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友生
-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韩山师范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被引量:6
- 2007年
- 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命线。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实效性问题;必须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探索与运用等方面下功夫,以增强教学实效性。
- 余友生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哲学底蕴探析
- 1998年
-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哲学底蕴探析余友生尊重辩证法,善于按照辩证法办事,是邓小平理论和实践的特色。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于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观点,深化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
- 余友生
- 关键词:哲学底蕴矛盾学说唯物辩证对立统一关系
- 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被引量:3
- 2005年
- 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理论上是一脉相承的,在实践上是相统一的。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贯彻以人为本,必须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和完善社会动力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社会管理机制等。
- 余友生
- 关键词:以人为本和谐社会
- 浅谈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被引量:3
- 2005年
- 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确立以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目的的理念,在实践中必须理解和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思想实际,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余友生
-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
- 略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被引量:1
- 1998年
-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并不存在根本矛盾,人的独立性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可以而且应该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对我国社会人的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作出全面的判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自主性的特点,有利于独立人格的形成与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与人的独立性相伴随的人对物的依赖性,却很有可能导致社会关系的物化。
- 余友生
-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性
-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 2004年
-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和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 余友生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哲学基础实践观唯物辩证法历史主体
- 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四向度”被引量:5
- 2012年
- 从人文关怀的层面,强化大学生素质"内源发展"所必备的情感理性,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创新,其张力必须也必然朝个性、德性、悟性、理性"四向"延拓,显示出促进个性优化并健康张扬、凸显社会责任强化德性、提升悟性强化知识管理能力、拓展理性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的强劲效能。优化的个性是"启动器",良好的德性是"动力源",聪颖的"悟性"是"加速器",健康的理性是"导向仪"。"四性"功能的强化及其集束运动,显示了人发展的基本趋势,具有为不同能级和能质的大学生共容认可、均能从中获益、感悟"管用"提升人格品位、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的普适性优势。
- 张平增余友生
- 关键词:德性悟性
- 略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 2005年
- 以人为本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是发展的前提、人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人是发展的目的,既是发展观的升华,也是各项实践中必须贯彻的基本原则。
- 余友生
- 关键词:以人为本历史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