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生冬

作品数:33 被引量:121H指数:9
供职机构: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14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多样性
  • 7篇昆虫
  • 6篇自然保护
  • 6篇自然保护区
  • 6篇保护区
  • 5篇松林
  • 5篇阔叶
  • 5篇阔叶红松
  • 5篇阔叶红松林
  • 5篇红松林
  • 5篇长白山自然保...
  • 4篇天牛
  • 4篇群落
  • 4篇物种
  • 3篇地表甲虫
  • 3篇物种多样性
  • 3篇林分
  • 3篇蝴蝶
  • 3篇甲虫
  • 3篇蛾类

机构

  • 31篇北华大学
  • 6篇吉林省林业调...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吉林省林业勘...
  • 1篇临沂市林业科...
  • 1篇吉林省白河林...
  • 1篇吉林省长白山...
  • 1篇吉林省林业厅
  • 1篇舒兰市林业局
  • 1篇吉林市林业局

作者

  • 33篇刘生冬
  • 22篇孟庆繁
  • 16篇高文韬
  • 12篇李燕
  • 10篇赵红蕊
  • 8篇施莹
  • 4篇陈玉宝
  • 3篇郭彦林
  • 3篇黄云峰
  • 2篇于晓光
  • 2篇贾玉珍
  • 2篇王鸿钧
  • 1篇蔡丽艳
  • 1篇刘宝东
  • 1篇宗祥
  • 1篇刘爽
  • 1篇刘盛
  • 1篇孟庆礼
  • 1篇张启昌
  • 1篇李春秋

传媒

  • 4篇林业科学
  • 4篇东北林业大学...
  • 4篇北华大学学报...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吉林林业科技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中国林业教育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昆虫学报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林业科技情报
  • 1篇绿色科技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阔叶红松林不同林分对地表甲虫群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研究阔叶红松林不同林分地表甲虫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揭示林分类型及林分因子对地表甲虫多样性的影响,为评价天然林在保护地表甲虫中的作用及为制定基于地表甲虫保护和利用的森林经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2013年,在地表甲虫的整个活跃期,采用陷阱法在吉林蛟河杨桦林、水胡林、阔叶红松林A和阔叶红松林B中诱集地表甲虫,对林分及郁闭度、林龄、枯落物厚度、草本盖度、每公顷株数、灌木盖度对地表甲虫多样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共采集地表甲虫9 849头,隶属于22科79种,其中步甲科、埋葬甲科和隐翅虫科为本研究的优势类群,尖齿通缘步甲为优势种,同时也是各林分的优势种,不同林分中地表甲虫物种组成具有一定差异。阔叶红松林(A和B)中地表甲虫的多样性高于杨桦林和水胡林,地表甲虫的个体数与均匀度呈显著负相关,阔叶红松林(A和B)间地表甲虫的相似性最高,处于中等相似水平。不同林分对步甲科、埋葬甲科和隐翅虫科的个体数有显著影响,阔叶红松林(A和B)中的数量显著高于杨桦林和水胡林。步甲科对杨桦林的适应能力略高于埋葬甲科和隐翅虫科,不同林分中步甲科和隐翅虫科的个体数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符合线性模型Y=89.68+3.241x。【结论】林分组成和结构直接影响林分内部的生态环境和相关因子,不同林分因子对各地表甲虫类群的影响不同,郁闭度、林龄和枯落物厚度相对埋葬甲科有较强的正向影响;草本盖度、每公顷株数和灌木盖度对步甲科具有正向影响;各林分因子对隐翅虫科的影响相对较弱。本研究各林分的结构和林龄不同,人为干扰较少,在长期生长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相对稳定的内部生态环境,这些环境影响地表甲虫的生存和繁殖。阔叶红松林(A和B)林分组成复杂,内部环境对地表甲虫的生存更为有�
刘生冬孟昕孟庆繁李燕赵红蕊高文韬
关键词:地表甲虫阔叶红松林林分林分因子
长白山西坡苔原带不同亚带的昆虫群落被引量:3
2018年
查清了长白山西坡苔原带昆虫的物种组成,以及优势类群对"灌丛"和"荒漠"2个亚带的适应性,对评价昆虫在维持苔原生境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2005—2007年,在西坡高山苔原带利用网捕、灯诱、巴氏罐法系统地采集昆虫标本,共采集昆虫标本2 815头,隶属于11目84科343种,鳞翅目(Lepid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双翅目(Diptera)是优势类群。其中,"灌丛"亚带中昆虫科数、物种数、个体数都高于"荒漠"亚带,不同月份2个亚带昆虫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7月、8月、6月、9月。不同月份2个亚带均匀度变化差异较大,相似性均较低。不同的优势类群在2个亚带的分布具有较大差异。高山苔原带"灌丛"亚带和"荒漠"亚带植被组成和自然环境条件差异较大,鳞翅目昆虫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主要分布在"灌丛"亚带,"荒漠"亚带中的物种数量较少。鞘翅目昆虫由于自身特点,对海拔较高的"荒漠"亚带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物种数量相对较多。多数昆虫存在向高海拔地区扩散的行为,这对高山苔原植被的繁衍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刘生冬孟庆繁李燕赵红蕊程广有刘音高文韬
关键词:昆虫多样性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蛾类的多样性被引量:16
2007年
2003年6月—2006年9月,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的蛾类做了较全面的调查,共采集蛾类24科,445种,其中夜蛾和尺蛾是保护区内的优势类群,各林带均有分布的种共13种。随海拔的升高类蛾的多样性指数明显降低,其中红松阔叶林带蛾类的物种丰富度、个体数量和多样性指数都最高。苔原带物种丰富度、个体数和多样性指数最低,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和均匀度相一致,相关系数都大于0.9。而不同林带间的蛾类相似性系数很低。
刘生冬孟庆繁高文韬
关键词:蛾类多样性
长白山苔原带昆虫群落组成与时间动态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苔原是一种极地景观类型,本研究调查了长白山苔原带昆虫的物种组成与时间动态,以期为苔原带昆虫保护以及昆虫与苔原植物协同进化研究提供基础依据。【方法】2005-2007年每年6-9月,在长白山北坡、西坡苔原带利用网捕、灯诱、巴氏罐法采集昆虫标本。【结果】2005-2007年从长白山苔原带共获得昆虫标本4 634头,隶属于11目105科550种,其中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的种类和个体数量较为丰富,这4个类群的物种数与个体数的最高峰都出现在7月份。对应分析显示,鳞翅目昆虫对7月份,鞘翅目昆虫对8和9月,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对6月的适应性较强。苔原带7月份昆虫的物种数(382种)、个体数(2 571个个体)和多样性指数(4.673)都最高,物种数和个体数在9月份最低,仅22种265个个体。不同月份昆虫的物种数与个体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92)。不同月份间昆虫的相似性低(相似性系数<0.20)。【结论】长白山苔原带昆虫多样性较低,7月为昆虫的活跃高峰期,9月昆虫的个体数和物种数均较少。鳞翅目昆虫的物种最丰富,对7月份气侯的适应性相对较强,鞘翅目对季节变化的适应能力强于其他类群,在维持苔原带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刘生冬孟昕尚军烨杨明玥孟庆繁高文韬王戈戎
关键词:昆虫物种多样性群落
新农科背景下地方涉林院校林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北华大学为例
2024年
探索新农科背景下人才培养路径是新时代涉林学科与专业建设的核心,也是地方涉林高校林科人才培养的关键。以北华大学为例,从现代林业产业对跨学科林业人才的需求、林业培养目标的转变和林业知识体系的角度,分析新农科背景下林科人才需求的变化;提出新林科人才培养主要存在5个问题: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林科特色知识体系尚未健全、课程体系还未完善、人才培养组织模式还需创新、传统人才培养的惯性思维阻碍新林科人才培养的观念创新。针对问题提出新农科背景下林科人才培养的课程、师资和平台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途径,通过强化“六协同”培养“五林”人才,形成多样化特色人才培养体系,解决了地方涉林院校面临新林科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刘宝东刘生冬戚继忠张启昌
吉林省林木主要刺吸类害虫分布与危害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本文对吉林省主要林木刺吸类害虫柳蛎盾蚧(Lepidosaphes salicina Borchs.),水木坚蚧Parthenolecanium corni(Bouche),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 matsumurae(Kuwana),落叶松球蚜指名亚种Adelges laricis laricis Vallott,红松球蚜Pineuscembrae pinikoreanus Zhang et Fang和柳尖胸沫蝉Aphrophora costalis Matsumura的形态特征、分布及危害规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对各类害虫的防治方法。
刘生冬任生郑军滕世杰范红军戴永义
关键词:刺吸害虫
栎丽虎天牛成虫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明确栎丽虎天牛成虫触角感器类型、数量及分布特征,为其行为和电生理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栎丽虎天牛雌雄成虫触角表面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栎丽虎天牛雌虫触角明显短于体长,雄虫触角短于或等于体长。雌雄虫均有4种类型11个亚型感器,分别为锥形感器6个亚型、毛形感器3个亚型、刺形感器和钟形感器各1个亚型,按感器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钟形感器。锥形感器分布于触角鞭节,毛形感器在触角各节都有分布,刺形感器主要分布在柄节、梗节、鞭节第1~2亚节和部分鞭节亚节的端部,钟形感器分布在雌虫鞭节的第7~9亚节和雄虫的第3~4亚节。感器数量和类型从触角基部向端部逐渐增加,雌虫感器数量多于雄虫。【结论】触角端部是感受化学物质的主要部位,鞭节第6~9亚节是电生理试验的首选部位。雌虫触角数量感器较多,表明其在接收性信息素和寄主挥发物方面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各感器的功能需要结合行为和电生理试验进一步验证。
尚军烨徐炜超孟庆繁赵红蕊刘生冬李燕
关键词:触角感器
吉林市城市林业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初探被引量:3
2007年
本文根据吉林市的具体情况和信息管理体系的多方面优点,结合遥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初步探讨了构建吉林市城市林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方法,拟定了吉林市林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框架图和系统流程图,为城市林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施莹刘盛王鸿钧刘生冬赵海明于洪波
关键词:城市林业遥感GIS信息管理系统
吉林蛟河不同林分腐木甲虫(鞘翅目)多样性分析
2021年
【目的】阔叶红松林是我国长白山林区顶级植物群落,林内动物、植物种类丰富,分析阔叶红松林及阔叶混交林中腐木甲虫物种组成、多样性,以及林分因子对腐木甲虫的影响,有助于揭示腐木甲虫与森林生境变化的相互关系作用机制,为评价天然林在保持腐木甲虫多样性的作用,以及不同生境对腐木甲虫多样性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2012—2013年,每年5月中旬—8月下旬的腐木甲虫活跃期,在吉林蛟河阔叶红松林、杨桦林、水胡林中利用飞翔拦截诱捕器持续采集林内腐木甲虫,通过甲虫的生物学、相关文献资料和数据库确定腐木甲虫种类。【结果】共采集到甲虫39个科239种,其中,腐木甲虫203种,7465个个体;叩甲科、露尾甲科、隐翅虫科和天牛科的数量和种类较多;四星蜡斑甲和条脊甲在本地首次被采集到。阔叶红松林2个林分中腐木甲虫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杨桦林和水胡林中多样性相对较低。不同林分对甲虫的物种数、个体数、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有显著影响。阔叶红松林2个林分中甲虫的物种数、个体数、丰富度指数都显著高于杨桦林和水胡林。郁闭度、平均胸径、每公顷蓄积、每公顷株数、灌木盖度对各类群影响不同,林分的郁闭度、平均胸径、公顷蓄积对大多数腐木甲虫有正向影响。【结论】阔叶红松林内腐木甲虫种类和数量比较丰富,林龄、胸径、蓄积高的阔叶红松林林分腐木甲虫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其在维持腐木甲虫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天牛科的物种数、个体数在阔叶红松林林分中数量都高于杨桦林和水胡林。叩甲科是阔叶红松林中最大的类群,与其他类群不同,其在灌木盖度高和乔木株数多的杨桦林数量较多。
刘生冬史佳琦董诗睿吴新毅孟庆繁李燕赵红蕊靳英华
关键词:多样性阔叶红松林林分因子
吉林蛟河阔叶红松林地表甲虫多样性时间动态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阔叶红松林是长白山林区代表性植被类型,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吉林蛟河阔叶红松林中地表甲虫多样性的时间动态,比较优势类群对时间变化的响应,为森林中地表甲虫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2012—2013年5月中旬至8月下旬整个地表甲虫的活跃期,利用巴氏罐法在吉林蛟河阔叶红松林4个样地中共采集地表甲虫9849头,隶属于22个科79种,步甲科Carabidae、埋葬甲科Silphidae和隐翅虫科Staphylinidae为优势类群。地表甲虫的物种数、个体数和多样性指数均在7月上旬时达到最高,时间对个体数有显著影响(P<0.05)。地表甲虫多样性各指数间相关性较低,个别种类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步甲科个体数在7月上旬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物种数与个体数的时间动态不一致,步甲科对8月上旬的适应能力强于埋葬甲科和隐翅虫科。埋葬甲科在7月上旬个体数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时间(P<0.01),物种数与个体数的时间动态相一致。埋葬甲科对7月下旬适应能力强于隐翅虫科,其对时间变化的反应最敏感,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其数量能够迅速增加。不同时间隐翅虫科的物种数与个体数变化相对较小,对时间变化的敏感程度最低。由于生活习性的特殊化,使得捕食性和腐食性地表甲虫活跃的高峰期也可能与被捕食者在各时期的数量有关。
刘生冬孟庆繁高文韬李燕赵红蕊李天琦
关键词:阔叶红松林地表甲虫多样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