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邹 作品数:23 被引量:248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灌溉方式与秸秆覆盖优化施氮模式对秸秆腐熟特征及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8 2016年 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灌溉方式[淹水灌溉(CK)、干湿交替灌溉、旱作]下氮肥运筹与秸秆覆盖优化管理模式(麦秆覆盖优化施氮模式、油菜秆覆盖优化施氮模式以及无秸秆覆盖优化施氮模式)对水稻根系生长、各时期氮素积累以及产量的影响,探讨各灌溉方式下秸秆腐熟及氮素释放规律,明确秸秆腐熟与氮素释放规律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淹水灌溉和干湿交替灌溉均较旱作有效地协调各时期水稻地上部、地下部生长,促进各时期氮素吸收利用,提高稻谷产量;而水分生产效率则以旱作为最优,干湿交替灌溉次之,但差异不显著。麦秆、油菜秆的腐熟与氮素释放效率最高峰均出现在移栽后30 d,但腐熟量与氮素释放量受灌溉方式与秸秆种类的影响;油菜秆腐熟量显著高于麦秆,旱作明显高于干湿交替与淹水灌溉;氮素释放量则以麦秆为最优。秸秆覆盖优化管理模式也对水稻各生长指标具有显著影响;淹水及干湿交替灌溉下,麦秆覆盖氮肥运筹优化管理模式有效协调水稻植株各时期的生长,促进氮素吸收利用,最终实现产量的增加;油菜秆覆盖氮肥运筹优化管理模式则在整个生育期均对水稻生长表现轻微抑制效应;而旱作模式下麦秆、油菜秆优化施氮模式覆盖均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油菜秆覆盖优势明显,可作为生产中水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参考。秸秆腐熟量及氮素释放量与水稻根干重、氮素吸收利用以及产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移栽后30 d秸秆腐熟量与稻谷产量、氮素吸收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27*~?0.29*),而齐穗期、成熟期氮素释放量与产量及氮素吸收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31*~0.59**);同时,秸秆的腐熟量与氮素释放对水稻根冠比影响较大,其中以齐穗期最为显著(r=?0.27*~0.42**)。协调水稻� 严奉君 孙永健 马均 徐徽 李玥 代邹 杨志远 蒋明金 孙园园关键词:水稻 秸秆腐熟 氮素利用 剪根对杂交稻苗期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15年 以杂交稻F优498和德香4103为材料,砂培育秧35 d后,设置4种不同程度的剪根处理[分别将整株根系剪去1/3、剪去2/3、全部剪除、不剪根(对照)],研究剪根对杂交稻苗期生理特性及养分吸收和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剪根后0~24 h,各剪根处理的秧苗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其含量均高于不剪根的对照;剪根程度越大,各生理指标的峰值越大,达到峰值的时间越短。剪根后1~14 d,各剪根处理的根长、根表面积、地上和地下部分干物质重、植株含氮量和氮积累量均不同程度低于对照,且随剪根程度的增大呈下降趋势。不同水稻品种受剪根影响的程度不同,F优498受剪根伤害的影响小于德香4103。 李玥 赵建红 严奉君 孙永健 李娜 徐徽 代邹 马均关键词:生理特性 干物质积累 氮积累量 水氮管理模式对不同氮效率水稻氮素利用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研究背景】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据估计到2030年世界水稻总产需较目前增加60%才能满足需求,我国则须在现有水平上提高20%。实际生产中,灌溉用水、氮肥投入对提高水稻产量和稳定粮食生产起重要作用;但农业水资源的日益紧... 孙永健 孙园园 徐徽 杨志远 代邹 严奉君 李娜 李玥 蒋明金 马均关键词:水稻 氮效率 氮素利用 文献传递 秸秆覆盖与氮肥运筹对杂交稻氮素利用、产量及米质的影响 【研究背景】针对我国稻-麦、稻-油两熟制地区作物秸秆产量的快速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小麦、油菜作物秸秆被大量弃置、焚烧,以及水稻季氮肥高投入低利用现象的日益凸显,研究水稻生产中秸秆覆盖与氮肥配合施用,对实现秸秆还田与优... 严奉君 孙永健 马均 徐徽 李玥 杨志远 代邹 蒋明金 吕腾飞 朱懿 李应洪关键词:秸秆覆盖还田 氮素利用 米质 文献传递 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麦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杂交稻氮素利用、产量及米质的影响 被引量:44 2015年 以杂交稻 F 优498为材料,研究了高、低土壤肥力下麦秆覆盖与氮肥运筹对杂交稻主要生育期氮素吸收利用特征、产量及米质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土壤肥力下麦秆覆盖和氮肥运筹对结实期剑叶 SPAD 值与稻米品质的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肥力下,麦秆覆盖均有效促进杂交稻各生育时期氮素积累,提高了氮素利用效率以及稻谷产量,增加了稻米蛋白质含量、稻米胶稠度,显著降低了稻米垩白度以及垩白粒率,且高土壤肥力下麦秆覆盖优于低土壤肥力下麦秆覆盖处理.同时,不同土壤肥力下麦秆覆盖处理,均以 m 基肥∶m 蘖肥∶m 穗肥为3∶3∶4的氮肥运筹模式最优,均能有效调节水稻灌浆结实期叶片 SPAD 值,提高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及稻谷产量;但稻米品质方面,高土壤肥力以 m 基肥∶m 蘖肥∶m 穗肥为5∶3∶2时最佳;而低土壤肥力可适当提高氮肥后移比例,以 m 基肥∶m 蘖肥∶m 穗肥=3∶3∶4最佳.相关分析表明,水稻灌浆期剑叶 SPAD 值与稻米出糙率、整精米率以及蛋白质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 =0.47?~0.90??);与垩百度、垩白粒率负相关,但相关未达显著水平;而高土壤肥力下稻米品质各项指标分别与齐穗后19~27 d 剑叶 SPAD 值,低土壤肥力下麦秆覆盖与齐穗后13~19 d 剑叶 SPAD 值相关系数最大. 严奉君 孙永健 马均 徐徽 李玥 代邹 杨志远关键词:氮肥运筹 米质 不同时期氮钾配施对杂交籼稻F优498产量形成的影响 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材料,设氮、钾不同施用时期配比处理,其中氮素处理基、蘖、促花、保花肥比例分别为:5∶3∶1∶1(N1)、3∶3∶2∶2(N2)、3∶1∶3∶3(N3)、NO(不施氮)4个处理;钾素基、蘖、促花、保花... 孙加威 杨志远 李应洪 代邹 赵建红 李娜 谢华英 孙永健 马均关键词:杂交籼稻 氮肥 钾肥 干物质积累 作物产量 文献传递 不同栽植方式下大穗型杂交稻产量及氮素营养特性差异研究 【研究背景】四川盆地稻作区湿度大、光照少、温差小的自然条件不但影响该地区水稻实际产量,还会极大限制其产量潜力;然而实际上该地区水稻产量潜力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实际产量已经达到公认的上限值(产量潜力的80%)。大穗型水稻品... 杨志远 李娜 孙永健 徐徽 代邹 严奉君 吕腾飞 赵建红 蒋明金 马均关键词:氮素营养 消光系数 文献传递 抽穗期高温干旱胁迫对杂交水稻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2016年 以冈优725为材料,于抽穗期进行高温和干旱胁迫处理,研究高温和干旱胁迫对杂交水稻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抽穗期高温与干旱胁迫导致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籽粒产量下降,剑叶中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花粉育性、抗坏血酸含量、谷胱甘肽含量下降,丙二醛、脯氨酸及超氧阴离子含量增加;高温干旱双重胁迫的影响大于单一高温或干旱胁迫;随着胁迫程度的加重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各性状受到的影响更显著。 谢华英 马均 代邹 李玥 孙加威 赵建红 徐徽 孙永健关键词:杂交水稻 干旱 生理特性 不同时期氮钾配施对杂交籼稻F优498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2015年 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材料,设氮、钾不同施用时期配比处理,其中氮素处理基、蘖、促花、保花肥比例分别为:5:3:1:1(N1)、3:3:2:2(N2)、3:1:3:3(N3)、N0(不施氮)4个处理;钾素基、蘖、促花、保花肥比例10:0:0:0(K1)、7:0:3:0(K2)、3:0:7:0(K3)、K0(不施钾)4个处理,研究不同时期氮钾配施方式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氮肥运筹条件下对应产量最高分别是N1K1、N2K3和N3K2处理,其中以N3K2处理产量最高,各氮肥运筹中提高后期施钾比例均能够提高水稻的成穗率和有效穗数,在N2、N3条件下提高后期钾肥施用比例能够提高总颖花量;适当减少前期施钾比例有利于拔节期干物质的积累,N1、N2条件下K1处理和N3条件下K3处理能够提高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和比例;N1条件下,与K2、K3处理相比,K1虽然齐穗期上3叶的LAI和齐穗后剑叶SPAD值较低,但其齐穗后剑叶的Pn值优势显著,产量更高;N2、N3条件下,K1虽然延缓齐穗后剑叶SPAD和Pn值的下降速度,但由于齐穗期上3叶的LAI较小,导致其产量低于K2、K3处理。 孙加威 杨志远 李应洪 代邹 赵建红 李娜 谢华英 孙永健 马均关键词:杂交籼稻 氮 钾 干物质 水氮管理对不同氮效率水稻根系性状、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究水氮管理措施对不同氮效率水稻根系构型、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及根系性状特征与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关系。【方法】试验采用三因素裂裂区设计,主区为2个不同氮效率水稻品种德香4103(氮高效型)和宜香3724(氮低效型),裂区设置"常规灌溉"和"控制性交替灌溉"2种水分管理方式,裂裂区为SPAD指导施肥、优化施肥以及农民习惯施肥3种施氮模式,运用岭回归分析方法探究根系构型与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关系。【结果】水稻抽穗期根系性状、产量、每穗粒数、千粒重及总颖花量均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氮高效品种德香4103每穗粒数多,群体库容量大,产量较氮低效品种宜香3724高0.24%~11.31%;控制性交替灌溉有利于水稻千粒重的增长,常规灌溉则对水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及群体颖花量提高更为有利;SPAD指导施肥和优化施肥处理能够提高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扩大群体颖花量以保证其对农民习惯施肥的产量优势;由于水氮互作效应的存在,控制性交替灌溉下施氮处理与空白处理水稻千粒重的差距比常规灌溉的大幅降低,使得控制性交替灌溉下施用氮肥的增产效果更佳。德香4103的氮肥生理利用率较宜香3724平均高8.69%,常规灌溉下水稻氮积累量较高,控制性交替灌溉下氮肥回收率、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均较优;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相比,SPAD指导施肥与优化施肥模式更有利于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提高。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水稻根系构型与产量岭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范围为0.4198~0.9028,其中,抽穗期根系性状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氮高效和氮低效品种的决定系数均超过0.9。在拔节期,水稻细分枝根长对产量影响最大;在抽穗期,氮高效和氮低效品种存在差异,前者是粗分枝根长,后者是细分枝根表面积对产量影响最大;在成熟期,不� 李娜 杨志远 代邹 孙永健 徐徽 何艳 蒋明金 严田蓉 郭长春 马均关键词:水氮管理 水稻 氮效率 根系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