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初君盛

作品数:39 被引量:126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手术
  • 9篇电刺激
  • 9篇丘脑
  • 7篇电刺激治疗
  • 7篇帕金森
  • 7篇帕金森病
  • 7篇丘脑底
  • 7篇细胞
  • 6篇手术治疗
  • 6篇丘脑底核
  • 6篇癫痫
  • 6篇脑深部
  • 6篇脑深部电刺激
  • 5篇肿瘤
  • 4篇原发性
  • 4篇外科
  • 3篇预后
  • 3篇癫痫大鼠
  • 3篇外科手术
  • 3篇文献复习

机构

  • 36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台州市中心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 1篇郑州人民医院
  • 1篇烟台市毓璜顶...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作者

  • 39篇初君盛
  • 11篇张建国
  • 7篇张颖
  • 7篇张斌
  • 7篇林松
  • 7篇王忠诚
  • 5篇张俊廷
  • 5篇马羽
  • 5篇崔向丽
  • 4篇吴胜田
  • 4篇吴震
  • 4篇姜中利
  • 3篇任晓辉
  • 3篇郝淑煜
  • 3篇杨岸超
  • 3篇季楠
  • 3篇张凯
  • 3篇张扬
  • 3篇葛明
  • 2篇王贵怀

传媒

  • 14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现代康复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中国神经肿瘤...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中华医学会神...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颅外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103例临床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无颅外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手术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无颅外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手术及预后相关资料。结果103例患者中,男59例,女44例,均接受了脑转移瘤切除术。病理诊断腺癌96例,鳞状细胞癌7例。103例患者的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81.6%和39.8%。脑转移瘤全切除患者(85例)中位生存期为34个月,长于脑转移瘤部分切除患者(18例)的12个月(P<0.05)。表浅部脑转移瘤患者(75例)中位生存期为34个月,长于深部脑转移瘤患者(28例)的16个月(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脑转移瘤切除程度和脑转移瘤位置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部分切除和深部脑转移瘤的患者预后较差。
肖炳祥吴盼星李达初君盛吴震张俊廷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预后
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被引量:21
2002年
目的 探讨脑深部电刺激 (DBS)对原发帕金森病 (PD)的治疗作用及手术方法。方法 应用微电极导向技术和手术计划系统进行靶点定位 ,对 2 0例PD病人的丘脑底核 (STN)进行电极植入 ,术后至少 6个月的评价和随访。结果  15例单侧和 5例双侧STN的DBS术后病人肢体僵直、震颤和运动迟缓等症状改善明显 ,术前术后UPDRS运动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有显著下降 (P<0 .0 1) ,服药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无严重及永久并发症。结论 STN的DBS手术治疗PD ,对症状改善非常全面 ,可通过参数调整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服药量明显减少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张建国王忠诚张小英初君盛李少武吴胜田周云
关键词: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丘脑底核
不同频率电刺激丘脑底核对海人酸癫痫大鼠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不同频率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电刺激对癫痫大鼠模型的抗癫痫效果。方法实验大鼠分为四组,记录电极置于双侧额叶及海马。在三组电刺激组中,我们使用了三种不同的频率,分别为30、130和260Hz。用立体定向方法将刺激电极置入至双侧丘脑底核。在对照组中,同样方法置入刺激电极,但不进行电刺激。电刺激30分钟后,腹腔注射海人酸诱导急性边缘叶发作,对脑电和发作强度进行评价。结果130和260Hz高频电刺激明显减少了脑电大发作的时间,其中以130Hz为著,但发作的总时间没有改变。130和260Hz高频电刺激延长了局部放电的时间,这可能是因为电刺激抑制了继发的大发作的结果。此外,这两种频率的刺激降低了发作的程度,延长了第一次发作的潜伏期,但是,30Hz频率的刺激无上述效果。结论基底节系统参与大发作的控制,表明高频电刺激可被用于某些发作形式的控制。
张颖张斌初君盛张建国
关键词:丘脑底核癫痫海人酸电刺激
丘脑出血后迟发梗阻性脑积水并发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1例
2023年
梗阻性脑积水是丘脑出血的常见并发症.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于2020年7月行侧脑室穿刺手术治疗1例丘脑出血患者,术后患者病情好转;术后3周出现迟发梗阻性脑积水并发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经第三脑室底造瘘手术治疗,患者脑积水和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症状改善,预后较好.
李茂雷刘阳隋航曹志刚李兴泽杨凤玉初君盛
关键词:梗阻性脑积水丘脑出血侧脑室穿刺症状改善迟发
手术治疗脑干生殖细胞瘤
2017年
颅内原发生殖细胞瘤是最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约占颅内原发生殖细胞肿瘤的70%~80%,且多发生于松果体区、蝶鞍区、下丘脑、基底节等部位。脑干部位发生的生殖细胞瘤非常罕见,
初君盛武玉亮孟国路肖新如吴震张俊廷张力伟
关键词:生殖细胞瘤手术治疗脑干生殖细胞肿瘤蝶鞍区基底节
小脑幕上无症状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分析(附163例报告)
2024年
目的探讨小脑幕上无症状脑膜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中心确诊的无症状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63例,其中122例为手术治疗者,41例为于门诊随访观察者.观察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肿瘤部位、大小,组织病理学类型、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等.结果163例患者中,男51例,女112例,男女比例为1.0:2.2;发病年龄为(53.25±10.75)岁(22~80岁),其中50~59岁患者的占比最高(41.72%,68例),其次为60~69岁患者(22.09%,36例);男、女患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肿瘤位于大脑凸面最多见,占73.62%(120例),其次为矢状窦旁,占16.56%(27例),而位于大脑镰旁、脑室、小脑幕者均较少见.肿瘤体积的M(Q_(1),Q_(3))为6.08(1.87,15.78)cm^(3).行手术切除的122例患者中,WHO 1级97例(79.51%)、2级21例(17.21%)、3级4例(3.28%);组织病理学类型中以移行型(36.07%,44例)、纤维型(25.41%,31例)及内皮型(17.21%,21例)多见;纤维型脑膜瘤的分布部位最为广泛(各部位均可见),其次为移行型和内皮型脑膜瘤.122例患者中,术后21例(17.20%)发生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其中WHO 1级、2级、3级患者分别占8.20%(10例)、6.56%(8例)、2.46%(3例).结论初步观察显示,小脑幕上无症状脑膜瘤可能与脑膜瘤的整体特征存在一定差异.
杨明煦吕一帆邓宇轩杜超于兰冰任同张扬初君盛郝淑煜季楠
关键词:脑膜瘤幕上肿瘤无症状疾病疾病特征
巨大脊髓圆锥血管母细胞瘤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例圆锥部位巨大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治进行报告,并结合文献对脊髓血管母细胞瘤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脊髓血管母细胞瘤可以是单独发生,也叮以是Von Hippel—Lindau病的系列疾病之一,临床发病率低,最常见症状是疼痛,MRI表现为瘤结节明显强化,周围可见异常血管流空影,多伴有空洞,DSA可显示染色的瘤结节、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可完整全切。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是治疗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最佳方法。对于有症状患者,应尽早手术,无症状患者可以定期复查MRI,如表现为肿物生长,可视为手术指证,患者预后较好。
白吉伟初君盛王贵怀杨俊
关键词:脊髓圆锥血管母细胞瘤
鞍结节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 探讨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技巧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的25例鞍结节脑膜瘤。肿瘤大小2.5-6cm,病人均表现为视力减退。均行开颅手术,单侧额下入路14例,翼点入路8例,双额经纵裂入路3例。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9例,Ⅱ级切除16例,无手术死亡。术后视力改善16例,无变化5例,视力减退4例。结论 应用恰当手术入路及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大多数鞍结节脑膜瘤可以全切除,并改善病人视力。
姜中利初君盛
关键词:脑膜瘤鞍结节显微手术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术后电流脉冲发生器的应用和参数调整
2001年
管小亭初君盛栾国明
关键词: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治疗
NCCN2009颅内原发淋巴瘤诊疗指南(译文)被引量:8
2009年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primary CNS lymphoma)是在脑、脊髓、眼或脑膜发生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侵袭类型.一般不累及全身。PCNSL占原发性颅内肿瘤的0.5%~2%。然而.在过去20年内.免疫力低下和免疫力正常患者PCNSL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免疫力正常患者PCNSL的平均发病年龄是55岁.免疫缺陷患者通常比较年轻(比如:AIDS患者平均发病年龄是31岁)。NCCN指南主要针对无免疫缺陷的PCNSL患者。
崔向丽贾文清初君盛唐凯王成俊林松
关键词:原发性颅内肿瘤诊疗指南原发淋巴瘤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AIDS患者PCNSL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