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 作品数:45 被引量:332H指数:8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抗人球蛋白试验的微柱凝集法与传统试管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检测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微柱凝集法(Microtube column agglutination technology,MCAT)抗人球蛋白试验(antiglobulin test,AGT)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46例临床疑为AIHA患者的外周血标本,采用微柱凝集法和传统试管法(conventional tube technique,CTT)进行抗人球蛋白试验,并对2种方法AGT试验检测AIHA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6例临床最终诊断AIHA病例中,MCAT法检出DAT阳性44例(95.7%),IAT阳性12例(26.1%);CTT法检出DAT阳性22例(47.8%),IAT阳性2例(4.3%);在MCAT法检出的44例患者中,IgG+C3d阳性23例(52.3%),单纯IgG阳性8例(18.2%),单纯C3d阳性13例(29.5%)。在CTT法检出的22例患者中,IgG+C3d阳性12例(54.5%),单纯IgG阳性3例(13.6%),单纯C3d阳性7例(31.8%)。MCAT法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TT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集法抗人球蛋白试验较传统试管法操作更简单,更敏感,更容易标准化,结果判读客观。
- 刘洋雷婷陈双张正昊曹薇郭新红
- 关键词:抗人球蛋白试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15
- 2009年
- 目的: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与血小板相关抗体,评价其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A,PAIgM;用改良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检测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PⅠb/Ⅸ)特异性自身抗体。结果:血小板相关抗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组敏感度为80%,在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组为63.3%。改良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法检测抗GPⅡb/Ⅲa和GPⅠb/Ⅸ抗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组中的敏感度分别为53.3%和30%;在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组中除1例GPⅠb/Ⅸ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2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相关抗体敏感度较高,但特异度较低;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敏感度虽较低,但特异性较高,可鉴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可作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异性诊断指标。
- 郭新红哈力达亚森马艳刘洋陈瑢迪力娜孜.阿布来提段显琳张雪
-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特异性抗体膜糖蛋白
- 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沉默FAP-1表达促进细胞增殖和迁移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FAP-1在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Oncomine数据库探讨FAP-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并通过PCR测定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及非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FAP-1的表达水平;通过不同浓度FAP-1 siRNA转染胶质瘤细胞系LN18、U87,降低FAP-1表达,通过吸光度实验观察FAP-1表达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增殖能力影响,划痕实验评估FAP-1对胶质瘤细胞系迁移能力影响。结果:MTT实验提示沉默FAP-1表达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能力(P<0.05)。划痕实验提示沉默FAP-1表达则促进胶质母细胞瘤细胞迁移能力。结论:FAP-1在胶质母细胞瘤中可能发挥着抑癌基因的功能。
- 沙娅·玛哈提刘洋肖双东刘文王增亮
- 关键词:胶质瘤FAP-1迁移
-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中Set基因表达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中Set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59例AML患者和20名对照样本骨髓中Set基因的表达;采用测序方法检测59例AML患者c—kit8/17、NPM1、FLT3-TKD/ITD、CEBPa基因突变。结果Set基因在AML患者骨髓中的表达水平较高[1.41(0.41~3.31)];Set基因表达水平与AML患者的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FAB分型及NPM1、C—Kit8/17、CEBPa、FLT3-ITD/TKD等基因突变无相关性(均P〉0.05);Set基因表达水平与AML患者的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完全缓解率呈相关性(P=0.04,P〈0.001),Set基因高表达患者2个疗程完全缓解率低于Set基因低表达患者(32.1%比83.9%,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Set基因高表达患者有较差总生存时间[4(2~15)个月,P=0.021]和无事件生存时间[3(2~13)个月,P=0.017],表明Set基因可能是AML患者的不良预后分子标志之一。结论骨髓中SET基因表达水平在AMI.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进一步完善AML患者预后评估,并作为判断AML预后的分子标志。
- 刘洋雷婷时瑛王新有孙明玲范文霞张振南江明
- 关键词:SET白血病髓样急性预后
-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Ph染色体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JAK2、MPL、CALR基因突变研究及临床意义
- 刘洋王新有齐松青刘颖孙明玲秦玉婷张振南江明
- 血清1,5-脱水葡萄糖醇——新疆地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清1,5-脱水葡萄糖醇(1,5-AG)是否为新疆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2014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556例,分为DR组和非DR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1,5-AG、糖化血红蛋白(HbA4c)、随机血糖(RBG)、血尿素氮(BUN)、尿酸(U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和肌酐(cr)等生物化学指标。结果两组间的年龄,性别和民族构成,以及有无T2DM家族史和心脑血管病史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R组患者的T2DM病程显著长于非DR组(P〈0.01),有高血压史患者的构成比显著高于非DR组(P〈0.01)。DR组患者的血清1,5-AG水平显著低于非DR组(P〈0.05)。DR组患者的胱抑素C(CysC)、RBG、果糖胺(FMN)和HbA4c水平均显著高于非DR组(P值分N〈0.05、0.01)。在新疆地区T2DM人群中,性别、民族、T2DM家族史、心脑血管病史、年龄,以及FMN、CysC、RBG水平与DR发病均不相关(P值均〉0.05);高血压史(OR=4.137,95%CI为1.44911.810)、HbA1c(OR=1.582,95%CI为1.155-2.167)、T2DM病程(OR=1.736,95%CI为1.545-4.838)和血清1,5-AG水平(OR=0.981,95%CI为0.969-0.993)均与DR发病相关(P值均〈0.01)。血清1,5-AG水平的R0c的AUC为0.712,阳性界值为76.4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和60.7%。结论高血压史、Hb&c、T2DM病程和血清1,5-AG水平与DR发病密切相关,血清1,5-AG可作为新疆地区DR发生的危险因素。
- 彭友帆张琼刘洋曹玲陈丹张朝霞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新疆伊犁地区哈萨克族6~13岁儿童超重与肥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 调查新疆伊犁地区6~13岁哈萨克族儿童超重、肥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2009年5-6月以新疆伊犁地区哈萨克族6-13岁儿童为调查对象,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8所小学,共对2438名儿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以体质指数(BMI)判定超重、肥胖.分析超重、肥胖的性别、年龄(分为6~7、8、9、10、11、12、13~14岁7个年龄组)、地区(城市、县城、乡村)分布情况.对可能影响超重、肥胖的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新疆伊犁地区6~13岁哈萨克族儿童肥胖率为1.64%(40/2438),超重率为5.13%(25/2438);男、女童超重率分别是4.79%(59/1232)、5.47%(66/1206)(x2=0.59,P=0.44),男、女童肥胖率分别为1.62%(20/1232)、1.66%(20/1206)(x2=0.69,P=0.41).6~7岁年龄组儿童肥胖率为3.72%(8/215),12岁儿童为2.30%(10/435),13-14岁年龄组儿童为2.19%(6/274),各年龄组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29,P=0.04).不同地区的超重率由高到低分别是城市8.77%(35/399)、县城6.92%(74/1069)、乡村1.65%(16/970)(x2=42.09,P=0.00);肥胖率由高到低分别是城市2.75%(11/399)、县城2.43%(27/1069)、乡村0.30%(3/970)(X2=18.13,P=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肥胖家族史(OR=2.73,95%CI:1.42~5.22)、父亲文化程度(OR=1.65,95%CI:0.29~9.25)是超重、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腰臀比与血压水平相关(r=0.10,P=0.00),BMI与收缩压(r=0.47,P=0.00)、舒张压相关(r=0.37,P=0.00);腰围(r=0.81,P=0.00)、臀围(r=0.78,P=0.00)与BMI相关.结论 伊犁地区哈萨克族6~13岁儿童超重率、肥胖率没有性别差别,肥胖家族史、父亲文化程度是哈萨克族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
- 李敏刘洋徐佩茹张涛
- 关键词:儿童肥胖症流行病学研究哈萨克族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和半乳糖凝集素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21年
-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及半乳糖凝集素9(Gal-9)在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临床意义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0例初诊ALL患者的骨髓标本,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20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Tim-3、Gal-9 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合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ALL患者Tim-3、Gal-9 mRNA表达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对ALL患者总生存(OS)进行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ALL患者在初诊时Tim-3、Gal-9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2.86±0.47比0.45±0.05,9.79±0.58比0.96±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65,P<0.05;t=63.24,P<0.05)。不同年龄,法、美、英(FAB)协作组分型,危险度分级及中枢神经系统是否侵犯患者间Tim-3 mRNA相对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年龄、FAB协作组分型、白细胞计数及中枢神经系统是否侵犯、NOTCH1基因是否突变患者间Gal-9 mRNA相对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根据Tim-3、Gal-9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组,Tim-3高表达组(≥2.86)OS较低表达组(<2.86)差(P=0.048);Gal-9高表达组(≥9.79)OS较低表达组(<9.79)差(P=0.031);Tim-3、Gal-9均高表达组OS较二者均低表达组和任意一项低表达组均差(均P<0.05);Tim-3高表达、Gal-9低表达组与Tim-3低表达、Gal-9高表达组之间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1.4×10^(9)/L、BCR-ABL基因突变、中枢神经系统侵犯、Tim-3高表达、Gal-9高表达为影响初治ALL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Tim-3表达水平与Gal-9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88,P<0.01)。结论Tim-3及其配体Gal-9高表达为初治ALL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Tim-3�
- 曾雪娇谢仁古丽·阿力木庞楠楠刘洋张瑞玛利娅·木哈什曲建华
- 关键词:预后
- 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不同促排卵模式治疗卵巢功能低下不孕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不同促排卵模式治疗卵巢功能低下不孕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4例卵巢功能低下不孕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68例。A组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长方案促排卵模式治疗,B组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双刺激促排卵模式治疗,C组给予重组生长激素联合微刺激和拮抗剂促排卵模式治疗。观察3组治疗后疗效差异。结果 B组患者扳机日血清LH水平低于A组和C组(P均<0.05),血清E2、P水平、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可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受精率、妊娠率、分娩率及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和C组(P均<0.05)。A组上述指标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双刺激促排卵模式治疗卵巢功能低下不孕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排卵数、受精卵、妊娠率及最终治疗效果。
- 乔哲杨冉许红娟李金英刘洋李文超李霞田序华
- 关键词:重组人生长激素微刺激卵巢功能低下
-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c-Myc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细胞c-Myc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43例初治AML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来自20名志愿者的正常骨髓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AML患者骨髓细胞中c-Myc基因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及疗效的关系;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AML患者C-kit 8/17、NPM1、FLT3-TKD/ITD、CEBPa基因突变情况。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单因素Cox和多因素逐步Cox回归模型。结果 初治AML患者的c-Myc基因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 <0.05)。143例AML患者中基因突变患者98例,检出率为68.5%(98/143)。c-Myc基因表达与CEBPa基因突变呈正相关(r=0.174,P=0.037)。c-Myc基因高表达组2个疗程的完全缓解率为40.0%(36/90),c-Myc基因低表达组为77.4%(41/53)。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Myc基因高表达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异常的AML患者有较差的无事件生存和总生存期。结论 c-Myc基因异常表达在AML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可作为AML疗效和预后的不良分子标志物。
- 刘洋丁欢欢齐松青雷婷王璐秦玉婷孙明玲张振南王新有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C-MYC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