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永沫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脏
  • 2篇年龄
  • 2篇冠状
  • 2篇冠状窦
  • 1篇年龄组
  • 1篇小儿
  • 1篇解剖学
  • 1篇瓣膜
  • 1篇成人

机构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汕头大学

作者

  • 2篇陈肃标
  • 2篇涂良携
  • 2篇魏锡云
  • 2篇吴永沫
  • 1篇罗映辉
  • 1篇李维坚
  • 1篇刘金生

传媒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解剖与临床

年份

  • 1篇2001
  • 1篇199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心冠状窦的年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为临床应用提供心冠状窦的年龄解剖学资料。方法  30例成人心脏和 180例分成 6个年龄组的儿童心脏 ,观察冠状窦口的朝向和瓣膜形态 ,测量窦口直径 ,并将其与心最大宽径作直线回归分析。结果 冠状窦口全部朝向右前上方 ,窦口平面与水平面之夹角为 49°± 6°。冠状窦瓣缺失或不明显者占 15 .2 % ;瓣膜形状以半月形为多见 (6 0 .5 % ) ,其他呈袋状、网状、筛状或条索状者占 2 4.3%。冠状窦口直径与心脏最大宽径呈正相关 ,直线回归方程成人为 ^Y =4.2 5 +0 .0 7X ,儿童为 ^Y =1.0 3 +0 .0 9X。 结论 根据冠状窦口的朝向和冠状窦瓣的观察结果 ,利用所提供的回归方程和心脏最大宽径可推算出冠状窦口的直径 ,为心导管型号的选择及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资料 ,并为临床心导管术中部分难或无法进入冠状窦提供形态学资料。
陈肃标魏锡云涂良携李维坚刘金生吴永沫
关键词:心脏冠状窦解剖学年龄
心冠状窦的应用解剖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观测了30例成人和6个年龄组180例小儿心脏的冠状窦。结果显示:冠状窦口均朝向右前上方;冠状窦瓣膜不明显或呈半月形者合计占74.7%,瓣膜呈袋状、网状、筛状、条索状者合计占25.3%;瓣膜大多数位于窦口后下部,少数位于前下部;冠状窦口直径及冠状窦瓣宽度和高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而且窦口直径与心最大宽径呈正相关,本文根据观测结果,求出了回归方程,提供临床参考。
陈肃标魏锡云罗映辉涂良携吴永沫
关键词:冠状窦瓣膜心脏年龄组小儿成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