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朋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6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腺因子D对小鼠寿命影响的实验研究
- 2002年
- 目的 观察胸腺因子 D(TFD)对小鼠寿命的影响。 方法 采用昆明种配对鼠 ,雄性 14对 ,雌性 11对。分组后分别饲以标准颗料饲料 ,2月以后用药组使用掺以含 TFD5 g·kg- 1的颗粒饲料 ,每天记录小鼠死亡数。 结果 5 0 %小鼠死亡时间和 85 %小鼠死亡时间的平均寿命 ,TFD组比相同性别对照组长 ,差异显著 (P<0 .0 5 )。 结论 提示
- 陈少华刘小朋陈紫榕
- 关键词:胸腺因子D动物实验免疫调节剂抗衰老作用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 2002年
- 施水兰刘小朋李华张国安
-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血清一氧化氮
- 胃病患者胃液中乙肝病毒标记的检测被引量:2
- 1997年
-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标记(HBVM)向胃腔释放的可能。方法 用ELISA法检测246例胃病患者胃液的HBVM。结果 慢性浅表性胃炎(CSG)、CSG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A)、CSG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CAG)、CSG+DUA/CAG和胃癌(Ca)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出率分别为5.9%、10.5%、14.8%、19.0%和37.9%;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分别为52.9%、47.3%、31.1%、33.3%和84.5%。除CSG+DUA/CAG外,胃癌HBsAg与其他各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除CSG外,胃癌的抗-HBc与其他各组比较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246例中未检出抗-HBs、HBeAg、抗-HBe和抗-HCV阳性者。结论 提示HBV在感染肝细胞合成过剩时,不仅游离于血液和其它体液,也向胃腔释放——腔释放。
- 陈紫榕刘小朋张国安施水兰李龙洋林华温云海
- 关键词:胃疾病十二指肠溃疡胃液
- 口服胸腺因子D对老龄雌性小鼠MDA、SOD和骨髓细胞微核的影响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胸腺因子D(TFD)对老龄雌性小鼠脂质过氧化产物MDA、SOD和骨髓细胞微核的影响。 方法 :7月龄和1月龄雌性昆明种小鼠各16只 ,分别随机分成2组。TFD按0.625mg/kg对各组小鼠每日灌胃一次 ,连续9d ,于第10d采用眼眶放血法采血 ,分离血清进行MDA和SOD测定。于采血同时对小鼠进行骨髓涂片 ,计算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结果 :实验表明TFD对SOD的影响不大 ,对老龄小鼠MDA则有降低作用 ,差异显著(P<0.01)。TFD可显著降低老龄小鼠的微核率(P<0.05)。 结论 :TFD对老龄引起的自由基增加和遗传损伤有拮抗作用 。
- 陈少华刘小朋陈紫榕
- 关键词:胸腺因子D过氧化脂质微核衰老
- 胃疾患时急性时相血浆蛋白腔分泌及肿瘤坏死因子的调控作用
- 1996年
- 目的 研究胃疾患时急性时相血浆蛋白腔分泌及肿瘤坏死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 用ICS-Ⅱ免疫化学系统检测18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胃癌患者的胃液。结果 在胃液中发现数量不等的C反应蛋白(CRP)、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α_1酸性糖蛋白(α_1AG)、补体_3(C_3)和补体_4(C_4)等急性时相血浆蛋白(APPs),证明这些蛋白向胃腔内分泌——腔分泌。慢性萎缩性胃炎较浅表性胃炎或兼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显著升高(P<0.01),胃癌又较慢性萎缩性胃炎显著升高(P<0.01),胃癌术后APPs明显下降(P<0.01)。结论 APP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这些疾病的鉴别也有一定价值。胃癌患者用肿瘤坏死因子治疗后可刺激Ⅰ型APP表达,使CRP、α_1AG、C_3和C_4显著升高,但对Ⅱ型APP却有抑制作用,导致α_1AT下降。这对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 陈紫榕刘小朋蔡立勉张国安陈建光郑英施水兰陈水才
- 关键词:胃疾病胃肿瘤急性时相血浆蛋白肿瘤坏死因子
- 口服胸腺因子D对钴^(60)γ射线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影响被引量:1
- 1997年
- 目的:给昆明种小鼠以2.0Gy钴60γ射线一次性照射前后,分别给予口服胸腺因子D(TFD),观察其对钴60γ射线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钴60γ射线A组;TFD预防组;钴60γ射线B组;TFD治疗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TFD的剂量为0.625mg/kg,每日灌胃1次,连续8d。TFD预防组与射线A组于d9照射,d10处死;TFD治疗组与射线B组于d1照射,d10处死。钴60γ射线剂量为2.0Gy,全身一次照射。小鼠处死后制作骨髓片,常规染色与计数。结果表明:无论是TFD预防组还是治疗组,其微核率均比相应的钴60γ射线组下降,差异极其显著(P<0.01)。而2个钴60γ射线组之间和2个TFD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TFD可在短期内恢复由于钴60γ射线所造成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上升,从遗传毒理学的角度证实了TFD抗辐射损伤的作用。
- 陈少华刘小朋陈紫榕温云海郑宗富陈碧峰
- 关键词:胸腺因子D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