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红

作品数:155 被引量:549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保健专项资金资助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6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6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58篇糖尿
  • 58篇糖尿病
  • 40篇胰岛
  • 34篇胰岛素
  • 28篇血管
  • 24篇代谢
  • 23篇2型糖尿
  • 23篇2型糖尿病
  • 18篇老年
  • 17篇代谢综合
  • 17篇代谢综合征
  • 17篇胰岛素抵抗
  • 17篇综合征
  • 16篇血管事件
  • 16篇病患
  • 14篇心脑
  • 14篇心脑血管
  • 14篇脑血
  • 14篇脑血管
  • 13篇心脑血管事件

机构

  • 13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9篇广西医科大学
  • 23篇广西壮族自治...
  • 19篇北京医院
  • 12篇广西大学
  • 10篇广西财经学院
  • 10篇卫生部
  • 5篇广西壮族自治...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广西科学院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华大学
  • 2篇北京大学深圳...
  • 2篇江苏大学附属...
  • 2篇江苏省苏北人...
  • 2篇青岛市市立医...
  • 2篇扬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54篇刘红
  • 32篇邓宏明
  • 26篇黄慧
  • 25篇杨泽
  • 24篇荣曦
  • 23篇吕泽平
  • 22篇胡才友
  • 15篇李必迅
  • 14篇冼苏
  • 14篇覃保瑜
  • 12篇杨曦
  • 12篇罗佐杰
  • 11篇夏宁
  • 11篇蒙碧辉
  • 11篇李绍刚
  • 10篇万钢
  • 9篇朱其秀
  • 8篇余其美
  • 8篇吕渊
  • 7篇卢德成

传媒

  • 28篇广西医科大学...
  • 14篇广西医学
  • 12篇中国老年保健...
  • 7篇中国糖尿病杂...
  • 4篇临床荟萃
  • 4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临床内科杂志
  • 3篇中华内分泌代...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中国慢性病预...
  • 2篇广西医学院学...
  • 2篇高教论坛
  • 2篇中华糖尿病杂...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7
  • 10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 8篇2010
  • 16篇2009
  • 9篇2008
  • 6篇2007
  • 11篇2006
  • 5篇2005
  • 7篇2004
  • 11篇2003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减少45例临床分析
2000年
秦映芬周艳丽刘红张成梅
关键词:抗甲状腺药物粒细胞减少病人并发症ATD生命
全文增补中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低钾型老年患者血清肌酸激酶的改变及其与低血钾的关系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并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低钾型老年患者血清肌酸激酶的改变及其与低血钾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血钾水平将其分为低钾组、血钾正常组,并根据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非老年组。比较不同血钾水平患者、不同年龄段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以及立体血醛固酮水平,并分析低血钾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血清肌酸激酶以及年龄的相关性。结果低血钾组的血清肌酸激酶、立体血醛固酮水平明显高于血钾正常组(P<0.05);老年组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立体血醛固酮水平明显高于非老年组患者(P<0.05),其血钾水平明显更低(P<0.05);低血钾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年龄均呈正相关。结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往往伴随有血清肌酸激酶改变,其病情严重程度、血清肌酸激酶均受到血钾水平的影响,尤其是老年患者。
姚彦冰刘红黄鸿
关键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低血钾血清肌酸激酶老年
通过光谱学方法无损鉴别大鼠原代胰岛α、β细胞
韦芳刘红
糖尿病血管病变与内皮素被引量:7
1999年
糖尿病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糖尿病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较非糖尿病人高2~3倍。目前,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已列为糖尿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内皮素(endothelin,ET)是在1988年2月由日本Yanagisawa等首先从培养...
刘红
关键词:糖尿病血管病变内皮素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变化及其意义
2000年
目的 :观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减 )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IGF 1 )的变化及其与甲状腺激素(TH)、磁性甲状腺刺激激素 (m TSH)的关系。方法 :从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选择 36例甲减患者作为治疗组 ,从本院健康体检的人群中选择与治疗组年龄相匹配的 3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检测IGF 1及甲状腺功能 ,包括TT3 、TT4、FT3 、FT4、m TSH。治疗组患者以 1 .5~ 3μg/(kg·d)的左旋甲状腺素 (优甲乐 )口服 ,3个月复查以上检测指标 ,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甲减组血清IGF 1及TT3 、TT4、FT3 、FT4,显著降低 ,m TSH显著升高 (均P <0 .0 1 ) ,甲减组经TH替代治疗后 ,大部分患者 ( 32 /36 )血清中IGF 1及TT3 、TT4、FT3 、FT4显著升高 ,m TSH显著降低 ,均达正常人水平或以上 ,但有少数患者 ( 4/36 )以上指标未达正常人水平。结论 :甲减患者血清中IGF 1的浓度与血清中TT3 、TT4、FT3 、FT4水平呈正相关 ,与m TSH呈负相关。
刘广钊何飞屏梁季鸿刘红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甲状腺激素
内分泌学专业英语学习
2004年
刘红覃保瑜
关键词:内分泌学专业英语医学名词世界糖尿病日
利拉鲁肽和有氧运动对肥胖大鼠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和有氧运动对肥胖大鼠下丘脑弓状核(ARC)神经元形态学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建立肥胖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高脂饮食+生理盐水组(HS组)、高脂饮食+利拉鲁肽组(HL组)、高脂饮食+有氧运动组(HE组);基础饲料喂养作为对照组(NC组)。HL组予皮下注射利拉鲁肽200μg/(kg·d),NC组和HS组均予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HE组进行无负重游泳训练,60 min/d。干预6周后,采用尼式染色观察下丘脑ARC神经元形态结构,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Bax、Bcl-2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率。结果:尼式染色结果显示,NC组下丘脑弓状核区神经元结构完整,排列紧密;HS组下丘脑ARC神经元显著减少,排列紊乱,可见核固缩等明显改变;HL组和HE组神经细胞均有改善。与NC组相比,HS组细胞凋亡率和Bax表达显著增高,Bcl-2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利拉鲁肽或有氧运动可降低TUNEL阳性细胞数和Bax表达,同时上调Bcl-2表达(均P<0.01),且HL组改善效果更明显。结论:利拉鲁肽可明显改善下丘脑ARC神经元形态结构,抑制肥胖大鼠神经元凋亡,且效果优于有氧运动。
杨威赵胜男荣曦刘红
关键词:利拉鲁肽有氧运动肥胖大鼠下丘脑
广西部分高校知识分子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了解广西部分高校知识分子人群高血压流行特征及患病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广西部分高校≥35岁知识分子2364名。按统一要求测定血压、体重指数、腰围,检测血糖、血脂及血尿酸等有关生化项目。结果广西部分高校≥35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7.40,其中男性为18.81,女性为14.03,男性高于女性(P<0.01);在血压分类级别中,Ⅰ级高血压检出率为11.00,Ⅱ级高血压为4.70,Ⅲ级高血压为1.77;Ⅰ级和Ⅱ级高血压占高血压总人数的89.83;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而血糖、血脂异常、超重、肥胖及腰围增大的检出率高血压组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P值均<0.01)。结论广西高校知识分子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应加强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宣传,积极广泛地采取各种高血压的防治策略与措施。
李绍刚李必迅黄慧吕泽平胡才友刘红邓宏民杨泽
关键词:高血压
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2006年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胰岛素治疗后血糖仍控制不佳的老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6例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罗格列酮组(R组)和对照组(C组)。C组单用胰岛素治疗并调整用量,R组加用罗格列酮4mg/d,随访12周,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等指标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R组血糖水平从第2周起下降明显,至第8~12周下降幅度最大,有19例达到空腹血糖〈6.5mmol/L、餐后2h血糖〈8.0mmoVI.,的良好控制目标:从第2周开始,R组胰岛素用量也渐减少,至第12周时,R组胰岛素用量较基础值减少(7.7±4.4)U;而C组胰岛素用量平均增加(9.1±5.2)U。治疗后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组不良反应主要有轻度的低血糖及水肿。结论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能确实有效控制老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治疗安全有效。
覃保瑜刘红
关键词:2型糖尿病罗格列酮胰岛素老年肥胖
2型糖尿病患者大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大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腰围(WC)、BMI、腰臀比(WHR)、FPG、TG、TC、HDL-C、LDL-C、BP、病程等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T2DM患者(DM组)和非糖尿病患者(non-DM组)大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的表达水平。常规检测FPG、TG、TC、HDL-C、LDL-C、BP,计算BMI、WHR。结果与non-DM组相比,DM组大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并与WC、TG、FPG、WHR明显负相关,其中以WC的相关性最大;未发现与BMI、HDL-C、LDL-C、TC及BP相关。结论T2DM患者大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显著降低;WC、TG、FPG、WHR、病程等临床指标可间接反映胰岛素抵抗程度,其中以WC的参考意义最大。
刘红王安平夏宁
关键词:脂联素胰岛素抵抗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