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秀霞

作品数:14 被引量:79H指数:7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克隆
  • 6篇基因
  • 4篇藻毒素
  • 4篇微囊藻
  • 4篇微囊藻毒素
  • 4篇基因克隆
  • 3篇鳜鱼
  • 3篇罗非鱼
  • 3篇基因结构
  • 3篇谷胱甘肽
  • 2篇淡水
  • 2篇蛋白
  • 2篇蛋白酶
  • 2篇淀粉酶
  • 2篇调控区
  • 2篇胰蛋白酶
  • 2篇鱼类
  • 2篇原代肝细胞
  • 2篇脂蛋白
  • 2篇脂蛋白脂酶

机构

  • 14篇暨南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广东省大亚湾...

作者

  • 14篇刘秀霞
  • 13篇梁旭方
  • 12篇王琳
  • 8篇李光照
  • 5篇林群
  • 4篇李观贵
  • 4篇胡永乐
  • 3篇姚煜
  • 2篇陈亮
  • 2篇何珊
  • 1篇张海发
  • 1篇瞿春梅
  • 1篇陈晓艳
  • 1篇廖婉琴
  • 1篇郁颖
  • 1篇端金霞
  • 1篇沈丹
  • 1篇丁雪芬
  • 1篇杜嵇华
  • 1篇王云新

传媒

  • 3篇暨南大学学报...
  • 2篇动物学杂志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水产学报
  • 1篇Zoolog...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9篇2009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鳜鱼(Siniperca chuatsi)β-肌动蛋白基因cDNA全序列与5′侧翼区的克隆与分析被引量:16
2009年
采用RT-PCR及RACE法,分离、克隆鳜鱼β-肌动蛋白基因cDNA全序列,再用基因组步行法(Genome Walker)克隆鳜鱼β-肌动蛋白基因5′调控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鳜鱼β-肌动蛋白基因全长1897bp,其中5′-UTR长94bp,3′-UTR长675bp,编码区长1128bp,编码375个氨基酸。将所得序列与其它动物类群的β-肌动蛋白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显示,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等不同类群脊椎动物β-肌动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6%以上,说明该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通过鳜鱼与其它脊椎动物β-肌动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构建的进化树显示,脊椎动物β-肌动蛋白聚类成3个分支,鱼类β-肌动蛋白基因形成一个独立的分化群,说明鱼类β-肌动蛋白基因起源于一个共同祖先。克隆得到的鳜鱼β-肌动蛋白基因5'侧翼序列长1399bp,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在其起始密码字ATG上游200bp范围内发现含有CAATbox、CC(A/T)6GG(CArGbox)、TATA box对转录调控起重要作用的顺式元件,同时在侧翼区也发现含有GC box、MYOD、YY1、SP1、GATA等多个潜在调控元件。鳜鱼β-肌动蛋白基因5′侧翼序列的克隆成功,为今后转基因鳜鱼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刘秀霞梁旭方王琳端金霞李光照廖婉琴
关键词:CDNA序列克隆鳜鱼
鳜鱼胰蛋白酶和淀粉酶与胃蛋白酶原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采用RT-PCR及RACE法,克隆得到鳜鱼(Siniperca chuatsi)肝胰脏胰蛋白酶(trypsin,Try)、淀粉酶(amylase,Amy)基因cDNA全序列.结果表明,鳜鱼Try基因cDNA全长为896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penreadingframe,ORF)为744 bp,编码247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鳜鱼Try与斑马鱼(Danio rerio)、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小鼠Try和人TRY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1.4%、75.3%、74.5%和71.4%.鳜鱼Amy基因cDNA全长为1 647 bp,其中ORF为1 539 bp,编码512个氨基酸.鳜鱼Amy与斑马鱼、非洲爪蟾、小鼠Amy和人AMY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9.7%、75.4%、71.9%和70.9%.同时对鳜鱼基因组进行PCR,获得鳜鱼Try、Amy与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ep)全基因组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鳜鱼Try基因由4个内含子和5个外显子组成,全长1 362 bp;鳜鱼Amy基因由8个内含子和9个外显子组成,全长4 267 bp;鳜鱼Pep基因由8个内含子和9个外显子组成,全长4 032 bp,与其它脊椎动物基因结构相似.应用Genome walker方法在鳜鱼克隆得到长度分别为1 189 bp、413 bp和527 bp的Try、Amy和Pep基因的5′侧翼区序列以及1段长为704 bp的Pep基因3′侧翼区序列,并利用相关软件预测其中具有多个可调节其表达的调控元件.鳜鱼Try、Amy和Pep基因组全序列的克隆及其序列、结构分析和分子系统进化等的研究,为鱼类消化代谢相关基因的生理功能及表达调控机理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陈亮梁旭方王琳李观贵林群刘秀霞
关键词:胰蛋白酶淀粉酶胃蛋白酶原基因结构
斜带石斑鱼胰蛋白酶原和淀粉酶全长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采用RT-PCR及RACE法从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肝胰脏克隆得到胰蛋白酶原(trypsinogen,TRY)与淀粉酶(amylase,AMY)基因cDNA全序列。斜带石斑鱼肝胰脏TRY基因cDNA全长911bp,其中5'非翻译区(5'-UTR)为55bp,3'-UTR为127bp,开放阅读框(ORF)为729bp,编码242个氨基酸,包含所有丝氨酸蛋白酶中共有的高度保守的催化活性中心。序列一致性分析发现,斜带石斑鱼与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金头鲷Sparus aurata、鳎Solea senegalensis、石鲽Pleuronectes bicoloratus的TRY序列相似性高达86.8%-89.7%,与人Homo sapiens、小鼠Mus musculus、斑马鱼Danio rerio的TRY相似性较低为59.9%-64.5%。斜带石斑鱼AMY基因cDNA全长1657bp,其中5'-UTR为41bp,3'-UTR为77bp,ORF为1539bp,编码512个氨基酸,包含与哺乳动物α-AMY二级结构相似的8个α螺旋和8个β折叠。序列一致性分析发现,斜带石斑鱼与澳洲肺鱼Neoceratodus forsteri、美洲拟鲽Limanda americanus、大西洋鲑Salmo salar、斑马鱼AMY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82.4%-91.8%,与人、小鼠、鸡G.Gallus的AMY基因相似性较低为70.1%-72.3%。斜带石斑鱼TRY和AMY基因cDNA全序列的成功克隆为进一步研究其表达调控机理及研发有效提高其表达水平的饲料添加剂奠定基础。
胡永乐梁旭方王琳李观贵刘秀霞王云新张海发
关键词:胰蛋白酶原淀粉酶基因克隆
鳜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基因结构与组织表达被引量:11
2009年
为了研究鳜(Siniperca chuatsi)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基因结构与功能关系,首先采用RT-PCR及RACE法,克隆得到鳜肝脏LPL与HL基因cDNA全序列。鳜肝脏LPL基因cDNA全长为2089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为1548bp,编码515个氨基酸。鳜HL基因cDNA全长为1964bp,其中ORF为1494bp,编码497个氨基酸。进化树分析显示,鳜LPL与HL基因与其他脊椎动物的LPL、HL基因各自聚集成簇。对鳜基因组进行PCR获得鳜LPL与HL全基因组DNA序列,与其他脊椎动物基因结构相似,鳜LPL基因由10个外显子和9个内含子组成,全长7392bp;鳜HL基因由9个外显子和8个内含子组成,全长8837bp。应用Genome Walker方法在鳜克隆得到一段长为1071bp的LPL和一段长为2173bp的HL基因5′侧翼区序列,并利用相关软件预测其中具有多个保守的顺式调控元件。组织表达研究显示与易患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类LPL不同,鳜LPL基因在所有被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脂肪组织中大量表达,其次是肝脏、脑、肠道、肌肉,在脾中表达量最低;而鳜HL基因的表达则与人类相似,只在肝脏中表达。本研究将为深入探讨机体脂质代谢调节机制以及LPL、HL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奠定良好基础。
姚煜梁旭方李光照王琳刘秀霞
关键词:脂蛋白脂酶肝脂酶CDNA序列基因结构
近江牡蛎4种类型GST基因cDNA全序列的克隆与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为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不同类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基因在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等贝类体内代谢去毒过程中的作用,采用RT-PCR及RACE法,分离、克隆得到近江牡蛎肝脏4种类型GST基因cDNA全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mu、pi、omega、sigma4种类型GST基因cDNA全长分别为970bp、773bp、999bp、1277bp,分别编码215、207、242、203个氨基酸.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除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pi型GST外,所有类型GSTs序列都能各自聚集成一簇.
林群梁旭方胡永乐王琳刘秀霞
关键词:基因克隆
中华鲟及六种淡水养殖鱼类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基因克隆及系统进化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为了研究鱼类脂蛋白脂酶(liportein lipase,LPL)、肝脂酶(hepatic lipase,HL)基因结构、功能及分子系统关系,作者克隆了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斑鳢(Channa maculata)的LPL和HL基因cDNA核心序列,并推测了其相应氨基酸序列。同时,还应用5'RACE和3'RACE技术分别扩增中华鲟、鲢肝脏LPL基因与中华鲟肝脏HL基因cDNA全序列。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LPL和HL氨基酸序列分别在哺乳类动物、鸟类、鱼类中相对保守。与已知的脊椎动物内皮脂酶(endothelial lipase,EL)和胰脂酶(pancreatic lipase,PL)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LPL、HL、EL与PL同属脂肪酶家族,四者聚集成一有根树。
黄燕梁旭方王琳李光照刘秀霞姚煜
关键词:脂蛋白脂酶肝脂酶基因克隆
鳜鱼CRP cDNA和斜带石斑鱼AAT 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2009年
采用RT-PCR及RACE法分别克隆得到鳜鱼(Siniperca chuatsi)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cDNA全序列和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α1-抗胰蛋白酶(α1-antitrypsin,AAT)cDNA全序列。鳜鱼CRP基因cDNA全长为914 bp,其中5′非翻译区(5′-UTR)为49 bp,3′非翻译区(3′-UTR)为199 bp,开放阅读框(ORF)为666 bp,编码222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推测的鳜鱼CRP氨基酸序列与小鼠(Mus musculus)、人类(Homo sapiens)、大鼠(Rattus norvegicus)、非洲蟾蜍(Xenopus tropicalis)和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的CRP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33.2%、32.4%、31.5%、24.9%和22.4%。斜带石斑鱼肝脏ATT基因cDNA全序列长1 785 bp,其中,5′-UTR为13 bp,3′-UTR为530 bp,ORF为1 242 bp,编码414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推测的斜带石斑鱼AAT氨基酸序列与斑马鱼(Danio rerio)、非洲爪蟾(X.laevis)、楔齿蜥(Sphenodon punctatus)、大鼠、人类、狒狒(Papio papio)和小鼠的AAT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59.2%、40%、38.6%、38.5%、37.7%、37%和36%。鳜鱼CRP基因和斜带石斑鱼AAT基因cDNA全序列的获得为其疾病相关分子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对今后进一步进行种苗育苗的研发,并以此为依据提高其人工育苗仔鱼成活率有重要意义。
刘秀霞梁旭方李观贵王琳李光照
关键词:Α1-抗胰蛋白酶鳜鱼斜带石斑鱼
微囊藻毒素及孔雀石绿对尼罗罗非鱼原代肝细胞的分子毒理学研究
采用离体细胞培养诱导方法,研究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LR,MC-LR)及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原代肝细胞的细胞与分子毒性。...
刘秀霞
关键词:原代肝细胞
文献传递
微囊藻毒素对尼罗罗非鱼原代肝细胞致毒机理的探讨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离体细胞培养诱导方法,研究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原代肝细胞的毒性效应。尼罗罗非鱼原代肝细胞经10、50、150、500μg/L MC-LR体外诱导24h后,单细胞微量凝胶电泳(SCGE)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出现明显的彗星拖尾现象,说明MC-LR可引起尼罗罗非鱼肝细胞DNA的损伤,并随着剂量的增加,DNA的损伤程度增大。PI/Annexin V双染色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表明MC-LR能明显引起肝细胞凋亡,与SCGE结果一致,且DNA损伤程度越大,细胞早期凋亡率越高,呈现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本研究为进一步从分子、细胞水平阐明MC-LR的毒性以及致毒机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刘秀霞梁旭方丁雪芬王琳林群李光照沈丹
关键词:原代肝细胞致毒机理尼罗罗非鱼
微囊藻毒素和脂多糖对鲢鱼和草鱼肝脏去毒相关基因活体诱导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50μg.(kg体质量)-1的微囊藻毒素-LR(MC-LR)、2 mg.(kg体质量)-1的脂多糖(LPS)和50μg.(kg体质量)-1MC-LR+2 mg.(kg体质量)-1LPS分别活体腹腔注射鲢鱼、草鱼,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MC-LR和LPS对鲢鱼、草鱼肝脏alpha-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A)、rho-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解偶联蛋白2(UCP2)等去毒相关基因活体诱导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鲢鱼、草鱼GSTA和GSTR的不同诱导变化除与两种淡水鱼类对毒素的耐受性相关外,还与毒素剂量、诱导时间等因素相关.LPS对GSTA和GSTR基因组成型、诱导型的不同作用,可能与调制因子LPS对不同生态习性淡水鱼类肝脏GST基因表达水平的调制作用不同有关.UCP2与GPX也分别在抑制过量ROS发生方面与肝脏抗氧化胁迫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王琳梁旭方刘秀霞程炜轩郁颖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LR脂多糖解偶联蛋白2淡水鱼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