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娅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荧光
  • 1篇荧光蛋白
  • 1篇真菌病
  • 1篇农杆菌
  • 1篇皮肤
  • 1篇皮肤感染
  • 1篇皮肤软组织感...
  • 1篇侵袭性
  • 1篇绿色荧光
  • 1篇绿色荧光蛋白
  • 1篇酶基因
  • 1篇酵母
  • 1篇聚酮
  • 1篇聚酮合酶
  • 1篇聚酮合酶基因
  • 1篇克隆
  • 1篇扩增
  • 1篇基因
  • 1篇甲真菌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4篇席丽艳
  • 4篇何娅
  • 2篇肖星
  • 2篇张静
  • 2篇陈春梅
  • 2篇冯姣
  • 2篇陈志文
  • 1篇蔡文莹
  • 1篇刘应辉
  • 1篇冯娇
  • 1篇马坚池
  • 1篇孙九峰
  • 1篇贺丹
  • 1篇李希清
  • 1篇蒋敏敏
  • 1篇张军民
  • 1篇易修文
  • 1篇陈庭金

传媒

  • 3篇皮肤性病诊疗...
  • 1篇中国真菌学杂...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Fonsecaea monophora多聚酮合酶基因的扩增及敲除载体的构建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扩增Fonsecaea monophora中控制黑素合成的多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s,PKS)基因并测序,构建PKS基因敲除载体。方法扩增PKS基因,根据测序结果设计引物,从Fonsecaea monophora基因组DNA扩增PKS基因5’-同源臂和3’-同源臂,从质粒pBHt1中扩增潮霉素B抗性标记基因(hyg),最后将各片段插入载体PDHt/sk中。结果测序得到5 389bp大小的PKS基因序列,构建了PKS基因的敲除载体,用酶切及测序等方法鉴定载体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Fonsecaea monophora PKS基因敲除载体,为研究PKS基因及黑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肖星张军民冯姣陈志文陈春梅何娅贺丹孙九峰席丽艳
关键词:根癌农杆菌
Phialemonium curvatum致侵袭性皮肤软组织感染1例
2015年
患者女,40岁,因左小腿红肿、结节伴发热4月就诊。皮肤科检查:左小腿见大片红斑、肿胀,触之感皮下结节,质软,结节中央见破溃及结痂。右股外侧、腰部、骶尾部可见散在红斑,右股外侧及骶尾部可见数个溃疡及窦道,溃疡口见大量脓性分泌物。取皮下结节内穿刺液进行真菌镜检和培养并对培养物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致病真菌为Phialemonium curvatum。使用伏立康唑及伊曲康唑治疗后,患者皮损消退。
张静何娅马坚池李希清蔡文莹席丽艳
关键词:皮肤感染
甲真菌病与非真菌性甲病的鉴别诊断被引量:1
2014年
甲真菌病是指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及非皮肤癣菌的霉菌等引起的甲板或甲下组织感染,主要表现为甲的外形损害和色泽改变。其治疗方案与非真菌性甲病治疗方案迥异。如对非真菌性甲病认识不足,则容易简单地将甲损害等同于甲真菌病从而导致误诊,因此鉴别两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两者的诊断方法进行综述。
何娅刘应辉张静冯娇席丽艳
关键词:甲真菌病
构建以eGFP为报告基因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
2016年
目的:构建以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报告基因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为后续致病真菌功能基因的eGFP融合基因过表达作铺垫。方法:利用In-Fusion系统构建eGFP的表达载体PPICZαB-eGFP,氯化锂转化毕赤酵母X33,通过含Zeocin(100μg/mL)抗性的YPD培养基筛选,将得到的菌落X33-eGFP以引物3'-AOX/5'-AOX及eGFP-F/eGFP-R进行PCR,产物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序验证eGFP片段是否成功插入,最后甲醛诱导表达。结果:以X33-eGFP为模板的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片段eGFP成功插入至载体中,测序验证无突变。经甲醛诱导后的毕赤酵母X33-eGFP在蓝色荧光激发下,可观察到发出绿色荧光。结论:成功建立了毕赤酵母X33-eGFP,且证明了eGFP片段可以在毕赤酵母AOX启动子中得到表达。
陈志文冯姣蒋敏敏陈春梅肖星何娅易修文陈庭金席丽艳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毕赤酵母克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