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利明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省第二监狱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监狱
  • 1篇刑法
  • 1篇刑法修订
  • 1篇刑事
  • 1篇刑事政策
  • 1篇职业化
  • 1篇职业化建设
  • 1篇执法
  • 1篇执法行为
  • 1篇权利
  • 1篇重刑
  • 1篇重刑犯
  • 1篇重刑犯监狱
  • 1篇罪犯
  • 1篇罪犯教育
  • 1篇危机管理
  • 1篇民警
  • 1篇教育
  • 1篇宽严相济
  • 1篇宽严相济刑事...

机构

  • 8篇浙江省第二监...

作者

  • 8篇刘利明

传媒

  • 4篇河南司法警官...
  • 2篇中国监狱学刊
  • 2篇贵州警官职业...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罪犯矫正教育的中外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罪犯教育主要是指监狱在执行刑罚过程中,对服刑罪犯所实施的旨在转变其犯罪思想、行为恶习,教授其文化知识和生活技能的各项活动的总称。应该对罪犯教育的强制性原则、罪犯教育的内容、罪犯教育的实施方法进行中外比较研究,找到不足和差距,进而吸收借鉴,修改完善我国罪犯教育法律规定:一是尽快修订《监狱法》;二是完善罪犯教育的基本原则;三是修改刑罚执行、罪犯教育具体原则;四是规范罪犯教育内容。
刘利明
关键词:罪犯教育法律问题
法治化:监狱危机管理的必由之路
2010年
监狱在应对各类危机事件的具体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传统思维和行动约束、思想意识淡薄以及监狱危机管理制度供应不足。建立监狱危机管理制度应遵循四个原则:应急管理原则、信息公开原则、权利保障原则、积极预防原则。监狱危机管理法治化是监狱工作的必然取向,实现危机管理法治化的基本要素包括了以法律授权的形式,建立监狱应急法规体系;构建规范处置机制,健全监狱危机管理制度;从法益保护的视角,理顺危机管理职责权利;强化人员素质,提升警察危机管理意识。
刘利明
关键词:监狱危机管理法治化
刑法修订对监狱工作的影响及对策思考被引量:2
2011年
作为一次里程碑式的刑法修订,刑法修正案(八)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监狱作为刑罚执行机关,刑法修订无疑将对其监狱管理工作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重刑犯监狱,面临的改造罪犯难度和安全防范压力将会加大。为确保刑法修正案(八)实施产生良好的预期社会效果,监狱的建设和保障必须及时跟进,同时监狱民警也需加强自身建设,积极适应政策、法律调整的需要,推进监管安全基础建设,不断提高监狱执法和管理水平。
刘利明李建淼
关键词:刑法修订重刑犯监狱
对构建新型监狱医疗管理机制的思考被引量:6
2008年
监狱体制改革正沿着"全额保障、监企分开、收支分开、规范运行"的十六字目标不断深化。社会医疗体制改革同样在稳步推进,寻求一个又一个的突破。社会医疗和监狱体制改革为构建新型的监狱医疗管理机制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按照建设"公正、文明、廉洁、高效"的监狱运行机制要求,正确认识当前监狱医疗机制中存在的弊病,探索和创新发展监狱医疗管理机制是重要又迫切的现实课题。
刘利明
关键词:监狱
规范执法行为与保障监狱民警权利的思考被引量:8
2009年
全国监狱系统通过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专项整顿活动,有力提高了监狱民警的综合素质,规范了监狱执法行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在规范执法行为过程中也发现以前在实践领域隐含的矛盾逐渐变得突出起来。针对规范执法行为与民警权利保障不和谐的问题,应完善监狱民警执法活动相关的系列法规规章,健全监狱民警权利保护的配套法规规章,推行监狱民警执法权利保障审查机制,并探索建立监狱民警权利保障的完备体系。
刘利明
关键词:监狱民警权利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监狱矫正机制的重构
2009年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公平正义的刑事法治理念,是适合我国当前社会综合治理实际的新思维和理性选择。在借鉴西方监狱理论和寻求中国特色的矫正范式平衡中不断发展的中国现代监狱,正思考着这样的问题:当我们把监狱的教化功能想象和抬高到不切实际的高度时,刑罚其实正在偏离它最本质的东西。我们应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吸收当代西方监狱以行刑社会化为主题的监狱改良运动成果,积累西方监狱制度发展中的科学要素,谋划中国今后监狱矫正工作的科学发展之路。
刘利明李建淼
关键词:监狱
“首要标准”下分监区规范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规范和推进分监区建设,对于监狱贯彻落实“首要标准”,强化教育和矫治功能,降低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分监区规范化建设存在着分监区岗位设置不合理、教育矫正力量薄弱、罪犯分押分管粗放、劳动改造手段传统、警力配备不足等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监狱体制环境、分监区工作特点、监狱法规制度、民警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因素。应该利用“首要标准”政策契机和监狱体制改革的有利条件,调整领导和民警岗位设置,整合和扩展警力资源,细化分监区分类建设,改革罪犯劳动考核机制,完善建筑和配套设施建设,以提升分监区规范化建设水平。
刘利明李建淼
关键词:分监区
美国矫正工作人员职业化建设的本土化思考被引量:1
2010年
改造与矫正是美国矫正机构行刑模式的主要内容。尽管美国与我国社会制度迥异,行刑模式也有区别,但其提高矫正工作人员职业化水平的做法和经验无疑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制约我国监狱警察职业化的因素主要是认识落后、法规保障不足、分类研究滞后。美国矫正工作人员建设在我国的本土化实现:建设监狱警察的职业制度体系;优化工作人员队伍,走特色的"精警之路";培养监狱警察共同的职业思维方式;优化监狱警察职业化建设的外部环境等等,都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课题。
刘利明李建淼
关键词:职业化建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