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万平
- 作品数:32 被引量:145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一般工业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 大学规则特性与大学文化养成
- 2008年
- 大学规则是大学发展的准则,同时也是价值选择和理念追求,当然也是大学文化产生的基本范式。从发生学的角度而论,根据大学规则特性,从大学规则到大学文化要经发端、传播、认同与实践阶段,最终凝固为大学文化而指引大学发展。在大学文化的养成过程中,其核心的规则为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
- 包万平李英倩
- 关键词: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大学自治学术自由
-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探析被引量:3
- 2008年
-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存在起步晚、开展不普遍等现状,创业教育难有实绩,主要是由于部分高校对创业的认识存在误区需要通过加强创业思想教育、转变创业教育观念、强化创业能力的培养和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的方式来改进创业教育。
- 王泱包万平
- 关键词:创业教育
- 全日制法律硕士(法学)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12
- 2011年
- 为了解决社会对法律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我国在借鉴美国J.D制度的基础上,创立了法律硕士教育。经过多年发展,法律硕士(非法学)取得了长足进步。2009年我国建立了全新的法律硕士(法学)教育类型,我国法律硕士教育开始走向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并列的时代。但是由于法律硕士(法学)出现时间晚,人们对它的认识有限,从而导致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因而需要从课程设置、师资结构、育人模式等多方面予以完善,从而保障法律硕士(法学)的人才培养质量。
- 包万平李金波
- 关键词: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 高校学生处分的程序控制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学生处分纠纷日益增多,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高校学生处分权力的无序扩张及滥用问题。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程序是控制和约束权力的最佳手段。基于我国高校程序管理薄弱的现状,文章在梳理我国高校学生处分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正当程序等的要求,提出了健全我国现行高校学生处分程序的制度体系,并对完善高校目前的学生处分程序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 包万平都振华
- 关键词:学生处分程序控制正当程序管理流程
- 我国特殊教育法律缺陷及其立法学术建议被引量:9
- 2009年
- 随着教育公平的热议,特殊教育的公平与法律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对起草我国特殊教育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特殊教育的规定存在于各种法律法规和行政文件当中,存在诸多不足,因而在起草特殊教育法律时,需遵循特殊教育规律,完善法律体系,实现全纳教育。
- 包万平李金波郭炜煜
- 关键词:特殊教育全纳教育法律
- 《高等教育法》的制定、完善及未来面向被引量:11
- 2016年
- 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加快教育法制建设进程、推进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的要求,2015年《高等教育法》进行了首次修订。这次修订对近些年来已经达成共识的部分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修改,涉及四个方面的制度突破。为了更好地推进该法的落实和执行,未来还需要健全以《高等教育法》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法律制度体系、明确法律责任、加强教育法治理念宣传等,从而更好地实现依法治教。
- 包万平李金波
- 关键词:高等教育法教育综合改革依法治教
-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研究被引量:14
- 2008年
- 文章主要介绍了教师专业化的含义以及特殊教育教师应符合的三个标准;重点阐述中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建议分别从改革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体制、聘任和选拔体制、完善培训体制三方面加以扶持,促进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快速发展。
- 包万平李金波
-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
- 中国大学的出路:精神回归还是制度建构——兼论大学精神“回归”说被引量:3
- 2011年
-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流行一种观点,认为现在我国大学在不断地突破自己的底线,大学精神衰微、迷失、变味甚至"变态"、"虚脱"了。据此认为,实现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让大学精神"回归"是眼下的当务之急。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国内外大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大学精神的形成规律充分证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越来越融入社会而并非独立于社会,再者我国后发外生型的发展特点也决定了中国大学无法走精神"回归"之路。只有重新定位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构建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才是拯救我国大学精神的务实之举。
- 李金波包万平
- 关键词:大学精神大学制度
- 合理性追求:教育本土化与其本土资源论纲
- 2007年
- 处在转型期的中国教育,出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纷争是预料之中的,问题的关键并不在纷争本身,而是对教育"中国"问题的理解与思考。唯有在强调民族性的教育本土化及其本土资源中寻求答案,才能形成教育的中国观和世界观。
- 李金波包万平
- 关键词:教育本土化本土资源
- 大学文化共同体及其品格特质被引量:13
- 2008年
- 人类工业化稳固推进,致使社会文化的漠视与碎片化现象加重,而应对困难与挑战只能以共同和集体的方式进行,共同被认为是社会阶层间最深层的一种本质认同,共同体是最理想的选择。大学作为社会存在的子系统,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形成了大学文化共同体,大学人也因不同大学文化力的作用而彰显出自身的特性,但大学文化共同体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文化共同体,而具有其独特的品格特质。
- 包万平储朝晖
- 关键词:大学文化共同体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