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发银 作品数:27 被引量:195 H指数:8 供职机构: 安庆市立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机械工程 更多>>
双源CT三低扫描模式在头颈部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三低低管电压、低剂量及低浓度对比剂、低注射速率的扫描模式在头颈部CT血管造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5年11月安庆市立医院确诊或怀疑为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患者60例,按照检查排号顺序的奇偶数分成三低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三低组患者行三低头颈CT血管造影(CTA)检查,对比剂碘佛醇(320 mg I/mL),对比剂剂量为30 mL,注射速率为3 mL/s,管电压70 kV;对照组行常规CTA检查,对比剂碘佛醇(320 mg I/mL),对比剂剂量为50 mL,注射速率为5 mL/s,管电压120 kV;两组均采用适应统计迭代重建(SAFIRE)技术进行图像重建。比较两组剂量长度乘积(DLP)、辐射剂量(ED)和主动脉弓、基底动脉、两侧颈总动脉末段、两侧颈内动脉C1段、两侧大脑中动脉M1段CT值平均值以及其信号噪声比和对比噪声比;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比较两组图像质量评分。结果三低组辐射剂量(ED)平均值[(0.24±0.02)mGy]低于对照组[(2.63±0.19)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低组DLP均值为[(102.00±8.12)mGy·cm],对照组为[(1 145.12±81.03)mGy·c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低组DLP均值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信号噪声比、对比噪声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pa=0.781)。主动脉弓、基底动脉、两侧颈总动脉末段、两侧颈内动脉C1段、两侧大脑中动脉M1段CT值三低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信号噪声比、对比噪声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0 kV管电压、低剂量及低浓度对比剂、低注射速率三低头颈部CTA检查所得图像能够满足诊断需求,同时降低了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陈平 宋芹霞 史恒峰 桂广华 吴发银 胡汉金关键词:低电压 64层螺旋CT数字减影后造影对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疾病诊断价值 被引量:20 2011年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后CT血管造影(DSCTA)在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不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89例临床怀疑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疾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89例患者均接受64-MSC-TA检查,每例患者采用相同的技术参数先后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原始数据传入工作站后进行自动减影,对减影后的数据进行三维容积再现(3D-VR)及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并对狭窄血管进行评估、诊断。其中60例患者在2周内接受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其作为金标准,探讨DSCTA在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189例患者经MSCTA检查后128例示头颈部血管狭窄,其中60例经DSA检查对比,得出MSCTA诊断血管狭窄的敏感性96.5%、特异性99.3%、准确性98.6%、阳性预测值95.8%、阴性预测值99.8%。结论 DSCTA显示头颈部血管的图像优良,操作省时、方便,具有去除骨质、凸显血管的优点;尤其在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疾病诊断方面,可以替代DSA成为筛查、诊断及术后随访疾病的重要方法。 史恒峰 韩萍 吴发银 桂广华 陈平 余佑高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减影 用语音处理芯片设计 CT 机自动播音装置 1997年 主要介绍了ISD1016AP语音处理芯片及在医用CT机中的应用。 陆伟 吴发银关键词:语音处理 X线计算机 断层摄影 结核性脑膜炎的CT分型与诊断(附20例分析) 被引量:4 1995年 经CT和临床确诊的20例结核性脑膜炎进行回顾性分析。作者根据CT改变将其分为三种类型:(1)脑炎结节型;(2)结核瘤型;(3)脑积水型。并就CT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与限度进行了讨论。 吴发银 张国宝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 CT分型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诊断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均为单发,瘤体较大,密度多均匀可伴囊变,形态可为椭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境界清楚,常合并腹水。结论 CT能清楚显示肿瘤部位、内部结构及有关特征,诊断价值较高。 陈平 吴发银 程向华关键词:卵巢肿瘤 卵泡膜细胞瘤 CT诊断 六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伴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像学表现 2017年 目的探讨人感染H7N9禽流感伴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庆市立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6例经确诊的H7N9禽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6例患者均采用X线/CT检查,扫描电压:120 k V,电流:80 m A,扫描螺距:1.25 mm,层厚:1.25 mm,范围由肺叶尖至膈角,进行不间断扫描。结果 6例患者均以咳嗽、咳痰、发热为首发症状,血常规显示CRP显著升高。6例患者病灶呈多灶叶分布,以两下叶病变居多;其中有6例影像学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GGO),3例伴有大面积肺实变;3例小叶间隔增厚、2例支气管血管影增粗、4例肺部实变组织内可见充气支气管征,此外合并4例胸腔积液及1例纵膈淋巴结肿大钙化灶。结论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人感染H7N9禽流感并且利于监测病情转归。 陈平 吴发银 胡汉金 宋芹霞 史恒峰 桂广华关键词:肺部感染 X线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宽颈动脉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8例宽颈动脉瘤应用LEO和SolitaireAB支架辅助AxiumTM机械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其中11例使用Solitaire AB支架,采用先将支架跨过动脉瘤两端,将微导管置于动脉瘤内距瘤底部1/3-1/2处,弹簧圈部分释放后,再释放支架进行动脉瘤栓塞,解脱支架。7例使用LEO支架,采用放支架、通过支架网孔置入微导管行动脉瘤栓塞。结果 18例患者支架、弹簧圈植入顺利,释放位置满意,技术成功率100%。18枚动脉瘤完全栓塞15枚,占83.33%;大部分栓塞3枚,占16.67%;术后3-6个月随访,未发生出血或脑血栓形成。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应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载瘤动脉的弯曲程度进行支架选择。 施正生 罗斌 赵鹏 李志宏 吴发银 陈新生关键词:微弹簧圈 宽颈动脉瘤 双源CT三低扫描模式在头颈部CTA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陈平 宋芹霞 史恒峰 桂广华 吴发银 胡汉金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表现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分析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由病理证实的痛风性关节炎15例(男性11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7岁。所有病例均行CT扫描,部分病例还行X线检查。结果有11例于第一跖趾关节发病,表现为关节旁痛风结节肿块,外翘样穿凿样骨质缺损,囊状骨破坏及痛风石钙化等影像学特征。结论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可作出准确诊断。 桂广华 吴发银 余佑高关键词:痛风 关节炎 多层螺旋CT 64层螺旋CT在头颈部联合CTA扫描方案中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0 2011年 目的探讨头颈部血管CTA扫描理想的触发阈值以及与之匹配的延迟时间。方法 300例头颈部血管受检者,前瞻性随机分A、B、C 3组,每组100例,分别设计3组不同的阈值及延迟时间,记录3组病例的阈值、达峰时间及延迟时间,剔除血管和颅脑有病变的病例,从每组剩下未见明显异常病变的病例中随机抽取40例,对3组数据得到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结果经过统计学Ridit检验,B组方案扫描明显优于A、C组,所得影像图像伪影少,质量高,能应用于实际工作,减少医师后处理时间。结论造影剂总剂量70ml,注射速度5 ml/s,阈值设定为100 Hu,延迟时间为5 s均能获得理想的图像质量。优化后的扫描方案节约了造影剂的量,提高了图像质量,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陈平 吴发银 郑庆生 熊小玲 查银兰 程向华 桂广华 宋芹霞 史恒峰关键词:头颈部血管 C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