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仕和
- 作品数:32 被引量:182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剖宫产术后腹壁窦道形成1例分析
- 2009年
- 王巍陈蕾尹善德何远翔吴仕和
- 门脉高压症患者脾脏免疫学研究被引量:14
- 2001年
- 目的研究门脉高压症巨脾患者切脾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检测正常人和巨脾患者巨脾切脾前后的外周血CD3+,CD4 +,CD8+细胞及tuftsin水平的变化 ;脾外伤者正常脾脏组织和门脉高压症患者巨脾组织的单位面积CD4 +,CD8+,CD2 0 +细胞数 (SABC法 )和Ⅰ ,Ⅲ型胶原 (间接免疫荧光法 )含量。结果①巨脾患者的Ⅰ ,Ⅲ型胶原较正常脾组织显著增生 (P <0 0 1) ,以后者为甚且巨脾组织中CD4 +,CD4 +/CD8+,CD2 0 +细胞均明显降低 (P <0 0 1) ,CD8+细胞增加 (P <0 0 1)。②巨脾患者外周血tuftsin水平 ,CD3+,CD4 +,CD4 +/CD8+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切脾后tuftsin水平无改变 ,但切脾后两周外周血CD3+、CD4 +、CD4 +/CD8+有轻度恢复 ,术后 3个月与术后 2周比较无明显变化(P >0 0 5 )。结论门脉高压症巨脾患者免疫功能显著降低。全脾切除能使患者免疫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故作者主张切除。
- 吴仕和仇登波黄韬
- 关键词:门脉高压症脾脏免疫学CD3CD4
- 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27例诊治分析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探讨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IRF)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近8年收治的27例IRF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腹痛、腰痛、腹膜后包块及输尿管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为主要诊断手段。术前诊断正确率为85 2%。21例合并输尿管梗阻,行输尿管松解、大网膜包裹移位术; 2例合并肾动脉狭窄,行肾动脉松解术、IRF包块切除术; 1例合并肠系膜上动脉压迫,行松解术;另3例无梗阻,仅做活检。术后1例死亡, 26例临床治愈。结论IRF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治疗主要解除压迫症状。
- 吴仕和唐云尹太臧传波王建东李荣
- 关键词: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IRF腹痛腰痛
- 肝动脉瘤的诊治体会——附5例报告被引量:2
- 2002年
- 肝动脉瘤是一种罕见的疾病 ,病因多为感染、创伤、先天性及动脉粥样硬化。肝动脉瘤分为肝内型和肝外型。本文报告 5例 ,其中肝内型肝动脉瘤 4例 ,肝外型肝动脉瘤 1例。肝动脉瘤多无特殊临床症状和体征 ,容易误诊和漏诊 ,对于酷似胆系感染伴有胆道和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应高度怀疑本病 ,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可以帮助确诊。治疗肝外型肝动脉瘤可采取瘤体切除、结扎瘤体远近端动脉而无需血管重建。
- 鲍鲁平吴仕和姜福亭
- 关键词:肝动脉瘤血管造影肝动脉栓塞
- 恶性肿瘤切除后巨大腹壁缺损的修复
- 2008年
- 目的探讨原发于腹壁或侵犯腹壁的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巨大腹壁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本组20例,腹壁恶性肿瘤12例,其中腹壁横纹肌肉瘤9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腹膜后及腹腔恶性肿瘤侵犯腹壁8例,其中腹膜后恶性肿瘤3例、横结肠癌1例、升结肠癌右半结肠切除术后2~3年局部复发3例、肾癌术后5年腹壁种植复发1例。采用自膨式聚丙烯和膨化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行修复手术。观察术后并发症、修复成功率。结果术后一期愈合20例,无皮下积液,无切口感染、裂开和切口疝发生,未见修补材料与肠管粘连,修复成功率100%。随访20例,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随访(9.3±3.4)个月。补片与腹壁相容性良好,无局部炎症反应;均未发现材料与肠管粘连,无切口疝形成,腹壁修补区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自膨式聚丙烯和膨化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具有抗张力强度大、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修补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是一种良好的肿瘤切除后腹壁缺损修复材料。
- 吴仕和王育红陈学东李荣
-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修复外科手术腹壁缺损
- 火器多发伤时骨折早期固定能够改善小型猪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 2007年
- 目的探讨小型猪的火器多发伤时骨折早期妥善固定能否改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用5.8mm子弹射击颅顶骨和双侧股骨,制作火器多发伤模型。18只小型猪随机分为:对照组(C,不致伤)、多发伤组(M,颅骨切线伤加双侧股骨骨折,ISS≥16)和骨折固定组(F,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每组6只。观察创伤后及骨折固定后MAP、PAP、PAWP、CO、SVRI以及门静脉血流量和胃黏膜pH值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无任何异常变化;多发伤组伤后72小时出现"高排低阻"现象,门静脉血流量下降;骨折固定组于伤后6小时出现MAP一过性下降,PAP升高等,24小时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门静脉血流量恢复,且与多发伤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骨折早期妥善固定在治疗伴有肢体骨折的多发伤中有积极意义,可以稳定创伤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 杨兴东黎沾良吴仕和杨英祥
- 关键词:小型猪血流动力学
- Ⅰ期肠切除吻合术治疗急性梗阻性结肠癌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Ⅰ期肠切除吻合术处理急性梗阻性结肠癌的临床效果,为普外科手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2013年11月实施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的59例急性梗阻性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择期接受结肠癌根治术的42例患者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除肿瘤大小、清扫淋巴结数、术后肛门排气、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肿瘤复发率等。结果:与根治切除术组比较,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肿瘤切除率及淋巴结清扫情况优于根治切除术组,且手术切口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早于根治切除术组患者(P<0.05);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肿瘤复发转移率均明显低于根治切除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两年的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用于急诊处理急性梗阻性结肠癌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 张夕凉王育红姜福亭刘刚吴仕和郭晓东
- 关键词:急性梗阻性结肠癌
- 手术治疗老年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并分析治疗老年上消化道穿孔的手术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整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5例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术式对全部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对合并症患者给予积极的对应处理。结果:本组患者术中可见穿孔平均直径(1.7±0.2)cm,腹腔平均积液(2100±200)mL,积液均为混浊或脓性液。术后1例患者死亡,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根据患者的临床因素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对,我们发现:患者的年龄较大、合并症越复杂、接受手术的时间越迟,那么术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则越高。结论:采取手术治疗老年上消化道穿孔应充分考虑老年患者特殊的临床因素对其疗效及预后的影响,以安全、简单、有效为基本原则,选择适合病患实际病情的最佳术式,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临床疗效。
- 邹贵军张炎吴仕和郭晓东黄云刘刚王育红
- 关键词:老年患者上消化道穿孔手术治疗
- 肝组织器官工程血管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4年
- 吴仕和徐迎新李荣
- 关键词:血管化免疫抑制剂
- 腹部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60例被引量:6
- 2014年
- 探讨腹部创伤性休克早期不同液体复苏方案的临床疗效。选取腹部创伤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分为非限制组和限制组,每组各30例。非限制组患者来院后即开始非限制性液体复苏,限制组患者采取少量、分次的限制性液体复苏模式,观察比较2组患者开始液体复苏后相关指标变化以及预后情况。治疗1 h后,限制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指标均优于非限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h后,限制组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指标均优于非限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组死亡率为6.7%,并发症发生率为23.3%;非限制组死亡率为26.7%,并发症发生率为4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性液体复苏能够有效恢复腹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有效循环血量,保护机体的凝血系统,降低腹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 黄云吴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