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泽志
- 作品数:118 被引量:461H指数:12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肺癌细胞粘弹特性与超微结构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00年
- 目的:肺癌是高恶性和高死亡率的肿瘤之一,作者力图从生物力学角度揭示肺癌细胞侵润转移的某些生物学特性。材料与方法:本文结合超微结构观察,采用微管吸吮技术定量测定体外培养的低转移人肺腺癌(PAa)细胞和高转移人肺巨细胞癌(PG)细胞在长春新碱(VCR)作用下的粘弹特性。结果:肺癌细胞粘弹性,在未使用VCR前为PAa细胞大于PG细胞;随VCR的使用和剂量增加,其在PAa细胞呈浓度依赖性下降,在PG细胞则表现为低VCR浓度(0.10 μg/ml)时降低而后以弹性系数K1,K2为主的增高。超微结构观察见PAa细胞微管、微丝稀疏,VCR作用后进一步减少;PG细胞微管、微丝减缺,VCR作用后分裂期形态表现多见。结论:细胞内微管、微丝等细胞骨架成份的改变与癌细胞运动迁徙能力有关,VCR等细胞骨架干扰剂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主要通过调控癌细胞的增殖分化信息来影响癌细胞生物学特性及侵润转移能力。
- 张婷薛亚梅屈谦吴泽志宋关斌
- 关键词:肺肿瘤细胞骨架粘弹性微管吸吮技术
- 丙烯酰胺和细胞松弛素D作用下大鼠肝细胞中黏弹性的研究
- 2007年
- 采用微管吮吸技术测定了大鼠肝细胞的黏弹性,进一步研究了丙烯酰胺(acrylamide)和细胞松弛素D(cytochalasin D,CD)以及两者混合作用后对于细胞黏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用CD、丙烯酰胺以及CD、丙烯酰胺混合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的黏弹性系数均明显下降。尤其是对K1的影响最大中间纤维对于黏弹性系数K1的影响要大于微丝对K1影响。而微丝于黏弹性系数K2的影响要大于中间纤维对K1的影响。另外在丙烯酰胺和细胞松弛素D两者混合作用后细胞的黏弹性系数均比两者单独使用时呈显著下降的趋势。提示中间纤维、微丝在维持细胞黏弹性这一生物力学特性方面均起着一定的作用。另外从以丙烯酰胺组和细胞松弛素D组为照组的数据中发现:丙烯酰胺和细胞松弛素D两者混合作用后细胞的黏弹性系数K1或K2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降低。中间纤维和微丝可能对正常肝细胞黏弹性有一定之间的交互影响的作用。
- 冯成利吴泽志王艳萍冯全义耿相昌刘彬蔡绍皙李校堃
- 关键词:肝细胞黏弹性丙烯酰胺中间纤维微丝
- 肺靶向利福平壳聚糖磁微球的构建被引量:23
- 2003年
- 控制微球粒径和外加磁场引导制备具有靶向于肺部的利福平壳聚糖磁微球。用超声混匀 -乳化 -化学交联技术制备 ,正交设计实验并引入理想函数对评价微球的重要质量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 ,得到较佳的制备工艺条件。在壳聚糖浓度、乳化剂用量一定的条件下 ,对总优化指数 DF影响最大的是原料配比 ,其次是搅拌速度和固化剂用量 ,而水 /油体积比则影响很小。经过优化制得的微球 ,在光镜下观察呈褐色且分散性良好 ,粒径为 1 2 .3 6± 4.6 8μm,DP为 0 .3 79,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 8.80 % ,44.0 % ;在体外 40 0 0× 1 0 -4 T磁场作用下的运动距离是 6~ 8cm/min;其体外释放符合 Higuichi方程 ,Q=5 .3 4 3 3 t1/2 +3 .0 1 45 ,r=0 .9875。
- 刘利萍李苹吴泽志蔡绍皙
- 关键词:利福平正交设计抗结核药物缓释制剂
- 间隙连接研究进展
- 2004年
- 间隙连接通道是细胞间直接进行物质交流的惟一的膜通道结构。它在细胞间信号传递,物质交流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构成间隙连接通道的蛋白亚基为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本文就目前已检测到的间隙连接蛋白的种类,间隙连接蛋白的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检测间隙连接通讯的常用方法,间隙连接通道的调控机制及间隙连接对肿瘤细胞的影响作一综述。
- 冯全义吴泽志蔡绍晳李苹陈秀丽张秀真
- 关键词:间隙连接蛋白肿瘤
- 聚乳酸微小凹图式上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聚集体形成行为的研究
- 2016年
- 目的制备聚乳酸(PLLA)三维微小凹图式并实现图式上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SC)三维聚集体的形成及培养。方法用2只新生1~3 d SPF级SD大鼠体外分离提取海马组织并培养NSC,观察其悬浮神经球和贴壁生长特性;以紫外光光刻和复制模塑法制备3种不同结构尺寸的PLLA微小凹图式;以普通光学显微镜和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研究图式上NSC聚集体的形成及大小分布;以免疫细胞荧光技术研究图式上NSC标志物Nestin的表达。结果 NSC在体外能够以悬浮神经球和贴壁生长的2种方式生长。在所研究的3种结构尺寸的图式中,无通道(120-0μm)和通道宽度为20μm(120-20μm)的微小凹图式更利于NSC聚集体的形成(P〈0.01);而在通道宽度为40μm的图式(120-40μm)上NSC更倾向于沿通道方向生长、迁移,并形成准一维排布的三维神经细胞网络。图式上聚集体Feret’s直径分布均匀,无大的聚集体(直径〉120μm)出现。在细胞聚集体及神经细胞网络形成期间NSC均保持Nestin阳性表达。结论 PLLA微小凹图式可用于体外NSC聚集体形成及神经细胞网络的三维图式化,这为干细胞组织工程及基于神经细胞的微系统提供了有效的研究及应用途径。
- 钟冬火张利光吕艳玲冯全义罗南书吴泽志
- 关键词:神经移植聚乳酸
- 聚乳酸微柱阵列型拓扑结构基底上SH-SY5Y细胞VEGF和IL-8的分泌及表达被引量:1
- 2013年
- 以紫外光光刻、硅蚀刻及复制模塑技术制备了聚乳酸(PLLA)微柱阵列型拓扑结构基底,考察了SH-SY5Y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在拓扑结构基底上的生长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分泌及表达。细胞的形态及铺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图像进行分析,细胞在拓扑结构基底上生长24 h后的VEGF及IL-8分泌量采用ELISA进行检测,VEGF及IL-8在mRNA水平的表达量以实时定量PCR进行评价。实验中成功制备了微柱名义直径为2μm和4μm、微柱名义间距为2μm和7μm的4种拓扑结构基底。研究发现,SH-SY5Y细胞在2-2μm(微柱名义直径-名义间距)、4-2μm、4-7μm拓扑结构基底上的VEGF和/或IL-8分泌量和表达较之PLLA平面基底上相应值出现上调,而在2-7μm拓扑结构基底上VEGF及IL-8二者均表现出表达和分泌量大幅度和明显的上调。与在PLLA平面基底上相比,SH-SY5Y细胞在拓扑结构基底上表现出细胞形态(铺展面积及圆度)的明显变化,细胞VEGF及IL-8分泌量和表达的上调伴随细胞铺展面积的明显降低。结果表明微柱阵列型拓扑结构是影响SH-SY5Y细胞VEGF、IL-8分泌及表达的重要微环境因素,VEGF和IL-8可能构成SH-SY5Y细胞在拓扑结构基底上生长的重要分泌物标志。
- 范志刚林雨黄岂平罗美蓉田青华钟冬火冯全义吴泽志
- 关键词:实时定量PCR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 烧伤血清刺激下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力的变化及CD11/CD18单抗的阻断作用被引量:2
- 1997年
- 为探讨烧伤血清作用下 PMN-EC 粘附力的改变和 CD11/CD18单抗(mAb)对 PMN 与内皮细胞(EC)粘附力的影响,将烧伤血清与人 PMN 或人脐静脉内细胞(HUVEC)一同孵育,在孵育1,3,6,12,24小时分别应用细胞微管吸吮技术系统测定 PMN-HUVEC 粘附力,并用健康人血清刺激作对照。同时,将与烧伤血清孵育1,6,24小时的 PMN,应用 CD11a/CD18mAb 和 CD11b/CD18mAb 处理后,再测其与HUVEC 粘附力。结果表明:PMN 在烧伤血清刺激后与正常 HUVEC 粘附力迅速升高,1小时达到最高峰,并在24小时内维持此水平。烧伤血清激活的 PMN 与 HUVEC 粘附力可被 CD11a/CD18单抗和CD11b/CD18单抗降低70%~80%。HUVEC 在烧伤血清刺激后与 PMN 粘附力呈持续升高趋势,12小时后达最大值,并在以后12小时内无明显变化。提示:烧伤血清具有促进 PMN-EC 粘附,并在烧伤后PMN-EC 粘附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刺激 PMN 后所引起的 PMN-EC 粘附力变化与刺激 EC 后所引起的变化不同。CD11/CD18可部分降低 PMN-EC 粘附力,从而可能减轻 PMN 对 EC 的损害。
- 李志清罗向东杨宗城罗勤吴泽志龙勉
- 关键词:烧伤粘附力CD11/CD18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
- 模拟缺血缺氧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基底膜粘附力的改变
- 1999年
- 王东吴雄飞金锡御宋关斌吴泽志吴慧敏
- 关键词:肾小管上皮细胞缺血缺氧
- 基于能斯特电势荧光染料的细胞钾电极特性的检测方法
- 本发明特别涉及基于Nernst电势荧光染料的细胞钾电极特性评价方法,具体步骤为:构建具Nernst钾电极特性的细胞,以电势荧光染料技术得到[K<Sup>+</Sup>]<Sub>i</Sub>/f;用钠离子荧光染料评价胞...
- 吴泽志张利光宋兆全林雨罗美蓉黄岂平廖彦剑金良李晨钟威廉.S.克萨阿利达陈景龙
- 文献传递
- 肝癌细胞流变特性及其与细胞骨架结构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研究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流变特性与细胞骨架结构的相关性。方法 以微管吸吮技术测定两种细胞的粘弹性系数和细胞在2μg/ml Ⅳ型胶原则1.25 μg/ml层粘连蛋白(laminin, LN)复台裱衬表面上的粘附力,以秋水仙素(colchicine,Col)和细胞松弛素D(cytochlasin,CD)处理细胞研究其对细胞粘弹性系数和粘附力的影响。结果 在质量浓度为1~60 mg/L的Col作用下,肝细胞弹性系数及粘附力总体上明显增高或趋于增高,而肝癌细胞粘弹性系数及粘附力明显降低;在质量浓度为0.25~ 500 mg/L的CD作用下,两种细胞粘弹性系数及粘附力均明显降低,肝癌细胞弹性系数K1、K2值及粘附力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肝细胞相应值的下降幅度。细胞在Ⅳ型胶原/LN复合裱衬表面的粘附力与细胞粘弹性系数呈相同的变化趋势,肝癌细胞粘附力变化与细胞弹性系数K1、 K2的变化呈高度正相关(P<0.01)。结论 在CD和Col作用下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的流变特性呈不同的效应方式或强度,反映了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细胞骨架结构和机能状态的差异。
- 吴泽志张钢邵开峰龙勉王红兵宋关斌王伯初蔡绍皙
- 关键词:肝癌细胞细胞粘附细胞骨架细胞流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