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中原
- 作品数:9 被引量:6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多元投资主体格局下的宏观控制问题
- 1985年
- 国家放权后,投资活动中逐步形成了中央、地方、企业和金融机构多元决策这样一种格局。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加强对投资活动的宏观控制,随着经济的逐步放开将愈来愈值得引起人们注意。一、前一段改革中的教训和现状我们在搞活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的同时,注意了对集权体制的触动,但却忽略了宏观的控制和引导,甚至有些政策规定和具体措施产生了“逆调节”,如财政“分灶吃饭”,信贷多渠道泄漏资金,银行做保险生意,以及企业用税前利润还贷等等。
- 卢中原
- 关键词:多元投资主体建设银行
- 试论国家组织市场
- 1987年
- 国家组织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发育过程的一条现实道路。本文试从市场状态、市场主体、市场结构以及市场的制度环境四个方面,探讨国家如何培育和组织我国的市场体系。
- 卢中原
- 关键词:市场结构制度环境企业
- 论劳动力要素的市场配置方式被引量:3
- 1988年
- 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开放劳动力市场的实质,就是在全社会规模上自觉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劳动力要素。我国的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在改革的进程中已开始发育。为了使它进一步成长和健全起来,还需要创造一些新的条件。本文拟从就业竞争的展开、工资的决定、市场上的利益矛盾及其协调、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四个方面,对如何健全我国劳动力要素的市场配置方式作一探讨。一、充分展开就业竞争,全面提高劳动力要素配置效率就业竞争是通过市场配置劳动力要素的核心机制,是解决微观层次劳动力供求矛盾的基本途径。就业竞争以劳动力供需双方平等、自愿和互相选择为基础。
- 卢中原
- 关键词:劳动力要素劳动力供需就业竞争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基金劳动力供求矛盾
- 当前中国市场发育的问题和启示被引量:1
- 1988年
- 改革10年来我国围绕着建立以市场导向为目标的新经济体制作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理论探索和改革尝试。从率先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理论主张到把企业制度改革、培育市场、宏观调控方式转轨明确为紧密结合的三大改革任务,直至确立“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总体模式,可以说,在理论上肯定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方面,以及在目标模式的选择中对市场的重视程度方面,中国走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前列。然而,中国市场发育的艰难也是超乎寻常的。要坚定不移地沿着已经确立的目标模式推进中国的市场发育,我们有必要从两个角度审视市场健康发育所面临的问题和难点:一是从市场交换关系的界定与商品经济新秩序的确立相协调的角度出发,二是从改革方案与目标模式相衔接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这样看来,当前我国市场发育是怎样的状况呢?这种状况对我们在改革中推进市场发育又提出了什么任务呢?
- 卢中原
- 关键词:市场发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企业制度改革地方政府价格双轨制
- 市场运行中的数量信号和数量调节被引量:3
- 1989年
- 中国的市场发育无疑要放开价格,让广义价格体系在市场竞争中自发形成。但是由于现实中的种种体制性和非体制性因素的制约,价格体系往往不能自由运动,市场难以通过价格灵活调节而自动结清。在价格刚性条件下,市场机制如何通过数量信号和数量调节发挥作用,数量调节同价格调节有什么摩擦,如何协调等等,有待于作出进一步探讨,而对市场机制的深入认识将有助于稳步地推进我国的市场发育进程。
- 卢中原
-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选择
- 1986年
- 一、选择的依据 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正在不断遇到来自传统政治体制方面的阻碍。许多迹象表明,没有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展开的经济改革有可能陷入僵局,甚至复归故辙。国际经验也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使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更加突出,如果失去政治体制改革的支撑和推动,经济改革就会呈现旷日持久、难以奏效的局面。一旦出现重大政治变动,改革的成果还可以丧失殆尽。 2、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从哪里发端?可以有多种选择:明确党政分工;精简行政机构;
- 韩康周为民卢中原
- 关键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权力机构经济改革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行政机构
-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通向繁荣的权衡被引量:62
- 1986年
- 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实现社会公平要求,是繁荣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必须同时达到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这两类不同的目标和价值判断准则,在实际生活中无疑存在着矛盾,往往使社会主义的经济决策陷入两难境地。改革的成功与否,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找出协调两大目标的最佳权衡。一。
- 周为民卢中原
- 关键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效率优先原则社会公平经济效率兼顾公平两难境地
- 关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与协调问题的系统研究
- 1986年
- 如何协调地综合运用经济杠杆来调节经济运行,在我国还是一个需要不断摸索的崭新课题。本文试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在这方面进行初步探讨,并就构造各种经济杠杆的调节与协调模型作一尝试。一、国民经济的混合调节机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调节系统,是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混合机制系统。
- 胡鞍钢王大树卢中原
- 关键词:经济杠杆子系统调节系统
- 中国市场发育研究
- 卢中原
-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发育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