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世隆
- 作品数:28 被引量:217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生物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蜻蜒前后翼拍打时的气动力和流动结构
- 用在运动重叠网格上求解N-S方程的方法,研究了两翼型作拍打运动时的气动力和流动干扰。考虑蜻蜒拍打运动的三种典型情况:前、后两翼拍打时同相位,180°相位差和90°相位差。
- 兰世隆孙茂
- 关键词:N-S方程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超声速民机和降低音爆研究
- 本文在简述超声速民机(SCT)的发展历史后,介绍了正在研制的几种超声速公务机的特点和未来(2020-2035年)超声速小型民机概念研究的进展及其可能的外形特点.由于降低音爆是当前发展SCT的首要任务之一,因此重点讨论了当...
- 朱自强兰世隆
- 关键词:优化设计飞机质量
- 文献传递
- 沟槽面湍流边界层特性实验研究
- 兰世隆
- 非定常等离子体激励对大攻角流动分离控制的数值模拟研究
- 2024年
- 应用交流电(alternating current,AC)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流动控制由于其结构简单、响应频率快、可实现实时定量控制等优点,正在成为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结合基于分离涡模拟(detached eddy simulation,DES)和等离子体唯象体积力模型的方法研究非定常等离子体激励对NACA0015翼型在攻角为20°情况下流动分离控制。结果表明:非定常等离子体激励在高雷诺数、大攻角下对翼型分离具有明显的控制效果,可以达到增升减阻目的,且流动控制效果比定常激励效率更高;非定常等离子体激励流动控制与定常等离子体激励流动控制机理不同,非定常等离子体激励通过促进分离区内速度脉动,对流场产生非定常的干扰,使得分离剪切层提前失稳,增强流场涡结构的掺混,从而抑制流动分离。
- 呼宝鹏兰世隆黄一翀林海奇傅瑜王勇
- 关键词:流动分离控制
- 昆虫飞行的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力学
- 孙茂吴江浩杜刚兰世隆
- 该项目研究昆虫飞行的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力学,旨在为微型飞行器这一新型飞行器提供力学基础理论,同时,为昆虫的生物学研究提供力学依据。取得如下科学发现:昆虫飞行的高升力机理:(A)揭示了二个非定常高升力的新机制:一是拍动初期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昆虫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微型飞行器
- 模型昆虫翼作非定常运动时的气动力特性被引量:45
- 2001年
- 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的数值解,研究了一模型昆虫翼在小雷诺数(Re=100)下作非定常运动时的气动力特性,这些运动包括:翼启动后的常速转动,快速加、减速转动,常速转动中快速上仰(模拟昆虫翼的上挥或下拍、翻转等运动)有如下结果:在小雷诺数下,模型昆虫翼以大攻角(α=35°)作常速转动运动时,由于失速涡不脱落,可产生较大的升为系数。其机理是:翼转动时,翼尖附近(该处线速度大)上翼面压强比翼根附近(该处线速度小)的小得多,因而存在展向压强梯度,同时存在着沿展向的离心力,此展向压强梯度和离心力导致的展向流动在失速涡的轴向方向,其可避免失速涡脱落。模型昆虫翼在快速加、减速转动和快速上仰运动中,虽然雷诺数小,但由于在短时间内产生了大涡量,也可产生十分大的气动力,例如在快速上仰运动中,升力系数可大于10。
- 兰世隆孙茂
- 关键词:低雷诺数翼型非定常运动气动力特性微型飞机
- 微型飞行器的仿生流体力学
- 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昆虫翅产生高升力的机理和蜻蜒飞行中的气动力问题。在昆虫翅产生高升力的机理方面,研究了三种简单但有代表性的非定常运动:翅的快速加速运动、快速上仰运动和启动后的等速大攻角周向转动运动(前两...
- 孙茂吴江浩兰世隆
- 关键词:非定常流高升力蜻蜓
- 文献传递
- 微吹吸减阻的模型化数值模拟研究
- 2018年
- 微吹技术是一种新型摩擦减阻技术,利用微量气体喷射干扰边界层底部流动,达到减少壁面摩擦阻力效果。微吹减阻已经通过实验证明具有较高可行性,微吹技术能在亚音速和超音速环境中完成超过50%的摩擦减阻任务。基于此,使用模型化方法对三维槽道湍流微吹过程进行直接数值模拟,建立不同吹气构型,分析微吹控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吹气控制条件下,通过外界能量对近壁区流动结构的控制能降低摩擦阻力,吹气量越大则控制效果越强,增大吹气量或者孔隙率能增强减阻效果。
- 陈欣荣张劲柏兰世隆
- 关键词:直接数值模拟
- 超声速民机和降低音爆研究被引量:34
- 2015年
- 本文在简述超声速民机(SCT)的发展历史后,介绍了正在研制的几种超声速公务机的特点和未来(2020—2035年)超声速小型民机概念研究的进展及其可能的外形特点。由于降低音爆是当前发展SCT的首要任务之一,因此重点讨论了当前降低音爆的优化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线性理论的设计方法;基于Euler解算器(Cart3D)和伴随方法的低音爆反设计方法;广义Burgers方程描述波的传播及其求解方法;以音爆造成地面噪声最小为目标,直接耦合音爆传播和CFD流场解的优化设计方法;可用于概念设计的多重优化设计方法等。
- 朱自强兰世隆
- 关键词:音爆优化设计CFD
- 细干扰线对后向台阶分离流的作用被引量:2
- 1997年
- 应用氢泡流动显示技术研究了后向台阶层流边界层分离、再附整个过程中流动结构的发展变化。内容涉及基本流动和非定常控制。非定常控制通过在台阶上游不同位置布置的细干扰线产生的尾涡来实现。流动显示结果表明细干扰线在大多数情况下延缓了剪切层的再附,只有当xw/h=0,yw/h=0.5时可使再附距离缩短。
- 王晋军余永生兰世隆
- 关键词:后向台阶层流边界层分离流场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