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韬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京津地区小地震(1986—1988)的应力降分布被引量:3
- 1989年
- 为了观测京津地区小地震的应力降分布,我们采用了1986年以来北京台网记录到的发生在该地区的小地震资料,用时间域中计算小地震震源参数的方法,求出了81个小地震的应力降值。表1及表2分别给出了1986年4月至12月及1987年11月至1988年9月的小地震震源参数值。表中T_r为由地震图中测出的P波初动半周期,u_(αm)为P波初动振幅,α为求出的震源半径,M_0为地震矩,Δσ为应力降。震源半径α是利用参考文献[1]中的T_r-α/V关系曲线,假定Q=400,破裂速度V=2.
- 卓钰如刘韬
- 关键词:地震
- 京津张唐地区小震震源机制被引量:6
- 1989年
- 为连续地给出京津唐地区的应力场变化趋势,继1988年4月第2期《地震》上发表的京津唐地区1986年4月至12月间的小震震源机制的计算结果后,这次再给出这一地区1987年4月至1988年1月间,1.3≤M_L≤2.8的39个小震震源机制(表1),并给出机制解图(图1)与主压应力轴方向图(图2)。图1中的黑色区域为张应力区,白色区域为压应力区。
- 马林刘韬梁尚鸿束沛镒卓钰如
- 关键词:地震震源机制震级
- 用近震尾波估算北京地区的尾波激发因子B(f_0)和地震矩
- 1991年
- 本文用时间域方法测出北京地区40个2.5—4.5级地震的地震矩M_0值并用该地区10个台站记录的上述地震的尾波资料求出了各个台站附近的尾波激发因子B(f_0),平均值为6.21×10^(-18)cm·s/N·m。用上述数值分别对1987年4月到1988年9月间148个地震尾波资料进行处理,计算出其地震矩M_0值,求得M_0与M_L的关系为 logM_(02)=(0.75±0.21)M_L+(18.42±0.41)若考虑到地区的差异性,按北京地区应力降分布所分成的五个子区,分别求出其平均的B(f_0)值,并用该值计算出M_0值,得出 logM_(01)=(0.72±0.26)M_L+(18.66±0.51)式中M_(01)、M_(02)的单位为10^(-7)N·m。
- 刘韬卓钰如
- 关键词:地震尾波地震矩
- 京津地区小震(1986—1989)应力降分布
- 1991年
- 为了观测京津地区小地震的应力降分布,我们采用了1986年以来北京台网记录到的发生在该地区的小地震资料,用时间域计算小地震震源参数的方法,求出了110个小地震的应力降值。1986年4月至1988年9月的震源参数值参考文献。表1给出了1988年10月至1989年8月的小地震震源参数值。表中T_r为由地震图中测出的(?)波初动半周期,u_(αm)为(?)波初动振幅,α为求出的震源半径,M_0为地震矩,Δσ为应力降。震源半径α是利用参考文献[1]中的T_r—α/V关系曲线,假定Q=400,
- 刘韬卓钰如
- 关键词:地震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