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玲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营养盐
  • 2篇氮循环
  • 2篇营养化
  • 2篇外源
  • 2篇富营养化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氧化
  • 1篇电化学氧化降...
  • 1篇盐浓度
  • 1篇氧化降解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盐浓度
  • 1篇植被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湿地
  • 1篇湿地植被
  • 1篇衰亡
  • 1篇水生

机构

  • 5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淡水水...

作者

  • 5篇傅玲
  • 4篇王国祥
  • 3篇赵凯
  • 2篇魏宏农
  • 2篇张佳
  • 2篇韩睿明
  • 2篇毛丽娜
  • 1篇欧媛
  • 1篇夏明芳
  • 1篇江野立
  • 1篇李旭光
  • 1篇李振国
  • 1篇潘建林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精细化工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电化学氧化降解磺胺嘧啶模拟废水的工艺优化被引量:3
2014年
在无隔膜电解槽中,以NaCl为电解质,利用形稳阳极(DSA)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和原位电生成的活性氯氧化降解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模拟废水。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SD及其产物含量变化,水杨酸捕集羟基自由基法测定·OH的浓度,探讨工艺参数对·OH、氯离子、余氯、总氯和总有机碳(TOC)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10 min后SD去除率达100%,反应4 h后溶液TOC明显下降;反应4 h后,pH=3、4、8、8.5、10和12的反应体系中TOC去除率分别为29%、46%、55%、61%、52%和47%,峰值出现在pH=8.5时;提高电流密度、电解质NaCl浓度及降低SD初始质量浓度可增大TOC去除率。该实验最优工艺条件为:pH=8.5,外加NaCl 0.025 mol/L,电流密度20 mA/cm2,初始质量浓度100 mg/L SD,经4 h的电化学氧化降解,TOC去除率达到66%。
张佳王国祥夏明芳傅玲毛丽娜韩睿明江野立
关键词:电化学氧化降解磺胺嘧啶
水生植物群落对水体中氮磷净化效果研究
研究基于中试模拟实验,在温室内的长方形水泥沟渠中构建水生镶嵌植物群落系统,用人工添加氮、磷的方式模拟外源营养盐输入,营养盐添加方式分为水体静止状态下单次添加氮磷营养盐和以固定流速注入氮磷浓度较高的水体,营养盐输入后定期监...
傅玲
关键词:植物群落富营养化氮循环
文献传递
菹草附着物对营养盐浓度的响应及其与菹草衰亡的关系被引量:8
2013年
在菹草衰亡阶段对5个静水水体中菹草叶片表面附着物进行野外调查,并将其与水体营养盐浓度、沉水植物衰亡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附着物共调查Chl.a含量、干重、有机质含量和藻类数量4个指标,沉水植物衰亡程度用单位面积叶片Chl.a含量表示,水体营养盐含量测量了TP、TN和N/P 3个指标。结果显示:附着物生物量与水体营养盐状况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各个点的附着物生物量与菹草衰亡状况存在一定相关性但相关性趋势与水体污染程度有关。在污染程度较高的水体中附着物生物量与菹草衰亡程度呈正相关,在污染程度较低的水体中附着物生物量与菹草衰亡程度呈负相关。结论为富营养化湖泊中营养盐含量的增加会导致附着物生物量的增加,但附着物只在污染程度较高的水体中促进植物衰亡。
魏宏农潘建林赵凯李旭光王国祥傅玲李振国
关键词:附着物营养盐浓度菹草
洪泽湖水位变化及其对湿地植被的影响
目的:结合洪泽湖临淮站近11年(2000-2010年)水位数据和2010年8月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植被调查的结果,对洪泽湖湿地植被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为洪泽湖湿地植被的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支持。方法:用常规分析方法分析洪...
傅玲赵凯王国祥魏宏农
关键词:洪泽湖水位变化湿地植被
文献传递
外源营养盐输入后水体中营养盐浓度的时空变化被引量:3
2014年
在温室内的水泥沟渠中人工构建6种不同的植物镶嵌群落,通过人工添加营养盐的方式模拟外源营养盐输入,并持续测量单次营养盐添加后22 d内水体表层、中层和底层可溶性总氮(DTN)、可溶性总磷(DTP)、氨氮(NH+4-N)、硝氮(NO-3-N)以及亚硝氮(NO-2-N)浓度变化情况,以揭示单次外源营养盐输入后水体营养盐浓度的时空变化过程.结果表明:①不同水深和测量时间下各形态营养盐浓度有显著差别,植物群落类型对不同形态营养盐浓度影响不显著;②外源营养盐进入表层水体后扩散到中层水体的过程较为缓慢,在本实验条件下需要6 d;③实验过程中底层水体NO-2-N以外的其它营养盐浓度均无显著变化,外源营养盐输入仅影响表层和中层水体营养盐浓度;④单次外源营养盐输入一定时间后DTP和NH+4-N浓度逐渐下降到输入前水平,本实验条件下这一过程需要22 d,DTN和NO-3-N浓度则下降非常缓慢;⑤外源营养盐输入水体后不同深度水体中NO-2-N浓度均呈上升趋势,一方面说明外源营养盐输入后,水体N循环过程中的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加强,另一方面也说明外源营养盐输入除危害水生生态系统健康以外更会直接危及人类自身的健康.
傅玲赵凯王国祥欧媛范婤毛丽娜张佳韩睿明
关键词:富营养化氮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