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衍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煤矿区表层土中重金属Cr的分布规律被引量:1
- 2014年
- 以山东省邹城市的北宿煤矿和鲍店煤矿周围表层土壤为对象,采用野外定点连续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煤矿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Cr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煤矿区重金属Cr的含量虽然不同,但是同一煤矿区重金属Cr的含量随着采样点距煤矿区距离的变化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即重金属Cr的含量随着采样点距离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
- 刘衍孟令洋余秋瑢周民
- 关键词:煤矿区土壤
- 一种用于潮湿环境保护考古现场土遗址降排水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潮湿环境保护考古现场土遗址降排水的方法,在已探明的需要考古发掘区周围边线向外扩1.0m为原状土隔墙;2、隔的周围开挖填砂导水排水沟,形成易于地下水渗流的导水通道;3、填砂导水排水沟配置集水抽水井,4、及...
- 张明泉郭青林杨善龙杜韶光马宏海刘衍王小娜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潮湿环境保护考古现场土遗址降排水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潮湿环境保护考古现场土遗址降排水的方法,在已探明的需要考古发掘区周围边线向外扩1.0m为原状土隔墙;2、隔的周围开挖填砂导水排水沟,形成易于地下水渗流的导水通道;3、填砂导水排水沟配置集水抽水井,4、及...
- 张明泉郭青林杨善龙杜韶光马宏海刘衍王小娜
- 文献传递
- 潮湿环境黏性土地区考古现场地下水控制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针对黏性土地区考古现场地下水排水困难的问题,采用了构筑人工填砂导水排水沟的方法,在考古探方周边形成导水排水体系。现场模拟试验证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排除黏性土中的地下水,而且能够隔断毛细水运动,从而有效控制地下水位,防治考古探方渗水,保障考古工作顺利进行。该方法同样可用于潮湿环境地下水浅藏地区的遗址保护和陈列馆渗水防治。
- 张明泉郭青林杨善龙杜韶光马宏海刘衍王小娜
- 关键词:黏性土考古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