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鲁英

作品数:67 被引量:288H指数:9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基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8篇文化科学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8篇教学
  • 22篇病理
  • 22篇病理学
  • 12篇理学
  • 10篇蛋白
  • 9篇乳腺
  • 8篇细胞
  • 7篇教育
  • 6篇实验教学
  • 6篇肿瘤
  • 6篇腺癌
  • 6篇教学模式
  • 6篇病理学实验
  • 5篇乳腺癌
  • 5篇腺肿瘤
  • 5篇免疫
  • 5篇混合式
  • 5篇混合式教学
  • 5篇教学方法
  • 5篇癌组织

机构

  • 63篇滨州医学院
  • 7篇滨州医学院附...
  • 3篇滨州市人民医...
  • 2篇青县人民医院
  • 1篇聊城市第二人...
  • 1篇广州市红十字...

作者

  • 64篇刘鲁英
  • 36篇韩艳春
  • 19篇吴淑华
  • 15篇王霞
  • 14篇董孟华
  • 13篇曹璋
  • 12篇张骞
  • 9篇赵铭锋
  • 9篇杨东霞
  • 6篇于宁
  • 5篇张燕
  • 4篇崔敏
  • 4篇朱玉红
  • 4篇时彦
  • 3篇李冰
  • 3篇赵大华
  • 3篇李扬扬
  • 2篇王培源
  • 2篇金昌洙
  • 2篇栾希英

传媒

  • 11篇卫生职业教育
  • 9篇科技视界
  • 7篇滨州医学院学...
  • 5篇临床与实验病...
  • 3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黑龙江科技信...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2篇糖尿病新世界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2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肝脏
  • 1篇癌症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13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BL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
2016年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重要桥梁学科,在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为了提高病理学的教学效果,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将以学生为中心的PBL教学法应用于病理学教学,并将实施过程及体会进行总结。
韩艳春张骞曹璋刘鲁英
关键词:病理学PBL教学法教学改革
基于中国大学MOOC网的成人病理学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2019年
以中国大学MOOC网为依托,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出发,针对滨州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生病理学课程,开展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核评价等环节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证明,结合成人学历教育特点的混合式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有效延伸,有助于成人教育教学的创新与教育水平的提升,有望成为当前成人学历教育改革的趋势。
韩艳春董孟华刘鲁英位晓丹王希
关键词:病理学混合式教学成人教育
血液系统模块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
2017年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医学知识日新月异,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医学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教育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培养合格的医学毕业生?如何培养真正"会看病"的学生?如何培养杰出的学生?这就需要我们认识现有医学教育模式的不足,研究新的学习及指导方法。目前国内许多医学院校积极探索,改革现有的医学教育模式,"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成为了当前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
曹璋张燕李冰秦密密张骞刘鲁英董孟华
关键词:血液系统课程整合教学模式
免疫组化在唾液腺肿瘤教学中的应用探索被引量:1
2017年
免疫组化作为一种常用的形态学技术,已经成为病理诊断、临床预测预后及用药指导、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将该技术引入唾液腺肿瘤的教学中,理论与实验相结合,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该部分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动手能力和相互协作能力,同时对于科研思维的开发、临床工作的支持意义极大,值得在年轻临床医师及病理医师培训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王霞王培源刘鲁英董孟华韩艳春
关键词:肿瘤学免疫组化唾液腺教学方法
基于翻转课堂的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探索被引量:28
2015年
在我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实验教学中构建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分析其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区别。结果实验组的学生病理学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组的学生,85%以上的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评价良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这为以后其他学科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经验,值得大家继续探索。
刘鲁英韩艳春董孟华王霞
关键词: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
病理学题库建设与应用的分析及思考被引量:5
2018年
建立符合现代医学教育理念的病理学题库,是深入推进课程考试改革,推动教考分离,建立专业能力考核体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举措。针对病理学题库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进一步提高题库质量,推进题库建设。
曹璋李兰兰张燕李冰秦密密刘鲁英董孟华
关键词:病理学题库医学教育
PIK3CA蛋白在大肠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PIK3CA蛋白在大肠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IK3CA蛋白在79例大肠癌、36例轻度异型增生腺瘤、32例重度异型增生腺瘤、12例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PIK3CA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及轻度异型增生大肠腺瘤(P<0.01),与重度异型增生腺瘤间无明显差异(P>0.05)。重度异型增生腺瘤组织中PIK3CA蛋白的表达比轻度异型增生腺瘤及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②大肠癌组织中PIK3CA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具有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部位、肿瘤的大小及组织学类型等因素无关(P>0.05)。结论PIK3CA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检测PIK3CA对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李扬扬吴淑华刘鲁英牟清海赵大华
关键词:免疫组化癌基因
胃癌中骨桥蛋白、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及其联合检测在判断胃癌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owerVision法检测108例胃癌组织中OPN及CTGF的表达,分析OPN、CTGF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术后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 TNM III/IV期患者中OPN阳性率高于Ⅰ/Ⅱ期(P<0.001),OPN阳性的患者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P=0.002)和远处转移(P=0.022),并且OPN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正相关(P=0.015)。CTGF高表达常见于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病例(P=0.038)。OPN阳性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低于OPN阴性的患者(P<0.001)。高表达CTGF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低于低表达CTGF的患者(P=0.003)。分析联合检测OPN和CT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发现OPN阳性/CTGF高表达组、OPN阳性/CTGF低表达或者OPN阴性/CTGF高表达组与OPN阴性/CTGF低表达组3组之间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4.2%3、4.1%6、0.5%,P<0.001)。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NM分期(P<0.001)、分化程度(P=0.01)和OPN/CTGF联合表达水平(P<0.001)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组织中OPN、CT-GF表达与胃癌的生物学特征密切相关,尤其是联合检测OPN/CTGF两种蛋白是指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
刘鲁英韩艳春赵铭锋吴淑华
关键词:胃肿瘤骨桥蛋白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淋巴结转移预后
胃窦黏膜肠上皮化生类型与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胃窦黏膜肠上皮化生类型与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揭示胃黏膜肠化的特性及其发生机制。方法通过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99例胃窦黏膜肠化的类型、程度、肠化腺体周围pericryptal fibroblast sheath(PCFs)、同源异形盒基因CDX2蛋白的表达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不同程度胃窦黏膜肠化病变其肠化类型存在显著性差异,轻度肠化病变中Ⅰ型肠化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中、重度肠化(P<0.001),肠化的类型与程度密切相关(r=0.540,P<0.001)。肠化腺体周围是否存在PCFs与CDX2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r=0.584,P<0.001)。结论肠化的程度间接反映了肠化的类型。在临床工作中,通过对肠化的程度进行分级,粗略判断肠化的类型及其是否需要密切随访是可行的。
刘杰英韩艳春杨东霞刘鲁英
关键词:胃黏膜肠上皮化生FIBROBLASTSHEATH
酸味补肝汤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小鼠血清IL-8和胃组织COX-2及NF-κB p65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酸味补肝汤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小鼠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KM小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吗丁啉阳性对照组(3.9 mg·kg-1),酸味补肝汤高、中、低剂量组(19.8、9.9、4.95 g·kg-1),灌胃用药28 d后,以HE染色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环氧合酶2(COX-2)和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表达。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酸味补肝汤各剂量组能使模型小鼠的胃黏膜变薄、黏膜皱襞减少、炎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减轻;各剂量组小鼠血清IL-8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能不同程度地下调胃黏膜COX-2和NF-κB p65的表达。结论酸味补肝汤可使胆汁反流性胃炎小鼠胃黏膜组织得到改善和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IL-8释放,下调COX-2和NF-κB p65表达,阻断致病因素对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损伤,从而对胆汁反流性胃炎起到治疗作用。
宫健伟李德芳刘鲁英冯国营郑凤双叶蕾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白细胞介素8环氧合酶2P65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