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春兰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球囊
  • 2篇孔结构
  • 2篇活性炭
  • 2篇分子
  • 1篇单分子
  • 1篇豆素
  • 1篇衍射
  • 1篇药物
  • 1篇药物输送
  • 1篇药物输送系统
  • 1篇乙烯
  • 1篇荧光
  • 1篇荧光传感
  • 1篇荧光传感器
  • 1篇有机小分子
  • 1篇载药
  • 1篇射线衍射
  • 1篇生物材料
  • 1篇生物成像
  • 1篇生物检测

机构

  • 9篇大连大学
  • 1篇中钢集团鞍山...
  • 1篇大连海关技术...
  • 1篇辽宁生物医学...

作者

  • 9篇卢春兰
  • 2篇詹世平
  • 2篇李昕跃
  • 2篇徐立霞
  • 2篇侯维敏
  • 1篇宫蕾
  • 1篇刘书林
  • 1篇郭明聪
  • 1篇何莹
  • 1篇陈雪
  • 1篇屈滨
  • 1篇刘艳
  • 1篇李鸣明
  • 1篇朱波

传媒

  • 2篇材料导报
  • 1篇炭素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发光学报
  • 1篇炭素技术
  • 1篇大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双硫键的荧光传感器在生物检测及靶向治疗药物输送系统中的应用
2020年
谷胱甘肽几乎存在于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是细胞内重要的调节代谢物质,对维持人体内正常的免疫系统及生化防御体系不可或缺,实时快速地实现谷胱甘肽的检测对疾病的监控以及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双硫键的荧光传感器可对细胞内谷胱甘肽实现荧光检测,响应迅速,灵敏度高,得到了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基于双硫键的荧光传感器不仅可通过荧光强度实现对谷胱甘肽的荧光检测,近年来还实现了对谷胱甘肽的比率荧光检测,避免了生物体内背景荧光的干扰。但是大多数荧光传感器在生物体内检测没有靶向性并且只能单纯地实现硫醇含量的荧光检测,而在硫醇含量远超过正常细胞的肿瘤细胞内,更迫切需要实现的是在诊断后实现肿瘤治疗。近年来,研究者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过巧妙设计将基于双硫键的荧光传感器与抗肿瘤药物、肿瘤细胞靶向单元有机结合,实现了集诊断与治疗为一体的、基于双硫键的荧光传感器。该类荧光传感器若要同时实现荧光信号诊断与靶向肿瘤释放药物,四个重要的元素不可或缺:(1)荧光信号;(2)可切断的连接;(3)靶向配体;(4)抗肿瘤药物。这类荧光传感器设计关键就是可切断的连接,而双硫键在肿瘤细胞内高浓度的谷胱甘肽环境中能够实现双硫键的断裂,成为设计的核心环节。当双硫键断裂后可实现抗肿瘤药物(如喜树碱、阿霉素、胞苷和顺铂等)的释放。通过引入性能优异的荧光发色团可实现双硫键断裂前后荧光信号的变化,为降低对生物体的损伤,近红外荧光团如氟硼吡咯和菁类等荧光团受到了更多的关注。靶向配体则选择了叶酸、半乳糖、维生素等局部定位基团靶向肿瘤细胞,靶向性的提高极大降低了药物的副作用。近年来该领域发展迅速,不仅能实现靶向肿瘤释放药物的个性化治�
张晓琳丰晓婷詹世平卢春兰卢春兰侯维敏
关键词:靶向药物荧光传感器谷胱甘肽生物检测
尼龙-12球囊成形过程中的材料聚集态的变化被引量:1
2012年
医用球囊已经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但是国内对医用球囊加工过程的理论研究报道较少。本文首先对医用球囊的成形过程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以尼龙12为原料,通过一次成形、二次成形和最终成形过程中的操作条件的控制,制备出一系列球囊;然后用水压爆破仪对其在成形过程中各样品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考察。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差热扫描实验(DSC)和红外透射光谱实验,分别进一步考察了球囊在成形过程中材料的晶格参数、熔点与结晶度以及内部基团的变化。通过表征发现,在上述三个加工步骤中,尼龙12材料内部的高分子链间的作用力首先减弱,使材料具有更好的可塑性和可加工性能,而后的处理过程使高分子链间作用力增强,由球囊的应力-应变测试结果和球囊顺应性测试结果可知,经过上述步骤后,球囊的顺应性明显降低,而顺应性越小,则球囊在相同外力的作用下,形变越小,也就是说最终制成的球囊的强度和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徐立霞刘艳卢春兰李昕跃
关键词:尼龙12
再活化处理活性炭对水中铁离子的吸附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通过再活化处理改变杏壳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在不同条件下对比研究了再活化处理对活性炭吸附水中Fe^(3+)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再活化处理丰富了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增大了孔径;0.5 g活性炭投入50 mL Fe^(3+)浓度为500 mg/L的溶液中,2种活性炭对Fe^(3+)吸附量和去除率达到最大,再活化处理活性炭的Fe^(3+)吸附量接近50 mg/g,Fe^(3+)去除率也达到97.38%;在相同的p H值、吸附温度、吸附时间、活性炭投加量下,再活化处理活性炭对水中Fe^(3+)的去除率更大。
卢春兰张晓琳沈葆真
关键词:活性炭铁离子孔结构
基于AIE特性的有机小分子和聚合物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有机发光材料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材料科学及其应用的进展。在所有发光体系中,聚集诱导发射(AIE)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主流效应,作为一种反荧光淬灭(ACQ)现象,AIE聚集态下的强发射有效地解决了荧光淬灭(ACQ)问题,从而拓宽了发光材料在多种领域的实际应用。AIE分子具有高度扭曲的结构和多样的性能,其分子结构设计和材料的制备过程不断得到优化,具有AIE效应的荧光团也在不断迭代更新。目前为止,研究者发现的AIE发光机理甚多,但有些AIE材料的内在发光机理还需继续探索和具体明确。此外,研究者们致力于发展高质量的新型AIEgens,完善功能性AIE聚合物,检测分析物的特异性识别等,均取得了较大进展,这对AIE材料的实际利用提供更多保障。近年来,AIE分子的新机械理解得到普遍认同,研究人员开发出更多新型结构的AIE化合物,经过巧妙设计成功地将AIE引入超分子领域,实现了高分子发光材料的功能化。目前,AIE分子已成功地用作化学/生物传感和成像的荧光探针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发光材料。本文介绍了聚集诱导发射的研究进展,以及近年来基于AIE特性设计的荧光分子并对其结构设计思想进行描述,简单阐述了AIE材料在生物检测、医学治疗和光电领域等方面的前沿应用,为研究者提供参考。
马思阳张晓琳宫蕾詹世平詹世平卢春兰
关键词:生物成像
基于稀土铕配合物的单分子白光材料开发被引量:5
2021年
将光性能优异的红光材料稀土铕配合物引入到蓝光材料香豆素衍生物中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单分子白光材料CRP4-Eu,由于稀土铕主要依赖于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简称TTA)的能量转移发光,斯托克位移可达274 nm,其吸收光谱和蓝光发射的香豆素衍生物的荧光发射光谱几乎没有交集,使得红光和蓝光能够同时释放,最终实现白光。考察了激发波长和单分子材料浓度对发光颜色的影响,发现CRP4-Eu在浓度为30μmol·L-1、激发波长为392 nm时,其CIE(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Eclairage)坐标值为(0.33,0.35),接近于纯白光(0.33,0.33)。这为进一步开发单分子白色有机发光材料提供了基础。
张晓琳马思阳卢春兰
关键词:香豆素
医用球囊成型材料和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球囊导管作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医疗器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迅速的发展。本文对国内外医用球囊的成型技术、球囊成型材料的基本要求、以及球囊材料的组成进行了总结;最后对医用球囊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一些应用以及球囊导管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徐立霞卢春兰李昕跃
关键词:球囊导管
木质活性炭对苯的吸附/脱附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该文对3种市售的木质室内空气净化用活性炭进行苯的静态吸附/脱附性能研究。主要考察了活性炭的孔结构、表面官能团以及活性炭的粒度对苯静态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温度对苯脱附的影响。研究表明:3种活性炭的表面官能团基本相同,对它们苯吸附量差异的影响较小;比表面积相当,微孔率越大的活性炭对苯的吸附量越大;颗粒活性炭经一次研磨筛分后,在同等吸附条件下,粒度越小的活性炭对苯的吸附量越大;吸附平衡的活性炭应在70℃以上进行脱附,脱附时间至少60 min。
卢春兰朱波张晓琳
关键词:活性炭脱附孔结构
X射线衍射技术在炭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X射线衍射(XRD)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研究炭材料微观结构的分析方法,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简要介绍了XRD分析技术应用于炭材料中的物相分析、晶体结构及取向分析、残余应力分析及小角散射分析的基本原理,并综述了国内外学者采用这种分析技术对炭材料的研究应用。
刘书林卢春兰郭明聪何莹陈雪屈滨
关键词:X射线衍射炭材料
天然多糖基载药水凝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近年来,水凝胶作为一种常见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因为其独特的三维结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无毒性,使得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特别是在组织再生领域和在药物缓释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水凝胶是由亲水性聚合物经水膨胀后形成的一种交联网络材料,其含水量、弹性、柔软性、力学强度及孔隙率均较高,适宜负载药物和细胞。而多糖通常也是无毒的、生物相容的,并显示出许多独特的理化性质,非常适用于水凝胶药物递送系统。主要以5种常见天然高分子材料为基础,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多糖类载药水凝胶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较为完备的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未来获得性能完备、可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的仿生水凝胶材料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罗艳荣卢春兰杨东旭张晓琳
关键词:水凝胶载药生物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