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艺杰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淋巴
  • 2篇淋巴转移
  • 1篇动物
  • 1篇原位
  • 1篇原位移植
  • 1篇生殖
  • 1篇生殖器
  • 1篇生殖器肿瘤
  • 1篇卵巢
  • 1篇卵巢肿瘤
  • 1篇内膜
  • 1篇内膜癌
  • 1篇宫内
  • 1篇宫内膜
  • 1篇宫内膜癌
  • 1篇MRI
  • 1篇成像
  • 1篇成像研究

机构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刘艺杰
  • 2篇段萍
  • 2篇段刚
  • 2篇华莹
  • 1篇夏露
  • 1篇吕杰强
  • 1篇卢晓声
  • 1篇梅洁

传媒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国际妇产科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卵巢肿瘤原位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建立能够模拟临床肿瘤发展过程的卵巢癌动物模型。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2×106个/只)、A2780多水平细胞数(2×106个/只、5×106个/只、1×107个/只、1.5×107个/只和2×107个/只)裸鼠皮下注射,A2780(1.5×107个/只)腹腔注射。取SKOV3第3代连续传代皮下瘤组织进行裸鼠右侧卵巢包膜下移植。结果: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皮下注射、组织块原位移植成瘤率均100%。原位移植卵巢癌裸鼠6~8周时剖腹探查见局部形成较大包块,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腹腔暗红色血性积液伴脏器广泛性转移,淋巴结转移。卵巢癌A2780细胞株多水平细胞数皮下注射均未成瘤;腹腔注射8周时剖腹探查见腹腔内生成2~3 mL无色澄清腹水,双侧卵巢增大,脾脏明显增大,未能发现任何腹腔瘤块。结论:成功建立了临床转移模式的SKOV3卵巢癌肿瘤细胞原位移植动物模型;卵巢癌A2780细胞接种未能成瘤,可能是因其对宿主体内非特异性免疫反应较敏感。
刘艺杰段刚段萍卢晓声梅洁华莹吕杰强
关键词:卵巢肿瘤原位移植淋巴转移
兔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模型的建立及MRI淋巴成像研究
2009年
目的建立兔淋巴结增生及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模型,并探讨钆-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Gd—DTPA)脂质体MRI增强扫描对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将18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采用蛋黄乳胶法建立的兔淋巴结增生模型组(简称增生组)、采用VX2组织块包埋法建立的兔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模型组(简称转移组)和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并应用平扫和Gd—DTPA脂质体增强扫描各组淋巴结,测量淋巴结大小、信号强度和计算信噪比(SNR),后经病理检测淋巴结短径及判别其良、恶性。结果(1)增生组和转移组平扫淋巴结短径及病理实测值大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经Gd—DTPA脂质体增强扫描后,对照组和增生组胭窝、腹股沟、腹膜后淋巴结表现为随时间推移的逐渐强化,其中胭窝和腹股沟淋巴结在15min时达到最大强化水平,腹膜后淋巴结在30min时达到最大强化;增强30min后两组间SN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腹膜后淋巴结各时点均未发生强化或仅轻度强化;增强30min后SNR低于增生组和对照组(均P〈0.01)。结论(1)MRI平扫难以准确区分良、恶性淋巴结。(2)Gd—DTPA脂质体MRI增强扫描可用于鉴别良、恶性淋巴结。
段萍刘艺杰夏露华莹段刚
关键词:生殖器肿瘤淋巴转移MRI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