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世虎
- 作品数:106 被引量:1,498H指数:21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计划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社会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创新培训模式 提升西部农村教师素质被引量:12
- 2008年
-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当前,我国西部农村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重要的转折:在党和政府多年来的努力下.通过“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和社会各种力量的支持,西部农村学校的物质环境和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现在西部农村教育工作的重点正在由教育条件的改善转向教育质量的提高。当此转折时期.教师素质对教育的决定性作用愈加凸显出来,如何加强西部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日益成为重大课题。
- 石义堂李瑾瑜吕世虎
- 关键词:西部农村教育教师素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义务教育工程农村教育工作
- 新课标“综合与实践”内容分析及教学启示——从课标变化历程谈起被引量:3
- 2023年
- 在我国21世纪初开始的数学课程改革中,历经三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有关内容与要求不断完善。尤其是2022年颁布的新课标,不仅融入了具体数学知识的学习,使内容要求更加明晰,而且提出了主题活动与项目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强调了跨学科学习,为教材编写与教学设计提供了参考。分析发现,新课标比较关注该领域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作用,且主题活动与项目学习的内容要求随学段逐步提高。由此得到教学启示:重视学生素养发展,落实“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加强问题引领,自主设计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把握“综合与实践”的特点,重视过程性评价。
- 吕世虎颜飞
- 数学试卷综合难度的内涵及其指标体系建构被引量:12
- 2020年
- 数学试卷的难易取决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客观方面指作为客体的试卷本身内容和结构所决定的难易,即绝对难度;主观方面指作为实践主体的学生其水平所决定的难易,即相对难度.数学试卷的难度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由绝对难度与相对难度共同决定.基于此,提出数学试卷综合难度的概念,并结合已有文献选择部分中考数学试卷为案例进行量化分析,构建用试卷题型及其顺序、试卷题量与考试时间、试题难度分布、试卷阅读量、试卷新颖性、学生实际水平等6个要素刻画的数学试卷综合难度指标体系.
- 吕世虎于丽芳王尚志
- 关键词:数学试卷指标体系
- 台湾地区九年一贯数学课程纲要的特点及其对大陆数学课标修订的启示被引量:5
- 2009年
- 台湾地区的《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数学学习领域》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将课程目标转化为能力指标,详细地列举出各个学段、年级的能力指标,课程目标清晰明确;专门设置中小学过渡的学段,关注中小学的衔接;以“连结”主题为核心,实现数学课程的整合。我国大陆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应当借鉴台湾课程纲要中的一些做法,在数学课程标准中设置年级课程目标,关注中小学课程的衔接,通过设置具体可操作的能力指标,来实现数学课程的整合。
- 吕世虎王泳涛
-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修订
- 义务教育7~9年级数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从甘肃省农村学校学生的视角
- 2012年
- 1997年,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酝酿阶段,教育部曾组织研究组对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组提交了“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实施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97年调查报告”),这个报告从学生、教师、校长和社会人士的视角反映了义务教育课程的实施状况,成为研制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重要参考资料.
- 吕世虎岳艳萍金晶
- 关键词: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新课程
- 高中数学课程的主要变化和课标修订建议
- 以中国大陆、新加坡、韩国、芬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法国、英国、俄罗斯、美国、南非12个国家最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微积分、其他共五个知识领域中对于标准的内容条甘进...
- 王尚志吕世虎
- 关键词:中等教育数学学科课程设计
- 文献传递
- 湘教版与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教科书数学建模内容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法,对湘教版和人教A版普通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教科书数学建模内容从内容分布与呈现、情境—问题、建模过程、信息技术使用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两版教科书都以专题形式呈现数学建模内容,问题背景比较复杂、问题类型均为开放式,建模过程注重问题分析和模型建立、关注模型检验,信息技术主要应用在模型建立与求解和模型检验环节。湘教版4个建模专题与三大主线相融合,突出数学建模过程的一般性和案例的示范性,问题情境较为丰富,问题表述形式多样,信息技术软件选择具有开放性;人教A版1个建模专题与统计相联系,突出统计建模案例的示范性和对建模选题做题的指引性,问题情境与科学问题相联系,信息技术软件操作具有示范性。基于此,提出教科书使用建议:一是用好教科书中数学建模专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组织好课题研究活动,发挥师生能动性。
- 吴文斌吕世虎
-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科书数学建模
- 基本初等矩阵的几何意义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7
- 2008年
- 表示“交换某两行的位置”、“把某一行乘以一个非零数”、“把某一行的k倍加到另一行上”的3种基本初等变换的矩阵分别称为基本初等矩阵(1)、(2)、(3).基本初等矩阵(1)的几何意义是:关于某一“标准轴(面)”的镜像反射(对称)变换;基本初等矩阵(2)的几何意义是:在某一坐标轴方向的伸缩变换;基本初等矩阵(3)的几何意义是:在某一坐标轴方向的切变变换.在矩阵与变换的教学中,应注重揭示矩阵的几何意义,利用矩阵的几何意义帮助学生理解矩阵的概念、运算和运算律的意义以及解线性方程组的意义.
- 吕世虎李军
- 20世纪中国中学数学课程的发展(1950—2000)被引量:13
- 2007年
- 吕世虎
- 关键词:数学课程
- 20世纪以来中国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综合化的历程及其启示被引量:11
- 2009年
- 20世纪以来,中国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编排方式经历了“分科→混合→分科→混合”的循环式发展历程.中国数学课程发展历程中的混合编排方式实际上是数学课程综合化的一种形式.数学课程的编排方式反映在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中.中国中学数学课程内容在向综合化的演进中,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或教育体制改革的强力作用,经历了一段曲折而艰难的历程,大体上可划分为8个阶段.中国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综合化的历程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具有以下启示:综合化数学课程应突出其“整体性”,并通过具有“统整”作用的主线将课程内容组织在一起;综合化数学课程的结构体系应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设计需要在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土化”,其成功的推广需要以大量的实验为基础.
- 吕世虎吴春燕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