黏膜NF-κB p65、IL-1β、IL-8、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模型对照组0/10、清热化湿方组3/10、西药三联组7/10。光镜下观察发现,模型对照组幽门螺杆菌定植量显著增加,存在局部炎症细胞聚集;西药三联组幽门螺杆菌呈局部少量聚集,多数无炎症细胞浸润;清热化湿方组幽门螺杆菌在局部聚集相对较多,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西药三联组和清热化湿方组Il1b、Il8、Tnfa、Nfkb p65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西药三联、模型对照、清热化湿方3组间NF-κB p65核/浆光密度比值差异不显著。结论清热化湿方对感染小鼠幽门螺杆菌的根除作用有限,但可明显改善胃黏膜炎症。清热化湿方组与西药三联组Il1b、Il8、Tnfa和Nfkb p65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表达趋势较为相似,可能与蛋白水平抑制所致的负反馈作用相关,从而影响炎症的发生。
于靖叶晖李宁李江陈瑶张学智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清热化湿方根除率炎症炎症因子
土荆芥挥发油对小鼠体内幽门螺杆菌清除作用及对NF-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观察土荆芥挥发油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小鼠的体内Hp清除作用及对胃黏膜组织NF-κB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44只SPF级昆明小鼠采用经口感染方法建立Hp感染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三联组、土荆芥组。空白组不予干预,模型组给予灭菌注射用水,三联组予兰索拉唑+甲硝唑+克拉霉素给药1周,土荆芥组给予土荆芥挥发油4周,所有动物均于给药4周后处死。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病理学染色判定Hp根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胃黏膜组织NF-κB p65水平。结果:三联组Hp根除率为70%(7/10),土荆芥组为50%(5/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65)。模型组细胞核NF-κB p65平均光密度及细胞核/细胞浆比值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P<0.01),治疗后三联组及土荆芥组NF-κB p65有降低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土荆芥具有根除Hp的作用,其对胃黏膜组织NF-κB入核过程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叶晖于靖张学智
关键词:土荆芥幽门螺杆菌杀菌作用NF-ΚB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