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广绪

作品数:36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近岸水域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专利
  • 1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0篇贝类
  • 9篇泥蚶
  • 6篇受精
  • 6篇精子
  • 5篇滩涂贝类
  • 5篇CD2
  • 4篇对虾
  • 4篇水合
  • 4篇碳酸钠
  • 4篇重金
  • 4篇微生物指标
  • 4篇磷酸
  • 4篇磷酸氢二钠
  • 4篇基因
  • 4篇海洋酸化
  • 4篇保鲜
  • 4篇保鲜方法
  • 3篇性腺
  • 3篇性腺发育
  • 3篇双壳贝类

机构

  • 35篇浙江大学
  • 12篇浙江省海洋水...
  • 5篇浙江万里学院
  • 3篇浙江省近岸水...
  • 2篇宁波大学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绍兴文理学院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5篇刘广绪
  • 8篇韩毓
  • 6篇柴雪良
  • 6篇邵艳卿
  • 4篇胡利华
  • 4篇黄贤克
  • 4篇闫茂仓
  • 4篇肖国强
  • 3篇林志华
  • 2篇彭超
  • 2篇霍礼辉
  • 2篇叶章颖
  • 2篇朱东丽
  • 2篇杨受保
  • 2篇邢伟
  • 2篇滕爽爽
  • 2篇蒋国萍
  • 2篇张敏
  • 1篇舒妙安
  • 1篇王岩

传媒

  • 7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渔业研究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减少食用贝类体内镉富集的净化剂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重金属净化领域,公开了一种减少食用贝类体内镉富集的净化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磷酸二氢钾3‑5%,磷酸氢二钠20‑25%,维生素C 5‑10%,蛋氨酸5‑10%,赖氨酸5‑10%,纳米碳酸钙20‑30%,...
刘广绪管晓帆施巍
文献传递
重金属Cu2+、Zn2+、Pb2+、Cd2+对滩涂贝类泥蚶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通过等对数法设计不同浓度梯度的重金属,研究了其对泥蚶早期胚胎发育的自养阶段(0-24小时)和异养阶段(24-96小时)成活率、生长率、变态成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重金属Cu、Zn、Pb、Cd对泥蚶早期胚胎的毒性影响主要...
刘广绪邵艳卿柴雪良
关键词:早期胚胎发育
文献传递
天然海水与人工海水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养殖海水的质量是影响凡纳滨对虾生殖、发育、代谢生长的关键环境因素之一,因此明确不同养殖海水(天然海水、人工海水)对凡纳滨对虾的影响,对凡纳滨对虾养殖产业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通过养殖试验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比分析了天然海水、人工海水对雌、雄凡纳滨对虾10个生长与形态指标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对雌、雄凡纳滨对虾关键代谢供能基因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和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CPT1)表达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天然海水中养殖的凡纳滨对虾,不论雌雄个体,其生长指标(体长、体重、头甲长、头甲宽、躯体周长、肌肉重)均显著高于人工海水饲养组(P<0.05)。进一步的基因表达分析表明,除了雌性对虾的IDH基因被诱导表达之外,人工海水养殖显著抑制了雌、雄凡纳滨对虾代谢供能基因PK、HK、CPT1的表达(P<0.05)。
胡利华查珊洁刘广绪张敏张敏王瑶华肖国强闫茂仓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基因表达
一种用于沿岸贻贝污损治理的制剂及使用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污损治理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沿岸贻贝污损治理的制剂,其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磷酸二氢钠20‑25%,磷酸氢二钠10‑15%,纳米氧化锌5‑10%,纳米氧化铁5‑10%,氯化钙40‑60%,将各组分粉...
刘广绪管晓帆施巍韩毓唐彧
文献传递
单一与混合重金属在泥蚶体内的累积特征被引量:8
2012年
通过室内半静态暴毒实验,在铜、铅、镉三种重金属的单一胁迫与两两联合胁迫条件下,研究了繁殖期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对重金属的富集规律。结果表明:泥蚶对单一Cu2+、Pb2+、Cd2+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分别为210.16~1 178.66、128.15~603.84和198.84~659.37;联合重金属胁迫条件下,Cd2+对Cu2+的富集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Cd2+和Cu2+在泥蚶体内以可溶形式存在,而Pb2+以不溶形式存在;Cu2+和Cd2+对泥蚶富集Pb2+有一定的协同效应;砂滤海水中的暂养的泥蚶,其体内的重金属含量除Cu2+外都较为稳定。
霍礼辉林志华朱东丽刘广绪陈彩芳
关键词:重金属联合胁迫生物富集系数
一种桐花鱼的分子鉴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桐花鱼的分子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鱼体DNA的提取、PCR扩增、酶切及电泳检测鉴定,通过上述四个步骤即可准确的鉴定测试鱼是否为桐花鱼。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省时准确,对仪器设备...
刘广绪叶章颖赵信国彭超罗丽健邢伟
文献传递
重金属Cu2+、Zn2+、Pb2+、Cd2+对泥蚶(Tegillarca Granosa)精子运动能力、精卵受精能力的毒性作用研究
刘广绪邵艳卿柴雪良
关键词:精子运动受精能力
海洋酸化对海洋鱼类行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大气CO2浓度持续增加,其中有大约1/3被海洋吸收,造成海水pH值降低和碳酸盐平衡体系的波动,即“海洋酸化”现象(Ocean Acidification)。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预测,如果以当前速率排放CO2,到21世纪末表层海水的pH值将降低至7.7—7.8,而到2300年将降低至7.3—7.4。作为鱼类对外界刺激最直接的反应,行为在鱼类的繁衍、捕食、避敌等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此,海洋酸化对海洋鱼类行为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现有研究结果显示海洋酸化不仅会显著干扰包括嗅觉、听觉、视觉在内的感官功能,还将对神经生理功能和细胞信号传导等过程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海洋鱼类的捕食、逃避捕食、行为侧向化、栖息地识别与选择和集群等行为。行为异常将直接损害鱼类种群的生存与繁衍,继而威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我国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鱼类资源丰富,鱼类捕捞和养殖业发达。但与国外相比,国内此类研究十分匮乏,仅见零星报道。这种现状极大的制约了我国相关应对策略的制定,对我国海洋生态保育和渔业发展非常不利。此外,当前的研究也存在研究范围窄、研究手段不合理、行为效应、潜在机制及生态风险考察不足、研究结果难以整合等问题亟待改进。为此,研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以期弥补上述缺憾,促进国内相关研究的广泛开展。
赵信国刘广绪陈碧鹃曲克明曲克明夏斌
关键词:海洋酸化鱼类种群动力学
海洋酸化条件下Cd^(2+)和Hg^(2+)对斧文蛤幼贝急性毒性效应被引量:4
2016年
为研究在海洋酸化条件下重金属污染物对滩涂贝类的影响,采用半静态急性毒性实验的研究方法,利用海洋酸化人工模拟系统,分析了不同酸化条件下(对照组pH 8.20、酸化组pH分别为7.80、7.60和7.40)Cd^(2+)和Hg^(2+)对斧文蛤(Meretrix lamarckii)幼贝急性毒性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设定的海洋酸化范围内,单一的海洋酸化对斧文蛤幼贝的存活没有显著性影响,但海洋酸化显著增强了Cd^(2+)和Hg^(2+)的急性毒性。与对照组相比,酸化组Cd^(2+)和Hg^(2+)的毒性随着酸化程度的加剧而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Cd^(2+)和Hg^(2+)均在pH 7.40时对斧文蛤的毒性最强,其96h半致死(96h LC_(50))浓度分别为4.068 mg/L(Cd^(2+))和10.332 mg/L(Hg^(2+)),明显低于pH8.20、7.80和7.60时其对斧文蛤幼贝的96h LC_(50)浓度(其值分别为Cd^(2+)6.458、5.947、4.728 mg/L和Hg^(2+)12.027、11.169、10.595 mg/L)。研究有助于丰富海洋酸化与重金属毒理作用在海洋贝类中的研究内容,为斧文蛤资源恢复和海洋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蒋国萍肖国强张炯明刘广绪滕爽爽方军柴雪良
关键词:海洋酸化
一种减少食用贝类体内镉富集的净化剂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重金属净化领域,公开了一种减少食用贝类体内镉富集的净化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磷酸二氢钾3‑5%,磷酸氢二钠20‑25%,维生素C 5‑10%,蛋氨酸5‑10%,赖氨酸5‑10%,纳米碳酸钙20‑30%,...
刘广绪管晓帆施巍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