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文强

作品数:25 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5篇水稻
  • 11篇基因
  • 7篇性状
  • 5篇抗性
  • 5篇基因定位
  • 4篇稻瘟
  • 4篇稻瘟病
  • 4篇稻瘟病抗性
  • 4篇全基因
  • 4篇全基因组
  • 4篇全基因组关联...
  • 4篇瘟病
  • 4篇开花
  • 4篇基因组
  • 4篇分子标记
  • 4篇病抗
  • 3篇野生
  • 3篇野生稻
  • 3篇遗传多样性研...
  • 3篇数量性状

机构

  • 22篇湖南省农业科...
  • 6篇湖南大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江西省农业科...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海南省农业科...

作者

  • 25篇刘文强
  • 19篇潘孝武
  • 19篇李小湘
  • 18篇黎用朝
  • 12篇段永红
  • 8篇刘利成
  • 6篇闵军
  • 5篇刘三雄
  • 4篇吴建利
  • 2篇陈洁
  • 2篇施勇烽
  • 2篇姚奕
  • 1篇张海清
  • 1篇庄杰云
  • 1篇贺浩华
  • 1篇沈波
  • 1篇乔卫华
  • 1篇黄奇娜
  • 1篇李飞
  • 1篇汤翠凤

传媒

  • 7篇植物遗传资源...
  • 6篇中国水稻科学
  • 3篇Agricu...
  • 2篇杂交水稻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中国稻米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排除主效作用下水稻产量性状QTL的检测被引量:1
2011年
本研究旨在排除主效QTL效应的基础上检测控制水稻产量性状的微效QTL。前期应用中156/谷梅2号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在第7染色体RM2-RM214区间上检测到控制抽穗期和产量性状的主效QTL,本研究挑选在此区间呈谷梅2号基因型的两个株系,配组衍生新的RIL群体,检测控制水稻产量性状的QTL。共检测到25个产量性状QTL,其中,8个QTL前期在中156/谷梅2号RIL群体亦呈显著作用,加性效应方向与前期一致;6个QTL位于其中2个共有区间中,但呈显著的性状从原来的单个性状增加到4个性状;11个QTL所处的区间,前期均未检测到产量性状QTL。前期检测到QTL中有2个在本研究中未检测到,其中1个在RM2-RM214区间为谷梅2号背景下不发挥作用,另一个在前期研究中对表型方差的贡献率仅为0.55%。两个群体QTL检测结果的比较结果表明,排除主效QTL可极大地提高微效QTL得到检测的几率。
钟娟刘文强吴建利贺浩华庄杰云
关键词:水稻数量性状座位重组自交系产量性状
一个新的水稻卷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被引量:18
2009年
水稻叶片发育异常的突变体是研究水稻叶片发育分子机理的重要材料.本研究在IR64的EMS突变体库中发现了一个新的卷叶突变体材料w32,在整个生育期过程叶片都表现高度卷曲.突变体w32与IR24、培矮64杂交构建F2群体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卷叶性状受一个隐性基因控制.选用w32/PA64F2群体中的1846个卷叶单株进行基因定位,在卷叶和正常叶的DNA池中筛选到两个多态性标记RM6697和RM20781,并确定该卷叶基因位于第7染色体短臂上,是一个尚未报道过的基因,暂命名为rl11(t).利用新发展的11个SSR标记和19个InDel标记,最终将rl11(t)基因定位在一个约52kb的区段上,为最终克隆该卷叶基因奠定了基础.
施勇烽陈洁刘文强黄奇娜沈波HEI Leung吴建利
关键词:SATIVA分子标记物理图谱
基于MAGIC群体的水稻镉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基于水稻MAGIC-Hei(Multi-parent advanced generation inter-cross)群体,在多环境下挖掘镉含量相关新位点/基因,并筛选含有低镉等位基因的优良株系,为选育低镉积累品种提供新的基因和种质资源。【方法】将由8个亲本衍生的MAGIC群体分别于2017、2018、2019和2020年度种植于湖南长沙并开展稻米镉含量表型测试分析。利用GBS(genotyping by sequencing)简化基因组测序获得基因型数据,对稻米镉含量开展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GWAS),发掘QTL位点,解析其遗传机制。【结果】检测到了14个镉积累相关的QTL位点,除了第8染色体之外,其他11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其中6个位点与已报道基因一致,8个为新发现位点。另外,这8个位点分布在第2、4、7、9和12染色体上,均可以在两个及以上环境中检测到,效应较为稳定,可用于下一步精细定位及功能研究。结合基因注释和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推测LOC_Os02g37160、LOC_Os02g49560、LOC_Os04g39010和LOC_Os06g46310为镉含量相关位点候选基因,这些基因与重金属转运和积累等功能相关。另外,我们筛选到10个携带有利等位基因的优良株系,可用于低镉积累水稻材料的创制。【结论】发掘了8个水稻镉积累相关性状的QTL位点和低镉优异材料,对于镉积累相关遗传研究和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低镉积累品种具有一定意义。
董铮王雅美黎用朝熊海波薛灿辉薛灿辉潘孝武魏秀彩刘文强
关键词:MAGICQTL镉含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候选基因
地方稻资源D43的开花期耐热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水稻在抽穗开花期对高温胁迫非常敏感,通过挖掘耐热资源,培育耐热水稻品种是应对高温热害最有效的方式。前期研究发现,地方稻资源D43在花期连续高温条件下能保持较高的结实率。本研究在大田和人工气候室不同高温处理下,分析了D43的开花时间与耐热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高温能够使水稻的开花时间提前,D43表现出稳定的早花时特性,高温胁迫下的开花时间集中在8∶30~10∶00;在开花时间段恒定高温胁迫下,D43的结实率较低;但在大田高温和人工气候室模拟高温胁迫下,D43的开花时间避开了日高温段,从而表现出较高的结实率;花器官形态性状包括花药开裂率、柱头上的花粉附着数、花粉萌发数与结实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可用于评价水稻的花期耐热性。
李小湘姚奕潘孝武黎用朝刘文强刘利成盛新年康旭梅段永红
关键词:水稻耐热性开花时间
地方稻资源D43的开花期耐热特性研究(英文)
2018年
水稻在抽穗开花期对高温胁迫非常敏感,通过挖掘耐热资源,培育耐热水稻品种是应对高温热害最有效的方式。前期研究发现,地方稻资源D43在花期连续高温条件下能保持较高的结实率。本研究在大田和人工气候室不同高温处理下,分析了D43的开花时间与耐热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高温能够使水稻的开花时间提前,D43表现出稳定的早花时特性,高温胁迫下的开花时间集中在8:30~10:00;在开花时间段恒定高温胁迫下,D43的结实率较低;但在大田高温和人工气候室模拟高温胁迫下,D43的开花时间避开了日高温段,从而表现出较高的结实率;花器官形态性状包括花药开裂率、柱头上的花粉附着数、花粉萌发数与结实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可用于评价水稻的花期耐热性。
李小湘姚奕潘孝武黎用朝刘文强刘利成盛新年康旭梅段永红
关键词:水稻耐热性开花时间
水稻外卷叶突变体ocl1的鉴定及基因定位
2023年
【目的】适度卷叶可增强叶片的光合效率,提高水稻的产量,筛选和鉴定水稻卷叶突变体有助于解析水稻叶片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280 GY钴^(60)γ射线对籼稻品种玉针香进行诱变处理,筛选出一个外卷叶突变体,暂命名为ocl1(outcurved leaf 1)。考查了突变体的表型特征和农艺性状,并利用ocl1突变体与02428杂交的F2群体定位目标基因,最后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了卷叶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从分蘖期到成熟期,突变体的叶片表现外卷和披垂;在农艺性状方面,突变体的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显著降低;叶片的显微观察结果表明,突变体的外卷叶表型主要是由于相邻维管束之间的泡状细胞变大引起的;遗传分析表明,ocl1的突变表型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将OCL1基因定位在第6染色体上SSR标记RM19575与InDel标记ID02612之间,物理距离约为127 kb;定位区间内的测序结果表明,其中一个基因(LOC_Os06g10600)的内含子-外显子连接处发生单碱基突变,导致异常剪接,进而引起氨基酸序列的改变。该基因编码同源异型域-亮氨酸拉链蛋白,与卷叶相关基因ROC8和URL1等位;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泡状细胞发育相关基因ROC5和LAC17在ocl1突变体中下调表达,而XTH11则在ocl1突变体中上调表达。【结论】OCL1基因突变通过影响泡状细胞的发育导致叶片外卷,同时引起产量降低。
任志奇薛可欣董铮李小湘黎用朝黎用朝刘文强郭梁刘文强刘之熙潘孝武
关键词:水稻选择性剪接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优质稻湘晚籼13号的稻瘟病抗性被引量:5
2017年
针对目前优质稻品种大多易感稻瘟病问题,本研究利用携带广谱抗性Pi25基因的谷梅2号作供体,优质晚籼稻但易感稻瘟病品种湘晚籼13号作受体和轮回亲本。通过杂交、回交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湘晚籼13号的稻瘟病抗性。结果显示通过大田抗性鉴定,湘C72、湘C76和湘C77对稻瘟病明显增强了抗性,达到谷梅2号的抗性水平;除垩白及蒸煮相关性状外,湘C72、湘C76和湘C77的主要农艺性状与米质性状已经恢复到湘晚籼13号水平,表明其基因组大多数位点与湘晚籼13号一致。本研究获得了3个改良新株系湘C72、湘C76和湘C77,为培育优质、高产抗稻瘟病品种提供中间材料。
刘文强李小湘黎用朝潘孝武盛新年段永红
关键词:优质稻标记辅助选择稻瘟病抗性
水稻资源开花期耐热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水稻在开花期对高温非常敏感,挖掘耐热种质并解析耐热性的遗传机制,有助于水稻的耐热性遗传改良。本研究选取205份国内外种质资源,在抽穗开花期对遇高温的稻穗进行标记,以高温下标记穗的结实率作为耐热指标,结合高密度SNP标记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并初步预测候选基因。结果表明:不同水稻种质的耐热性差异明显,高温下的结实率最低为19.0%,平均值为64.0%,中位值为65.9%,最高值为86.6%,其中06-32、剪刀齐、娄早籼5号等17份种质的耐热性较强;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筛选到130个与耐热性显著关联的SNP标记,并鉴定到18个耐热QTL,其中6个QTL与已报道的耐热相关QTL共定位;qHT4-6与耐热性的关联度最高,根据该区间lead SNP的单倍型分类,G单倍型材料的开花期耐热性显著强于A单倍型材料,该区间附近有7个基因可能受高温调控。
潘孝武黎用朝刘文强熊海波董铮盛新年段永红余亚莹赵文锦魏秀彩李小湘
关键词:水稻高温耐热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9年
概述了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经典遗传鉴定、分子标记定位、克隆以及稻瘟病抗性基因与无毒基因的互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刘文强李小湘王淑红段永红吴建利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定位克隆
通过生育期基因型选择避免稻瘟病抗性与结实率的遗传累赘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重组自交系研究表明,在水稻第6染色体短臂上稻瘟病抗性基因Pi25(t)与控制结实率和每穗实粒数的QTL之间存在遗传累赘。为了验证这种关系,采用了更大的遗传群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稻瘟病抗性与结实率存在遗传累赘,但未检测到稻瘟病抗性与每穗实粒数存在遗传累赘。通过对第7染色体长臂RM2-RM214区间抽穗期基因(qHD-7)型背景进行选择,可以打破或避免稻瘟病抗性与结实率的遗传累赘。为了进一步验证这种关系,选择Pi25(t)区间基因型不同、RM2-RM214区间基因型相同、其他染色体区间基本一致的两个株系发展新群体进行分析,除第6染色体的结实率QTL可以分解成2个效应较小的QTL(qSF-6-1和qSF-6-2)外,当第7染色体RM2-RM214区间基因型为中156背景时,Pi25(t)与结实率QTL(qSF-6-2)存在遗传累赘,且qSF-6-2来自父本谷梅2号的等位基因起减效作用;当第7染色体RM2-RM214区间基因型为谷梅2号背景时,第6染色体上没有检测到结实率QTL。上述结果说明在特定育种材料中对抽穗期基因进行选择可以成功打破或避免稻瘟病抗性与结实率的遗传累赘,为水稻以及其他作物的高产抗病育种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刘文强樊叶杨陈洁施勇烽吴建利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抗性数量性状座位抽穗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