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芳

作品数:44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大连市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胃癌
  • 11篇预后
  • 10篇癌组织
  • 9篇胃癌组织
  • 8篇肿瘤
  • 8篇细胞
  • 7篇疗效
  • 6篇晚期
  • 6篇腺癌
  • 6篇肺腺癌
  • 5篇DDP
  • 5篇病理
  • 4篇受体
  • 4篇肝癌
  • 4篇ERCC1
  • 3篇原发性
  • 3篇原发性肝癌
  • 3篇紫杉
  • 3篇卵巢
  • 3篇化疗

机构

  • 41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庄河市中心医...

作者

  • 41篇刘芳
  • 30篇张阳
  • 26篇孙秀华
  • 13篇李曼
  • 13篇赵金波
  • 12篇孙婧华
  • 7篇蒋葵
  • 7篇陈骏
  • 5篇张晶
  • 4篇周金平
  • 4篇杨晓燕
  • 3篇刘庆云
  • 2篇张弦
  • 2篇赵丹懿
  • 2篇方立萍
  • 2篇戴朝霞
  • 2篇王健
  • 2篇韩梅
  • 2篇姚远
  • 2篇周梅香

传媒

  • 9篇大连医科大学...
  • 6篇第十五届全国...
  • 6篇第十四届全国...
  • 6篇第五届中国肿...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1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3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er-2/Neu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Her-2/Neu在不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Her-2/Neu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60例胃癌患者术后标本中Her-2/Neu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
张晶孙秀华刘芳李曼陈骏张阳
伊立替康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2004年9月-2007年3月于大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肿瘤科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21例,采用依立替康(CPT-11)联合5-FU、DDP化疗,其中A组11例,CPT-11100 mg,DDP 60 mg,5-FU1000 mg,1次/d,经肝动脉灌注,B组10例,CPT-11100 mg,第1、8、15天,DDP75 mg/m^2,静脉滴注,5-FU300 mg/d,1次/d,连续7 d,持续静脉灌注,全部21-28 d为1周期。评价指标: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AFP下降情况、mTTP、毒性反应。[结果]A组疗效均为稳定,临床获益率100%,AFP下降者占50%,mTTP为5个月,B组1例部分缓解(10%),5例稳定(50%),临床获益率60%,AFP下降者20%,mTTP为5个月。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毒性、肝功能毒性、迟发性腹泻。[结论]CPT-11联合化疗对于原发性肝癌有一定的疗效,与常规治疗相比,疗效相当,但在临床获益率和中位肿瘤进展时间方面显示一定的优势,毒性反应较轻微。其中,肝动脉灌注给药较静脉给药临床获益率较高,毒性反应较低,中位肿瘤进展时间相当,初步认为肝动脉灌注化疗优于静脉全身化疗。但对于无肝动脉灌注治疗指征或已出现血行转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静脉化疗,亦可获得一定的有效率,中位肿瘤进展时间延长,患者可明显获益。
刘芳张阳周金平宋磊赵金波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伊立替康化疗肝动脉灌注5-FUDDP
ERC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ERCC1蛋白在胃癌不同组织类型中表达是否有差异,分析ERCC1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特征及生存的相关性,探讨ERCC1蛋白表达对含铂类辅助化疗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胃癌根治性手术46例患...
王艳波孙秀华李曼陈骏刘芳孙婧华张阳
初诊外周血小板计数增多对宫颈鳞癌复发生存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首次确诊宫颈癌时外周血小板计数增多对宫颈鳞癌患者无复发生存期(RFS)及总生存期(OS)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89例复发性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首次确诊宫颈癌时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患者RFS和OS的影响。结果 (1)血小板增多患者中,RFS≤1.5年的患者比例(49.3%)明显高于RFS>1.5年的患者比例(15.0%),P<0.05。(2)肿瘤浸润深度≥0.5 cm和初诊血小板计数≥300×109/L为R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3)RFS和血小板计数≥300×109/L为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初诊时血小板增多提示宫颈鳞癌转移风险增加,并预示较差的RFS和OS。
姚远伍可方立萍喻喆刘芳蒋葵
关键词:血小板宫颈癌复发
EGFR、Survivi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本文通过检测EGFR和Survivin在不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从而分析EGFR和Survivi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EGFR和Survivin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
徐爱国孙秀华刘芳张阳李曼
关键词:胃癌临床预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SURVIVIN蛋白
文献传递
ERCC1和β-tubul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本文通过检测ERCC1和β-tubulinⅢ蛋白在胃癌不同组织类型中表达是否有差异,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特征及生存的相关性,探讨其对含铂类药物和含紫杉类药物辅助化疗患者生存期的影响,从而为胃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刘庆云孙秀华刘芳张阳李曼
关键词:胃癌病理机制蛋白表达
文献传递
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不良事件及风险因素评估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建立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不良事件及风险因素评估体系,为筛选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不良事件的风险因素提供依据。方法成立研究小组,在文献查阅及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初步确定指标体系,应用德尔菲法咨询15名临床、护理及麻醉专家,共进行了两轮专家咨询。结果两轮问卷的回收率分别是83.33%及93.75%,专家权威系数分别是0.871、0.879,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是0.333、0.367,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终形成的不良事件包括8项指标,风险因素包括7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不良事件及风险因素评估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可为进一步筛选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不良事件的风险因素提供依据,有助于在预约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时筛选高危人群,保障患者安全。
伊静王健刘芳
关键词:评估体系构建
复方茯苓汤对小鼠皮炎细胞间粘附因子-1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茯苓汤抗IV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及其对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利用小鼠二硝基氟苯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为动物模型,以免疫组化方法测定ICAM-1;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测...
涂彩霞刘芳吕申林熙然
CD133、ALDH1、LGR5在卵巢上皮癌的表达及对预后影响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探讨分析卵巢上皮癌(EOC)组织中CD133、ALDH1、LGR5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和意义。收集Ⅲ期EOC手术标本25例及癌旁正常卵巢组织8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133、ALDH1、LGR5在卵巢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发现CD133在EOC标本中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耐药复发组阳性表达率高于敏感复发组;ALDH1在EOC标本中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耐药复发组阳性表达率高于敏感复发组;LGR5在EOC标本中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64.0%vs.12.5%,P<0.05),耐药复发组中阳性表达率高于敏感复发组。LGR5表达强度随着CD133表达强度增高而增加,二者呈正相关。CD133、ALDH1、LGR5三者联合检测,耐药复发的发生率随着表达的个数升高而升高。CD133阳性表达的中位PFS、OS均低于阴性表达,ALDH1、LGR5阳性表达的中位PFS均低于阴性表达且有统计学意义,而对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CD133、ALDH1、LGR5三个指标联合检测对EOC耐药复发的判断较单一检测更有临床意义。
姜蜜蜜刘芳唐颖
关键词:卵巢上皮癌CD133ALDH1LGR5预后
分析生存期超过两年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文章旨在分析OS超过2年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特点,以期为临床上评估原发性肝癌的预后提供参考.通过回顾性分析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2006~2011年2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肝炎病史、初诊年龄、肿瘤形...
李本科孙秀华刘芳张弦张阳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临床病理预后因素生活质量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