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新泸

作品数:122 被引量:468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军事油料应用与管理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6篇石油与天然气...
  • 38篇理学
  • 20篇机械工程
  • 9篇化学工程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电子电信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军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1篇光谱
  • 37篇红外
  • 36篇红外光
  • 36篇红外光谱
  • 31篇润滑油
  • 21篇近红外
  • 20篇近红外光
  • 20篇近红外光谱
  • 16篇介电
  • 14篇介电谱
  • 11篇偏最小二乘
  • 10篇润滑
  • 10篇光谱法
  • 8篇偏最小二乘法
  • 8篇汽油
  • 8篇内燃机
  • 8篇发动机
  • 7篇神经网
  • 7篇神经网络
  • 7篇内燃机油

机构

  • 107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后勤工程学院
  • 4篇成都军区联勤...
  • 2篇空军油料研究...
  • 2篇解放军后勤工...
  • 2篇南京军区联勤...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西南石油学院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四川轻化工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军区空军...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玉门油田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5篇冯新泸
  • 36篇史永刚
  • 33篇管亮
  • 31篇李子存
  • 17篇雷猛
  • 16篇王帅
  • 13篇徐继刚
  • 10篇熊刚
  • 7篇龚应忠
  • 6篇罗平亚
  • 5篇杨岚
  • 4篇董浚修
  • 4篇王立光
  • 3篇宋世远
  • 3篇胡云
  • 3篇郑长江
  • 3篇王清华
  • 3篇孔春心
  • 3篇杨庭栋
  • 3篇杨官汉

传媒

  • 16篇后勤工程学院...
  • 11篇润滑与密封
  • 8篇石油炼制与化...
  • 8篇分析仪器
  • 6篇光谱实验室
  • 5篇石油学报(石...
  • 4篇化工自动化及...
  • 4篇计算机与应用...
  • 4篇合成润滑材料
  • 3篇中国化学会第...
  • 2篇分析测试学报
  • 2篇计算机系统应...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中国储运
  • 2篇全国第三届近...
  • 1篇分析化学
  • 1篇腐蚀与防护
  • 1篇传感器技术
  • 1篇仪器仪表与分...
  • 1篇理化检验(化...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1篇2012
  • 4篇2011
  • 9篇2010
  • 8篇2009
  • 12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7篇2004
  • 7篇2003
  • 9篇2002
  • 4篇2001
  • 9篇2000
  • 6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快速评价润滑油粘温特性的新技术——介电谱技术被引量:4
2008年
介绍了石油产品分析测试领域中的一种全新技术——介电谱技术。在分析介电谱技术及其对润滑油粘温特性评价适用性的基础上,分别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研究了介电谱技术快速分析润滑油粘温特性的技术路线,并建立了介电谱技术快速测定润滑油粘度指数的最小二乘预测模型。在定性分析方面,介电谱技术能够有效地区分多级油和单级油;在定量分析方面,介电谱技术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99 3,预测误差均值为0.616 2,效果理想。
管亮冯新泸谢建安熊刚王帅
关键词:介电谱粘度指数润滑油偏最小二乘
油品腐蚀性阻抗谱检测技术及仪器研究
2011年
设计了一种金属叉指电容传感器,以腐蚀产物在传感器上沉积对叉指传感器阻抗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基于阻抗谱技术的油品腐蚀性能检测技术及仪器。通过对喷气燃料铜片腐蚀试验的应用研究,证明新的检测技术优于目前常规油品腐蚀性能检测方法。
林国美管亮冯新泸
关键词:阻抗谱
新型发动机润滑油高温清净性试验和评价方法
2002年
介绍了一种新的发动机润滑油高温清净性的试验方法,用相应的软件,实现了计算机评价试验结果,并指出了该试验评价方法相对传统的高温清净性试验评价方法的改进和优点。
郑长江冯新泸胡云常向东
关键词:发动机润滑油高温清净性
红外光谱法测定润滑油的100℃粘度被引量:4
1999年
本文采用红外光谱表征的润滑油结构族组成信息,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为数据处理工具,预测了润滑油的100℃粘度,得到很好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润滑油组成、结构与性能研究中。
冯新泸史永刚李子存
关键词:红外光谱法润滑油粘度
红外光谱评价内燃机油抗氧化性能的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红外光谱快速检测石油产品性能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目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仅限于测试燃料油性能,由于润滑油组成、结构复杂,红外光谱技术测试润滑油性能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文章研究了润滑油组成、结构的红外光谱特征,提出了根据内燃机油组成、结构对抗氧化性能的贡献来提取其光谱信息的技术路线。结合BP神经网络和自组织神经网络的优点,发展了量化自组织神经网络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具有自组织神经网络的定性聚类功能和BP神经网络的定量分析功能,与BP神经网络相比较,量化自组织神经网络具有更好的鲁棒性,测试结果优于BP神经网络,该论文的研究为润滑油性能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李子存冯新泸熊刚
关键词:红外光谱内燃机油抗氧化性能
介电谱技术对含氧化合物汽油的分类识别被引量:3
2008年
醚类和醇类化合物是目前汽油产品中常用的两类含氧添加剂。根据含氧添加剂的不同,可以对成品汽油进行分类。红外光谱是分析汽油中醚类和醇类化合物的有效手段,并能根据分析结果对汽油进行种类识别。本文提出采用介电谱技术对加有不同含氧化合物的汽油进行识别,获得了与红外光谱相一致的结果。研究表明,介电谱技术能够获得汽油不同组成、结构的信息,为汽油的快速分析测试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也为应用介电谱技术预测不同组成特征汽油的质量指标奠定了基础。
杨岚冯新泸
关键词:汽油红外光谱法
介电谱技术评价柴油的润滑性能被引量:5
2008年
根据高频往复试验机测定的柴油样品的校正磨斑直径数据,建立了介电谱技术快速预测柴油润滑性能的模型。根据数据预处理的不同,分别建立了采用全谱数据筛选的模型1和小波分析数据预处理的模型2,考察了两模型预测结果的差别。结果表明,将介电谱数据进行3层"db1"小波分解,取其第3层高频系数建立的模型2的预测效果最为理想,预测结果与高频往复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符合其再现性要求。
管亮冯新泸熊刚林国美王帅
关键词:介电谱小波分析
柴油分子结构的近红外光谱表征及其与凝点的关系
近红外光谱是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光谱分析技术。在近红外区.吸收带主要是由于OH、CH、NH的泛频吸收所引起的,这些在中红外区靠得很近甚至相互重叠的吸收带,在近红外区能够分得较开。因此,近红外光谱在分析有机物结构及组成方...
冯新泸史永刚
文献传递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烷烃分子的拓扑指数
2001年
利用近红外光谱法测定了烷烃分子的分子连接指数 ,并探讨了混合烃分子连接指数与单烃分子连接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单烷烃分子连接指数具有可测性 。
王清华冯新泸史永刚杨官汉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法烷烃分子拓扑指数
近红外光谱分析中应考虑的几个问题被引量:29
2001年
近年来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原因在于它能够有效地提供关于样品的定性和定量信息。但是 ,在进行近红外光谱分析时 ,应考虑样品的特征、分析实验的设计及数据处理技术等多方面的问题 ,以取得更可靠的分析结果。
史永刚冯新泸李子存孙萍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数据分析光谱分析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