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光
- 作品数:42 被引量:839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三江平原大规模垦殖以来降水量变化的估算
- 1981年
- 东北三江平原土地辽阔,农业气候资源丰富,农业机械化水平高,是我国目前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但从七十年代中期以来,三江平原旱象逐年加剧,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三江平原近年来为什么出现干旱?大面积垦殖对降水量影响的程度如何?这些问题已成为开发三江平原的争论焦点。下面就此问题谈几点意见。
- 卢志光郑剑非
- 关键词:年降水量垦殖降水量变化年平均降水量下垫面变化
- “农业气象预测系统”在农业管理决策中的应用被引量:6
- 1995年
- 该文介绍了“农业气象预测系统”的总体设计,并重点阐述了“系统”采用的预测模型“后验差(P.C)检验”方法及模糊决策方法。经验证,采用上述方法,预测准确率得到较大幅度提高;决策的可涉及因素增加,且能得到量化的决策依据,提高了总体决策水平。经生产部门多年应用表明,采用该“系统”进行农业管理决策,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 卢志光杨晓光王春艳
- 关键词:农业气象预报
- 喷灌麦田越冬水热状况及旱冻灾害防御途径初探被引量:1
- 1999年
- 通过1996~1997小麦越冬试验,研究了北京地区喷灌麦田越冬期间0~60cm土壤水分及小麦分蘖节(2cm)深度处上温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影响土壤冻深的因素。本文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总结了喷灌补水时期的确定原则,并首次提出补水量的估算公式。
- 秦志生卢志光陈琳
- 关键词:冬小麦越冬水热状况喷灌
- 不同螨口密度下苹果树冠被害状田间光谱研究初报
- 1992年
- 苹果树冠受害螨危害后,被害程度与螨口密度有关。本文研究了在不同螨口密度下苹果树冠被害状的光谱特性,并利用此来估计螨口密度。初步建立了一系列预测式如下。 1.利用Ⅰ波段(500—600nm)
- 金瑞华黄可训秦玉川陈宏王家圣张宏名卢志光金钟辉
- 关键词:害螨
- 应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壤湿度的研究(一)——农田水分的红外温度监测被引量:7
- 1993年
- 通过大量观测资料确定了用红外测温仪观测作物冠层温差的最佳方法,并进而通过冠层温差与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冬小麦关键期的受旱指标,为大面积应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壤水分提供了依据。
- 卢志光张宏名金仲辉王家圣曹大征
- 关键词:遥感技术土壤温度
- 农田小麦状况的光谱特征分析被引量:1
- 1991年
- 根据田间光谱观测提出了小麦光谱特征点(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反射率域值和三个小麦生育光谱特征段,并利用统计分析法确定出不同农田小麦状况下光谱响应差异最明显时期、分辨小麦不同状况下的最佳光谱段。并以实际资料找出小麦反射光谱达饱合点时的LAI值以及小麦受灾后在光谱上的变化。
- 张宏名卢志光金钟辉王家圣曹大征
- 关键词:光谱特征光谱指数反射率遥感技术
- 干旱、半干旱地区紫外线辐射强度及其预报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3年
- 依据大气辐射学原理和内蒙古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测的太阳总辐射、太阳紫外辐射值 ,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确定了预报参数 ,研究了紫外辐射通量密度的预报方法 ,并就当地的紫外线辐射特点进行了阐述。
- 刘布春卢志光高景民李云鹏
- 关键词:紫外线辐射干旱半干旱
- 荒漠化遥感研究进展以及藏北高原荒漠化研究现状
- 本文回顾和总结了遥感在荒漠化形成机理、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和荒漠化评价与监测中的应用现状,进一步介绍了藏北高原草地荒漠化和荒漠化研究现状。
- 毛飞张佳华卢志光
- 关键词:遥感监测藏北高原荒漠化评价评价指标
- 文献传递
- 多息农业气象预测系统被引量:3
- 2000年
- 利用大气环流、海温、太阳黑子面积指数等多种信息作为预测信息,建立以长期及超长期农业气象预报为主体的农业气象预测系统。该系统容纳的预报信息量大、面广,并采取了“协击”技术处理预报因子,使预报因子的独立性提高。
- 卢志光陈永华陈林
- 关键词:准确率多种信息
- 基于CTGC试验系统下面包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研究被引量:16
- 2005年
-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CO2浓度升高和气候变暖可能已经并将持续对小麦(Triticumaestivum)品质产生影响。为此依据自行设计的模拟气候变化的试验装置系统(CTGC)1),研究大田条件下CO2浓度和温度增加对面包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在433.3~610.2μmol·mol-1范围内,CO2浓度增加对面包小麦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的影响不利;增温(+2℃多)表现为有利。当CO2浓度从433.3μmol·mol-1逐渐增加到551.5μmol·mol-1且温度增幅逐渐为+2℃时,CO2和温度对面包小麦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的交互作用表现为增加;而当CO2浓度增幅较大(达到610.2μmol·mol-1),温度增幅不大(白天平均温度仅增加2℃多)时,交互作用则表现为减少。此外,CO2浓度增加使面包小麦的α_淀粉酶活性降低,温度上升则使之提高,两因素的交互作用则表现为α_淀粉酶活性提高。
- 白莉萍仝乘风林而达卢志光饶敏杰
- 关键词:面包小麦品质性状CO2浓度升高籽粒蛋白质含量Α-淀粉酶活性平均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