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春雷

作品数:36 被引量:168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1篇小儿
  • 10篇患儿
  • 9篇针刺
  • 8篇毒性
  • 8篇病毒
  • 8篇病毒性
  • 7篇痉挛
  • 6篇通络
  • 6篇疗效
  • 6篇痉挛型
  • 5篇电针
  • 5篇针灸
  • 5篇脑性
  • 5篇脑性瘫
  • 5篇脑性瘫痪
  • 5篇儿童
  • 4篇治疗小儿
  • 4篇吞咽
  • 4篇吞咽障碍
  • 4篇疗效观察

机构

  • 34篇湖南省儿童医...
  • 1篇长沙医学院

作者

  • 34篇刘春雷
  • 26篇罗伟
  • 23篇黄超
  • 12篇王军英
  • 11篇谭龙泽
  • 11篇王跑球
  • 10篇易慧娟
  • 6篇刘青
  • 3篇胡继红
  • 2篇王益梅
  • 2篇左静
  • 2篇杨勇
  • 2篇赵素芬
  • 2篇熊英
  • 2篇刘超宇
  • 1篇刘志雄
  • 1篇夏琼
  • 1篇杨细丹
  • 1篇欧阳云
  • 1篇张玲

传媒

  • 8篇中医药导报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针刺研究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医儿科杂志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临床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全科护理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5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刺联合低频电疗治疗小儿脑瘫合并流涎的疗效观察
王军英易慧娟罗伟刘春雷刘青黄超谭龙泽
调肠治神针法辅助治疗自闭症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调肠治神针法辅助治疗自闭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9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诊治的自闭症患儿9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45例和联合组46例。常规组给予视听觉统合训练,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调肠治神针法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儿自闭程度及行为状态、社交沟通能力、神经发育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种治疗方法对自闭症患儿自闭程度及行为状态、社交沟通能力、神经发育情况改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肠治神针法联合视听觉统合训练治疗优于单纯视听觉统合训练疗法。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肠治神针法辅助用于自闭症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调节患儿生化指标水平,促进神经发育,以改善其自闭程度及行为状态,增强社交沟通能力,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奚马利王跑球刘春雷黄超李一鸣
关键词:自闭症叶酸
针刺经筋结点对痉挛型偏瘫患者踝关节痉挛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观察针刺经筋结点(屈踝结点)对痉挛型偏瘫患者踝关节痉挛的影响。方法将40例痉挛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患侧屈踝结点。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腓肠肌肌电积分值(IEMG)、综合痉挛量表(CSS)及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腓肠肌IEMG、CSS及F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腓肠肌IEMG、CSS评分低于治疗前,FAC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腓肠肌IEMG、CSS评分低于对照组,FAC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屈踝结点,能够更好地改善痉挛型偏瘫患者踝关节的痉挛状态。
罗伟刘春雷熊英刘志雄王跑球
关键词:针刺疗法经筋结点
针刺治疗重度脑外伤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重度脑外伤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重度脑外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儿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及针刺组,每组20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及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儿进行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定,比较两组患儿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及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3个月后,两组患儿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SS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2、3个月后两组比较,针刺组患儿洼田饮水试验评分高于康复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个月后两组比较,针刺组患儿SSA评分低于康复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康复训练组总有效率为75.00%,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5.00%,针刺组总有效率高于康复训练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重度脑外伤吞咽障碍患儿有较好疗效。
罗伟王军英刘春雷黄超
关键词:重度脑外伤吞咽障碍针刺颈项部
电针配合旋磁仪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对电针配合旋磁仪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疗效观察,探求上述方法在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神经瘫痪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作者以随机抽样的原则从2009年至今我院中医科门诊及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瘫痪患儿中抽取50例做...
罗伟王军英刘春雷易慧娟黄超刘青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父母心理弹性现状调查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调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父母心理弹性现状,以期为促进患儿父母心理健康,提高其对患儿的照护能力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1月—2021年11月对医院康复科收治的204名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父母进行调查。结果:孤独症患儿父母心理弹性得分为(58.42±9.36)分,影响因素包括同病人关系、受教育程度、居住地以及益处发现水平。结论:孤独症患儿父母心理弹性得分较低,且受居住地、文化程度、与患儿关系以及益处发现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引起关注。
刘彬焱刘春雷龙慧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父母心理弹性
中药雾化吸入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中药雾化吸入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均给予抗感染、对症处理等综合疗法,随机分为2组,中药超声雾化吸入为治疗组60例,抗生素超声雾化吸入为对照组60例,观察疗效及用药前后症状、体征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治愈53例,有效4例,无效3例,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41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有效率93%;治疗组在改善症状、体征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雾化吸入在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具有疗效确切,操作方便简单、药物不良反应少等优点,适宜在儿科临床使用。
左静罗伟黄超刘春雷
关键词:小儿呼吸道中药雾化吸入
孤独症患儿家庭管理水平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了解孤独症患儿家庭管理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168名孤独症患儿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孤独症患儿家属一般资料量表、家庭管理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及家庭坚韧力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孤独症患儿家庭管理得分为(165.23±25.69)分,水平一般。孤独症患儿家属家庭管理总分与家庭功能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692,P<0.01),与家庭坚韧力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685,P<0.01)。经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孤独症患儿家属家庭居住地、病程、家庭功能及家庭坚韧力为影响其家庭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65.3%。结论孤独症患儿家属家庭管理水平一般,应重点关注居住在农村、病程短、家庭功能水平及家庭坚韧力水平较差的家庭成员,针对性的给予干预,促进患儿疾病康复。
李丽王凤姣刘春雷邹维杨细丹
关键词:孤独症家庭管理
综合护理干预在电针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遗尿症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电针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遗尿症中的作用。方法: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电针结合穴位贴敷法进行治疗,1次/d,2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采取心理支持、排尿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痊愈23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痊愈16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穴位贴敷法配合护理干预治疗小儿遗尿疗效更好,要重视综合护理干预在治疗小儿遗尿症中的作用。
左静刘春雷黄超罗伟易慧娟
关键词:小儿遗尿症护理干预电针穴位贴敷
针刺与智能通络治疗仪联合应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电节律及胃黏膜组织前列腺素E_2、前列腺素F_(2α)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智能通络治疗仪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大鼠胃电节律和胃黏膜组织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CAG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和造模组40只,造模组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溶液、水杨酸钠、热盐水灌胃同时配合饥饱失常法复制CAG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造模组分为模型组10只、西药组10只、联合治疗组10只。联合治疗组选取大鼠"足三里""中脘""天枢""脾俞"穴进行电针刺激,然后再在"天枢""脾俞"穴处加以智能通络治疗仪配合治疗。西药组采用自制维酶素混悬液灌胃。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2个月。采用EGEG-8D型八导智能胃肠电图仪检测胃电节律,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2α(PGF2α)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胃电波形平均频率和波形平均幅值明显降低(P<0.01),异常节律指数和频率变异系数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联合治疗组波形平均频率和波形平均幅值明显升高(P<0.01),异常节律指数和频率变异系数明显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GE2、PGF2α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联合治疗组PGE2、PGF2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针刺与智能通络治疗仪联合运用能够明显改善CAG大鼠胃电节律紊乱的状况,同时可以提高胃黏膜组织PGE2、PGF2α水平,从而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罗伟刘春雷王军英黄超易慧娟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电节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