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频
- 作品数:55 被引量:14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猫十二指肠的植物神经支配被引量:4
- 1990年
- 用HRP逆行标记法研究猫十二指肠的植物神经支配。十二指肠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位于腹腔神经节、肠系膜前神经节和双侧T_6-L_2交感干神经节。前二者和后者数量之比是18:1.腹腔神经节和肠系膜前神经节内的标记细胞有局部定位分布的特点,即多集中在节的右后半部。交感干神经节的标记细胞较集中分布于 T_8-T_(13),并以右侧占优势(占59.45%)。十二指肠的副交感节前神经元位于双侧的迷走神经背核,平闩上下各1mm范围内较为集中。
- 佟晓杰于频
- 关键词:十二指肠植物神经神经解剖学
- 不同负荷对小白鼠胫骨前肌肌纤维型和运动终板的影响被引量:5
- 1992年
- 本文用SDH-AChE结合法染色,光镜下观察了不同负荷训练的小白鼠胫骨前肌的肌纤维型和运动终板的变化。本研究证明:间歇跑训练组的红肌纤维数量明显减少,白肌纤维及中间肌纤维数量明显增多;连续跑训练组的白肌纤维数量明显减少,中间肌纤维数量明显增多,红肌纤维数量无明显改变。雄性鼠三型肌纤维的平均直径训练组与对照组相比呈一致性显著增加;雌性鼠三型肌纤维的平均直径:连续跑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间歇跑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三型肌纤维上的运动终板数量百分比无明显改变。本文就观察结果讨论了这些变化的生理意义。
- 陈萍于哲宗吉锐谢承红于频赵连科张霖高杰赵斌
- 关键词:肌纤维型小白鼠组织化学
- 解剖学学习辅导(三)(脉管系)
- 1994年
- 解剖学学习辅导(三)(脉管系)中国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于频脉管系区分为心血管系和淋巴系两部分。心血管系重点学习内容是心脏和从心发出的大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走行及体表投影位置,其次是导血回心的上、下腔静脉及其直接或间接属支。(一)心脏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器官...
- 于频
- 关键词:解剖学脉管下腔静脉体表投影大动脉
- 中国乡村医生函授学院教学辅导 《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辅导材料之一
- 1989年
- 一、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1.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特点:解剖学是用肉眼观察的方法,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又称大体解剖学。根据研究和叙述方法的不同,通常又将大体解剖学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系统解剖学是按照人体的器官系统(如运动系、消化系、呼吸系、泌尿系、神经系等),描述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局部解剖学是按照人体的各个局部(如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四肢部等),由浅入深、逐层描述各器官或结构的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组织学是借助于显微镜观察的方法,研究正常人体的细胞、组织。
- 于频王彦吕永利
- 关键词:人体形态结构大体解剖学乡村医生神经系辅导材料半膜肌
- 猫胆总管的植物性神经支配被引量:1
- 1988年
- 用HRP逆行标记法研究了猫胆总管的植物性神经支配。胆总管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位于腹腔神经节和双侧T_(6)—L_(2)节段椎旁交感神经节,但以腹腔节多见(占88%)。腹腔节内的标记细胞以右侧半为多,并有明显集中趋势;椎旁节内的标记细胞变以右侧占优势(占72)。胆总管的付交感节前神经元位于双侧迷走神经背核,平闩稍上方高度较为集中。
- 解强于频
- 关键词:胆总管植物性神经
- 实验性哮喘豚鼠下呼吸道和血液中神经激肽B含量的变化被引量:2
- 1994年
-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了16只哮喘豚鼠下呼吸道各部组织和循环血液中神经激肽B(NKB)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气管26.44±8.93,主支气管35.33±9.36,左肺上叶43.83±10.37pg/g,血液50.83±12.24pg/ml)相比,哮喘豚鼠下呼吸道和血液中NKB的水平(气管39.60±9.84,主支气管49.58±11.52,左肺上叶59.14±6.89pg/ml,血液62.37±15.57pg/ml)显著升高(P<0.05)。电刺激坐骨神经对照组下呼吸道各部组织和血液中NKB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当,未见明显差异。这些结果提示,NKB可能参与哮喘发作的病理生理机制。
- 方秀斌于频王铁民徐英
- 关键词:哮喘神经激肽B
- 眶回后部的传出纤维投射
- 1985年
- 用猫以Fink—Heimer银浸法研究眶回后部的传出纤维投射,出现终末及终末前溃变的部位如下:双侧皮层的冠状回、乙状后回、S_(?)区、侧回、上斯氏前回、外斯氏前回,损伤侧的上斯氏中回和对侧的眶回后部。丘脑腹后外侧核、腹后内侧核、背内侧核、中央中核和中央外侧核。双侧锥体束、脑桥核、中脑网状结构腹内侧、桥首侧和尾侧网状核、延髓巨细胞核以及中缝大核和苍白中缝核。
- 方秀斌于频
- 脱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促进神经肌结构重建和功能恢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 探讨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对神经 肌结构重建和功能恢复的作用。 方法 用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 10mm缺损 ;称量术后 12周、2 4周实验组手术侧胫骨前肌湿重 ,并与对照组术侧该肌湿重进行比较 ;用电生理学方法检测再生神经传导速度及其对胫骨前肌的再支配作用 ;用AChE和AChE结合镀银染色观察胫骨前肌内神经和运动终板的再生。 结果 术后 12周、2 4周实验组胫骨前肌湿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再生神经传导速度与对照组相比 ,也无显著差异 ;术后 12周肌内见有AChE阳性反应的运动终板 ;2 4周运动终板AChE阳性反应加深 ,并整齐地排列于胫骨前肌的中上部形成终板带 ,经结合镀银染色后可见再生的神经束及其发出的分支与运动终板相连 ;肌电显示再生神经已支配胫骨前肌的运动。结论 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具有促进神经 肌结构重建和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
- 佟晓杰张彩顺曹德寿刘承吉于频
- 关键词:周围神经再生运动功能恢复
- 丘脑背内侧核的传入纤维联系
- 1984年
- 本文借助脑立体定位仪定位,在8只成年猫的丘脑背内侧核内注入HRP,在以下部位见有酶标记细胞:同侧的中脑楔状核、桥首侧和尾侧网状核、延髓巨细胞核、兰斑核、中脑和脑桥的中央灰质、上丘深层、中缝大核;同侧的前乙状回、上斯氏前回、眶回、前下丘脑、外下丘脑、隔核、杏仁核、丘脑网状核、未定带、脚内核。
- 方秀斌于频
- 关键词:HRP传出纤维副交感神经系统中缝大核延髓
- SP、NKA、NKB和CGRP免疫反应纤维在豚鼠气管和支气管淋巴结内的定位被引量:2
- 1993年
- 应用ABC免疫酶组织化学方法,在16只豚鼠的气管和支气管淋巴结内观察到SP、NKA、NKB和CGRP免疫反应神经纤维,4种阳性神经纤维在淋巴结内的分布基本相同。镜下可见阳性反应纤维分布于淋巴结的皮质和髓质,血管周围的区域中纤维数量较多,远离血管的区域纤维数量较少,血管壁内也见阳性纤维。阳性纤维还分布于淋巴窦周围和淋巴结被膜内。本研究证明的淋巴结内的4种肽能神经纤维,可能是这些神经肽类物质参与神经免疫调整机制的形态学依据。
- 方秀斌于频王铁民
- 关键词:P物质神经肽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