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自民
- 作品数:43 被引量:91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错配修复缺陷的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研究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IHC)结果为错配修复缺陷(Mismatch Repair deficiency, dMMR)的胃癌中微卫星不稳定状态(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比较胃癌中dMMR/MSI不同检测方法一致性,分析dMMR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7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术前未经治疗、接受胃癌根治术的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 MMR)蛋白IHC检测结果为dMMR的病例85例,由2名病理医师对IHC结果进行复核。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对85例同样本进行MSI状态的检测,同时分析dMMR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结果:在85例胃癌样本中,经复核,IHC结果均为dMMR,其中3例经PCR法测定为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ility, MSS),免疫组化检测dMMR与PCR检测结果的一致率为96.47%。本研究中dMMR胃癌患者以男性多见(61.2%),初诊时中位年龄在70岁(45岁~86岁),好发于胃窦(76.5%),以MLH1与PMS2这两种MMR蛋白联合缺失为主(94%),Lauren分型中混合型较多(43.5%),分期以II期为主(54.1%),PD-L1表达CPS ≥ 5 (81.2%),EBER表达为阴性(98.9%),HER2基因均无扩增(100%),所有患者中大部分未接受辅助化疗(68.2%),截至随访时间,有85.9%患者未出现复发以及转移(中位随访时间17月)。结论:本研究强调了免疫组化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在检测胃癌错配修复缺陷和微卫星不稳定性方面的显著相关性。主要临床病理特征包括以老年男性为主,好发于胃窦,分期较早,预后较好。
- 王慧云陈云庆张丽宋姗爱刘宁刘自民侯和磊
- 关键词:胃肿瘤微卫星不稳定性免疫组织化学聚合酶链式反应
- 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前新辅助治疗
- 我国胃癌发病率高,早诊率低,进展期胃癌占90%左右,对局部晚期胃癌,通过术前新辅助治疗能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生存。患者的选择仍然以局部进展期的胃癌较为合适。出现远处脏器转移和腹腔转移的患者,可以通过转化治疗再手术,但需要...
- 梁军刘自民
- 关键词: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治疗
- 文献传递
- 骨转移瘤的双膦酸盐治疗进展
- 骨是癌症远处转移的好发部位。恶性肿瘤细胞转移至骨组织时,引起骨破坏和一系列的症状,最后导致病人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目前对骨转移瘤诊断和内科治疗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本文重点就骨转移的双膦酸盐治疗作简要综述。
- 梁军刘自民
- 关键词:肿瘤转移骨转移瘤病理诊断双膦酸盐药物治疗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银屑病临床病例回顾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所致免疫相关银屑病的临床特征。方法2019年11月至2023年10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接受ICI治疗后新发银屑病或银屑病恶化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类型和分期,使用ICI的种类、用法用量,并用药物,是否有银屑病病史,银屑病新发或恶化时间、临床表现、干预措施及转归,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本研究的患者共13例,男性10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66岁。原发疾病包括肺癌(7例)、胃癌(5例)和胆管癌(1例)。12例肿瘤分期为Ⅳ期,1例为Ⅲ期。10例使用程序性细胞死亡1受体(PD-1)抑制剂,2例使用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抑制剂,1例使用PD-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组合抗体。13例患者均同时并用其他抗肿瘤药物。既往有银屑病病史者10例,新发银屑病者3例。使用ICI至银屑病新发或恶化的中位时间为54 d。10例为斑块状银屑病,3例为点滴状银屑病;分级为轻、中、重者分别为5、5、3例。11例暂停ICI治疗,2例未停用ICI。经糖皮质激素等干预后,13例患者的皮肤损伤均好转;3例重新启用ICI。结论ICI相关银屑病多发生于使用ICI后2个月内,临床类型为斑块状和点滴状,多为轻、中度,停用ICI和/或予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预后良好。部分患者可重启ICI治疗。
- 王慧云宋姗爱梁淑雅肖忠伟梁瑜张传涛刘宁刘自民侯和磊
- 关键词:银屑病
- 胃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研究进展
- 我国与日本胃癌生存率的差异主要存在于进展期胃癌,所以优化治疗模式,提高进展期胃癌的R0切除率,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率是提高总生存的关键。新辅助治疗可以缩小肿瘤,达到降期,提高R0切除率的目的,消除体内微小转移灶,降低复发转移...
- 梁军孙丽斌刘自民
- 关键词:胃癌术前用药疗效评价
- 胃癌患者CD163表达与HER-2表达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 2020年
- 目的:探讨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特异性受体CD163的表达与HER-2基因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随机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胃癌手术的60例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组织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标记物的表达情况,采用χ2检验分析CD163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CD163与预后的关系。结果:CD16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即TNM分期(P = 0.017)、淋巴结转移(P = 0.009)呈现明显相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与HER-2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CD16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胃腺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特异性受体CD163的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CD163的表达与HER-2基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163的表达与胃腺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 宋婷婷王冰睿刘自民
- 关键词: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胃癌HER-2预后
- 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膳食认知行为横断面多中心研究被引量:35
- 2017年
- 目的调查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膳食认知现状、膳食摄入量、营养状况,分析肿瘤患者膳食营养知识水平、行为习惯及营养不良可能的发生原因,为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营养宣教及营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全国分布的18家医院,选择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患者以面对面调查形式自行填写膳食知识及行为问卷调查,主诊医生查房询问患者膳食摄入情况及进行食欲评分;营养师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膳食史回顾调查,按ESPEN及中国肿瘤营养指南推荐的拇指法则计算患者的能量及蛋白质每日目标需要量。比较患者实际营养摄入量与目标摄入量是否有差别。结果共完成535例有效问卷调查:95.2%的患者认为科学的膳食非常重要,70%的患者对如何科学的膳食存在疑问,82.0%的患者会遇到膳食知识矛盾的困惑,当获取的膳食信息有矛盾时,64.2%的患者会听取主诊医师的意见;主诊医师、网络、电视是患者了解如何科学膳食的最主要的3条途径,分别占所有途径的26.0%、18.5%以及16.1%;99.6%的患者存在膳食知识误区,认为患病后不可食用某类或全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90.0%以上的患者服用灵芝孢子粉、海参、人参、冬虫夏草以及其他类保健食品;93.0%的患者未接受过规范的营养教育。通过营养风险筛查、膳食调查及评价发现:15.6%的患者存在营养风险(NRS 2002≥3分),实际每日摄入能量为1169.20±465.97kcal,显著性低于目标需求量1797.95±375.27kcal(P<0.01),仅达目标需要量的65.3%;实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46.55±21.40g,显著性低于目标需求量(P<0.01),仅达目标需要量的74.4%。主诊医师查房询问患者膳食情况表明:69.0%的患者认为饮食还行、挺好的、很好或者非常好。通过膳食回顾调查发现,其中有34.0%的患者能量摄入不足目标量60.0%。可见如果仅通过查房医生简单的询问,不足以正确的反应患者
- 丛明华王杰军方玉刘英华孙明晓吴穷王湛黄岩凌轶群刘勇李全福刘义冰朱江朱陵君郑振东李玲刘东颖刘自民石汉平袁芃
- 关键词:肿瘤患者多中心调查
- 低剂量辐射诱导Lewis细胞适应性反应的观察
- 目的:了解低剂量辐射对Lewis细胞适应性反应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Lewis细胞,分为假照组(D0组)、低剂量照射组(D1组)、高剂量照射组(D2组)、低剂量+高剂量照射组(D1+D2组),D1组给予75m...
- 于洪升张元梅刘自民
- 低剂量辐射对化疗所致肝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 于洪升陆海军宋爱琴梁军刘自民张宗春尚庆军
- 低剂量辐射对环磷酰胺所致肝损伤和平阳霉素所致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诱导小鼠脾脏细胞凋亡和活性Caspase-3表达的适应性反应,提高机体抗肿瘤的作用,且低剂量辐射在红细胞免疫系统中存在兴奋效应,能提高红细胞中SOD活性和2...
- 关键词:
- 关键词:低剂量辐射化疗
- 肝细胞癌中Notch1和Notch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Notch1和Notch3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42例HCC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的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组织中Notch1及Notch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癌组织中Notch1和Notch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Notch1的总体阳性表达率为57.1%,其在细胞核、胞浆、胞膜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38.1%、23.8%和2.4%,仅胞核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16.7%,P<0.05)。Notch3的总体阳性表达率为16.7%,其在细胞核、胞浆、胞膜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11.9%、4.8%和0,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织中Notch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Notch3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无关。结论 Notch1和Notch3在HCC组织中存在强弱不等的表达,主要表达于细胞浆和胞核,Notch1可能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
- 潘振奎梁忆波冉雯雯刘自民梁军
- 关键词:肝细胞癌NOTCHLNOTCH3临床病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