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睿

作品数:126 被引量:450H指数:13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47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0篇农业科学
  • 15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4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6篇花青素
  • 24篇原花青素
  • 17篇色谱
  • 13篇相色谱
  • 12篇质谱
  • 11篇高效液相
  • 10篇液相色谱
  • 10篇高效液相色谱
  • 10篇蜂花粉
  • 9篇液相
  • 9篇提取物
  • 9篇活性
  • 9篇高粱
  • 8篇外种皮
  • 8篇抗氧化
  • 8篇化合物
  • 7篇淀粉
  • 6篇代谢
  • 6篇类化合物
  • 6篇蜂蜜

机构

  • 126篇华中农业大学
  • 7篇湖北省疾病预...
  • 2篇湖北省食品质...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湖北省科技信...
  • 1篇五峰赤诚生物...
  • 1篇普健生物(武...

作者

  • 126篇刘睿
  • 53篇鲁群
  • 17篇潘思轶
  • 12篇谢笔钧
  • 12篇谭军
  • 11篇王可兴
  • 8篇唐翠娥
  • 8篇徐丽嫚
  • 7篇黄曼
  • 7篇龚晨睿
  • 7篇李宝丽
  • 7篇张星星
  • 6篇丁士勇
  • 6篇涂世
  • 5篇孙智达
  • 5篇杨尔宁
  • 5篇周密
  • 4篇凌智群
  • 4篇陈洋
  • 4篇陈静

传媒

  • 23篇食品科学
  • 5篇中国粮油学报
  • 4篇食品安全质量...
  • 3篇食品科技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中国食品学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核农学报
  • 2篇现代商贸工业
  • 2篇现代食品科技
  • 2篇中国蜂业
  • 1篇中国酿造
  • 1篇中国油脂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色谱
  • 1篇粮食与油脂
  • 1篇质谱学报
  • 1篇农产品加工

年份

  • 2篇2024
  • 11篇2023
  • 18篇2022
  • 7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8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1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酶法提取苦荞麦蛋白的理化性质和加工性质被引量:13
2010年
以苦荞麦为原料,采用酶法提取制备苦荞麦粗蛋白,并进一步对粗蛋白进行分离得到4种蛋白组分,然后对粗蛋白和各蛋白组分的理化性质和加工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5种蛋白的等电点依次是:粗蛋白pH4.6、清蛋白pH4.4、球蛋白pH5.1、醇溶蛋白pH4.5、谷蛋白pH5.2;变性温度依次是:粗蛋白95.5℃、清蛋白100.0℃、球蛋白94.3℃、醇溶蛋白53.4℃、谷蛋白84.0℃;苦荞中各种蛋白质的分子质量都较低,缺乏高分子质量蛋白质组分,容易消化吸收,且氨基酸组成合理,种类齐全,富含赖氨酸。本研究获得的苦荞麦粗蛋白和得率最大的谷蛋白组分,能够在类似火腿肠的体系测试中呈现良好的功能性质。
朱慧涂世刘蓉蓉刘睿
关键词:苦荞麦蛋白质理化性质功能性质
油菜蜂花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鉴定被引量:27
2010年
以湖北大宗油菜蜂花粉为材料,对其中微量特征成分黄酮类化合物进行鉴定。采用超声波辅助技术提取,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实验优化提取工艺,通过响应面分析和岭嵴寻优分析,确定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HPLC-DAD以及HPLC-MS对酸解后的提取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技术提取油菜蜂花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为体积分数76%乙醇、料液比1:30、超声波时间33min,超声波温度为51℃。蜂花粉中总黄酮含量的理论得率为2.12%,实际得率为1.89%,实测得率达到理论预测值的89.15%。HPLC-DAD以及HPLC-MS分析结果证实油菜蜂花粉中可能含有9种黄酮苷元。其中可以推定的黄酮类物质是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和柚皮素。可为识别蜂花粉的植物来源,鉴别真伪提供研究方法和实验依据。
杨洁陈纯邢建军刘睿
关键词:超声波油菜蜂花粉黄酮类物质HPLC/MS
高粱原花青素对小曲酒酿造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本文旨在探讨高粱外种皮中的原花青素对小曲白酒挥发性成分的影响。采用GC-MS方法对添加不同量高粱原花青素(SPC)(0%、0.05%、0.1%、0.3%)酿造的酒样中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了分析。鉴定了其中的16中主要成分,结果表明添加0.05%,0.1%和0.3%原花青素有利于突出小曲白酒乙酸乙酯典型风味,抑制乙酸、糠醛的过量产生,同时也有利于控制小曲白酒中杂醇油的含量。其中以添加0.1%高粱原花青素效果最佳。
刘睿潘思轶李涛谢笔钧
关键词:小曲白酒挥发性成分
黑龙江高粱水提物中原花青素的结构表征被引量:2
2006年
旨在对水提取黑龙江产高粱中的原花青素进行鉴定。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大孔树脂柱层析纯化,并采用UV、IR、MS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用水作提取剂提取高粱外种皮中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时间60min,温度90℃,料液比1∶20,pH值为5,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得到产品纯度达98.48%,纯化产物为聚合度小于6的低聚体原花青素。
徐维锋吴定心邹正中刘睿
关键词:纯化
XAD-2树脂对油菜蜂蜜中黄酮类物质分离条件的优化被引量:10
2010年
以华中农业大学康思农实验蜂场油菜蜂蜜为材料,研究了XAD-2树脂对油菜蜂蜜中黄酮类物质的柱层析分离条件。在考察4种不同因素对分离效果影响的基础上,得出的最佳分离条件是:蜂蜜上样量与树脂量的比为1.2:1;上样液pH=2;90%的甲醇为洗脱溶剂,并采用3倍柱床体积的甲醇量(洗脱速度为4.5ml/min),其加标回收率为82.8%。对柱层析分离得到蜂蜜黄酮样品采用LC/MS/MS(液质联用)分析,发现康思农油菜蜂蜜样品中含有槲皮素、异鼠李素、山萘酚、木樨草素、白杨黄酮、高良姜黄素、短叶松素、芹菜素、5,7-二羟基双氢黄酮和汉黄芩素等10种黄酮类物质。
邢建军杨洁郑国伟王炎刘睿
关键词:黄酮柱层析
一种巢蜜舒咽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巢蜜舒咽喷雾剂,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巢蜜提取物4~60份,润湿剂0.2~4份,防腐剂0.02~0.4份,增稠剂0.4~4份,水100~50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喷雾剂的制备方法。该巢蜜舒咽喷雾...
刘睿刘皖宁许铭娟鲁群
文献传递
发酵法桑汁饮料加工工艺的研究
1999年
研究了利用鲜桑叶经发酵工艺加工桑汁饮料的主要工艺过程参数。结果表明 ,鲜桑叶萎凋适宜的时间为 1 8h,适宜的发酵时间为 1 0 h;最佳浸提工艺参数为料水比 1∶ 30、温度 1 0 0℃、时间 2 0 min;当采用最佳浸提条件浸提汁加工桑茶汁饮料时 ,最适宜的配方组成为桑汁用量 4 0 %、白砂糖 1 0 %、柠檬酸用量 1‰ ,此时桑汁饮料风味最佳。
潘思轶王可兴刘睿
关键词:发酵
大豆磷脂和V_E抗氧化、调节血脂功能的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为了探讨大豆磷脂和VE抗氧化、调节血脂的功能,分别建立抗氧化和调节血脂两个试验动物模型。每个模型均分成不同剂量组,经灌胃同一功能性食品溶液(其成分为大豆磷脂和VE)30 d后,取抗氧化模型组小鼠血检验其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3个指标的含量,取调节血脂模型组大鼠血检验其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3个指标的含量。结果表明大豆磷脂和VE具有较明显的抗氧化、调节血脂的功能。
刘睿龚晨睿何兴旺
关键词:大豆磷脂抗氧化调节血脂
一种油菜薹干制加工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菜薹干制加工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挑选,选择无腐烂无虫斑且颜色健康的油菜薹作为原料;2)清洗干净,将油菜薹浸泡在清水中进行清洗,捞出;3)在温度为85~95℃条件下烫漂60~120s;4)漂...
刘睿杨心彪周国林朱学娜叶语桦冯军林处发黄学兴
多菌种混合发酵神农架猕猴桃果醋的工艺优化及风味分析
2024年
以神农架猕猴桃为原料,通过多菌种混合发酵制备猕猴桃果醋。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其酒精、醋酸发酵工艺条件,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及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别分析果醋的氨基酸、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结果表明,最佳酒精发酵工艺为:酵母菌接种量0.9%,乳酸菌接种量7%,初始可溶性固形物19°Bx,发酵温度27℃。在此优化条件下,酒精度为(8.82±0.57)%vol,乳酸含量为(12.15±0.73)mg/mL。最佳醋酸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8 d,醋酸菌接种量12%,初始酒精度7%vol,发酵温度32℃。在此优化条件下,醋酸含量为(4.34±0.17)g/100 mL,感官评分为80分。多菌种混合发酵猕猴桃果醋共检出15种氨基酸,包含7种必需氨基酸;共检出3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酯类17种,酸类5种,醛类2种,酮类5种,苯类2种,醇类4种,酚类1种,其他类1种。综上,多菌种混合发酵有利于促进氨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形成,从而提升果醋的品质。
朱学娜林聪聪刘睿鲁群
关键词:猕猴桃果醋多菌种混合发酵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挥发性风味物质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