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军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电池
  • 2篇石墨
  • 2篇锂离子
  • 2篇锂离子电池
  • 2篇离子
  • 2篇离子电池
  • 2篇负极
  • 2篇负极材料
  • 2篇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性能
  • 1篇炭负极
  • 1篇炭负极材料
  • 1篇复合负极材料

机构

  • 2篇重庆大学

作者

  • 2篇羡小超
  • 2篇赵朔
  • 2篇向军
  • 2篇张勇
  • 1篇陈明禄
  • 1篇孙雷鸣
  • 1篇李立新
  • 1篇孙雷明

传媒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化学工业与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硅-石墨/炭负极制备工艺对其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以马铃薯淀粉为炭源,制备硅-石墨/炭复合负极材料,研究复合材料中硅/石墨比例、负极片制备过程中粘结剂种类、调浆溶剂种类和pH值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影响机理进行初步探讨,采用红外光谱法和扫描电镜分别对材料结构和形态进行表征,恒流充放电法测定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当复合材料中硅/石墨比例为4∶8,羟甲基纤维素钠做粘结剂,pH=3的柠檬酸-氢氧化剂缓冲液做调浆溶剂时,复合材料经50次循环后可逆容量达到890mAh/g,容量保持率为95%,这是由于粘结剂和硅颗粒之间形成的酯键可使电极片在充放电过程中保持很好的完整性,从而显示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羡小超向军张勇李立新孙雷明赵朔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用硅-石墨/炭复合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14年
以纳米硅、石墨和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制备硅-石墨/炭复合负极材料,探讨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法对材料的颗粒形貌和微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当复合材料中m(Si)/m(graphite)为1∶4,球磨时间为10 h时,复合材料经20次循环后其可逆容量仍为466 mA·h/g,显示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进一步分析表明纳米硅和石墨均对复合材料的可逆容量做出贡献,而且复合材料中含量较高的石墨的颗粒形貌和微晶结构对其电化学性能起关键性作用。
赵朔陈明禄羡小超张勇向军孙雷鸣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