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莹芳

作品数:17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麻醉科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手术
  • 6篇镇痛
  • 6篇麻醉
  • 5篇术后
  • 5篇吗啡
  • 4篇硬膜
  • 4篇硬膜外
  • 4篇诱发电位
  • 4篇全麻
  • 4篇中潜伏期听觉...
  • 4篇腹部
  • 4篇腹部手术
  • 3篇上腹部
  • 3篇上腹部手术
  • 3篇术后镇痛
  • 3篇苏醒
  • 3篇内隐
  • 3篇内隐记忆
  • 3篇自控镇痛
  • 3篇细胞

机构

  • 13篇复旦大学
  • 3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华山医院

作者

  • 17篇俞莹芳
  • 11篇周守静
  • 4篇唐辉毅
  • 2篇杨笑宇
  • 2篇谢致
  • 2篇陈佳瑶
  • 2篇郭起浩
  • 2篇曹小定
  • 2篇白浪
  • 1篇梁伟民
  • 1篇梁伟民
  • 1篇章宇
  • 1篇章宇
  • 1篇吴根诚
  • 1篇杜莅娜
  • 1篇周范民
  • 1篇蔡定芳
  • 1篇梁伟民

传媒

  • 4篇复旦学报(医...
  • 2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国外医学(麻...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麻醉与镇...
  • 1篇中华综合医学...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与意识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关系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在一定的麻醉深度下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与意识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120例择期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6组,每组20例。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40(C1组和T1组)、BIS 40~60(C2组和T2组)及BIS〉60(C3组和T3组),稳定15 min后观察患者对指令的反应,然后给患者听10 min录音。患者完全清醒2 h后检测其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结果BIS〈40和40~60的患者未对指令作出反应;BIS〉60以后,患者对指令作出反应时Pa潜伏期平均值为20.12 ms。所有患者未检测出外显记忆。T1组未检测到内隐记忆的存在,T2组中有6个患者检测出内隐记忆;T3组有9个患者检测出内隐记忆。有内隐记忆的患者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midlatency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MLAEP)波形类似于清醒状态,Pa潜伏期在基础值上延长〈15 ms。结论随着麻醉深度逐渐加深,MLAEP潜伏期逐渐延长,波幅逐渐减小。Na、Pa潜伏期显著延长的患者,意识和认知功能受到抑制。
俞莹芳唐辉毅周守静
关键词: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
硬膜外腔吗啡和电针对术后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观察吗啡和电针对术后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共分4组:正常对照组10例(A组);将18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手术组(B组),吗啡组(C组)和吗啡伍用电针组(D组)。分别于术后第1、3、7d观察吗啡和电针对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能力的变化。结果:B组在手术后第1d,CD3+和CD4+的表达能力有显著抑制(P<0.05);C组在硬膜外腔注射吗啡1mg后,CD+3和CD+4的表达能力在术后第7d有显著抑制(P<0.05);D组吗啡伍用电针后,CD+3和CD+4的表达能力在术后各个时间与正常对照比较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硬膜外腔注射吗啡能使术后病人的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能力下降,电针能改善这种异常变化。
唐辉毅梁伟民章宇章宇杜位娜俞莹芳
关键词:术后镇痛吗啡电针T淋巴细胞亚群
艾司洛尔控制开颅手术苏醒期脑过度灌注的效果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通过监测脑血流速度、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血压、心率(HR)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综合评价艾司洛尔用于控制开颅手术苏醒期患者脑过度灌注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开颅肿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E组,20例)和对照组(C组,20例)。E组患者从拔管即刻起给予艾司洛尔0.6mg·kg-1.h-1静脉持续滴注15min;C组患者从拔管即刻起给予0.9%氯化钠溶液静脉持续滴注。分别监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拔管即刻及拔管后15、30、45、60min时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CAVm)、SjvO2、平均动脉压(MAP)及HR,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E组术后15和30min的MCAVm、SjvO2及HR均显著低于C组(P值均<0.01),术后15min的MAP显著低于C组(P<0.05)。无一例患者发生与艾司洛尔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艾司洛尔是控制术后脑过度灌注的理想药物。
杨笑宇周守静俞莹芳
关键词:艾司洛尔开颅手术脑过度灌注麻醉苏醒期
开颅和腹部手术患者苏醒期脑过度灌注现象的比较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使用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和经颅多普勒监测,研究手术苏醒期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开颅脑肿瘤切除术和腹部手术的患者,分为开颅手术组(Ⅰ组)(n=50)和腹部手术组(Ⅱ组)(n=50)。Ⅰ组患者术前行颈静脉球部置管,分别测术前,术后拔管即刻,拔管后30,60,90和120min时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 Vm),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pressure,MAP)及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 of jugular vein bulb,SjvO2)。Ⅱ组分别测量术前,术后拔管即刻,拔管后30,60,90和120 min时的MCA Vm和MAP。结果Ⅰ组患者MCA Vm从术后拔管即刻到拔管后2 h间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Ⅱ组患者术后MCA Vm无明显升高,两组MCA Vm在各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术后SjvO2较术前显著升高,并维持至拔管后2 h(P<0.05)。Ⅰ组MCA Vm和同时点MAP值均不存在线性相关,和同时点SjvO2值在术后各点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仅Ⅰ组术后发生脑过度灌注,脑过度灌注程度与血压无线性相关关系。
杨笑宇周守静俞莹芳
关键词:开颅手术脑过度灌注经颅多普勒麻醉苏醒期
罗库溴铵与维库溴铵、阿曲库铵联合应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0年
周守静俞莹芳陈惠君
关键词:罗库溴铵维库溴铵阿曲库铵合理配伍
氯诺昔康与吗啡用于开胸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比较
2005年
目的:在肋间神经阻滞的基础上,比较氯诺昔康与吗啡用于开胸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35例,术前均行肋间神经阻滞,术后随机双盲分为两组,给予患者自控镇痛:M组给予吗啡0·5mg·mL-1+氟哌利多0·02mg·mL-1,L组给予氯诺昔康0·32mg·mL-1+氟哌利多0·02mg·mL-1。镇痛效果评价采用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段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L组明显少于M组。结论:在术前肋间神经阻滞的基础上,通过PCA系统静脉输注氯诺昔康,也能提供开胸手术后满意的镇痛治疗,疗效与吗啡相似。
俞莹芳谢致梁伟民
关键词:氯诺昔康吗啡肋间神经阻滞开胸手术
小剂量氯胺酮对上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效应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研究术中应用小剂量氯胺酮对上腹部手术有无超前镇痛的效应。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法,4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全部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法,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组(KAT组)20例,手术前15 min静脉给予氯胺酮0.3 mg·kg^(-1),继之持续静脉输注氯胺酮3 μg·kg^(-1)·min^(-1)至手术结束前15min;对照组(NS组)20例给予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患者术后均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在麻醉恢复室和术后3、6、12、24、48 h随访PCEA用量、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及患者有无精神异常。结果KAT组术后3和6hPCEA用量显著少于NS组,VAS评分显著低于NS组,其余各时点无显著差异,两组未有精神异常发生。结论 术中静脉给予小剂量氯胺酮能提高术后早期PCEA镇痛质量及减少阿片类用量。
陈佳瑶白浪俞莹芳周守静
关键词:小剂量氯胺酮上腹部手术术后镇痛自控硬膜外镇痛
硬膜外腔吗啡和电针对术后镇痛病人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1997年
硬膜外腔吗啡和电针对术后镇痛病人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唐辉毅梁伟民俞莹芳潘银英吗啡能引起免疫系统抑制,手术后的免疫功能状况与病人的康复密切相关。研究硬膜外腔注射吗啡能否引起免疫抑制,电针能否改善吗啡引起免疫系统的抑制。选择18例择期手术病人(ASAⅠ...
唐辉毅梁伟民俞莹芳潘银英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吗啡增殖反应
使用麻醉气体吸附器缩短吸入麻醉苏醒时间的效果观察
2000年
目的:验证一次性使用麻醉气体吸附器(南京天奥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5例异氟醚吸入全麻病人,调节麻醉机潮气量8~10ml/kg、呼吸频率12bpm、氧流量lL/min,观察同一病人在使用与不使用吸附器两种情况下的麻醉气体呼出浓度从1%降至0的时间。结果:不用吸附器时呼出气麻醉药浓度下降至零的时间最快为20min,最慢为100min;用吸附器时,最快为3min,最慢为26min。同一病人不用吸附器与使用吸附器的时间差值最大为60min,最小为16min,平均24min。在通气量不变情况下,各例病人用舆不用吸附器,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气道压力均无变化。结论:使用一次性麻醉气体吸附器能明显缩短吸入全麻的苏醒时间,可避免大流量氧冲洗所造成的机体低碳酸血症和手术室空气污染。
周守静俞莹芳
关键词:麻醉气体吸附器异氟醚吸入全麻苏醒时间低碳酸血症
听觉诱发电位和脑电双频指数预测全麻中内隐记忆的价值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在外科麻醉深度下,脑电双频指数(BIS)和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MLAEP)预测内隐记忆的价值.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3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T组)术中反复听8个双字词,时间为10 min,病人清醒后2 h作记忆测试;对照组(C组)术中听海浪声.T组根据测试结果再分为击中目标词病人(T1组)和未击中目标词病人(T2组),作BIS与MLAEP中Na、Pa潜伏期和Na至Pa的波幅(ANa-Pa)比较.结果两组病人均无外显记忆.C组19例中有3例击中目标词5个,T组20例中有8例击中目标词16个(P<0.05).与T1组比较,T2组MLAEP中Na、Pa潜伏期显著延长,ANa-Pa显著变小(P<0.05),而BIS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内隐记忆未受到抑制的病人比较,内隐记忆形成被抑制的病人MLAEP明显被抑制,Na、Pa潜伏期显著延长,ANa-Pa显著减小,而BIS无明显变化.因此,MLAEP预测术中听觉刺激的内隐记忆的作用优于BIS.
俞莹芳周守静郭起浩
关键词:内隐记忆脑电双频指数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脑电双频指数内隐记忆全麻上腹部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