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明 作品数:15 被引量:59 H指数:4 供职机构: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对门诊病人开展多元化健康教育方法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索一套适用于门诊病人的多元化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对接受多元化健康教育与未接受健康教育的800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接受多元化健康教育的病人的治愈率与不接受健康教育的病人比较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门诊病人开展多元化健康教育能促进病人的健康,提高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与信任度,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陈丽清 梁高燕 吴玉明关键词:门诊病人 健康教育 脊髓损伤致瘫痪患者家属配合功能训练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探讨脊髓挫伤致瘫痪患者家属配合功能训练的疗效.方法 脊髓挫伤致瘫痪接受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护理,出院后自行功能训练.观察组行常规康复治疗护理,出院后自行功能训练的同时患者家属给瘫痪患者康复训练,让患者家属在常规康复治疗护理时间之外每天给患者多2h的训练 出院后定期随访,做好患者家属的功能训练方法指导.分别于住院2个月,出院后3个月对两组进行评定.评价指标采用Barthel指数法和Brunnstrom评分法结果.结果 住院2个月和出院3个月时,观察组较对照组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教会患者家属易懂可行且通用的功能训练方法有利于脊髓损伤致瘫痪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 赖春晓 吴玉明 梁玉梅关键词:脊髓损伤 患者家属 脊髓损伤致瘫痪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调查与应对措施 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调查脊髓损伤致瘫痪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症状的状况,探讨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0例脊髓损伤致瘫痪患者进行调查,发放问卷调查表,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60例脊髓损伤致瘫痪患者的SAS、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有显著差异,其中54例占90.00%患者有焦虑心理,57例占95.00%有抑郁心理,说明焦虑和抑郁症状在脊髓损伤致瘫痪患者中发病率很高。导致焦虑、抑郁的主要原因是疾病带来的痛苦、影响工作、学习和医疗费用等。结论脊髓损伤致瘫痪患者存在心理问题,应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赖春晓 吴玉明 侯霞关键词:焦虑 抑郁 骨肿瘤患者伴发抑郁状态与抑郁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通过骨肿瘤患者伴发抑郁状态与抑郁症的比较,分析骨肿瘤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特征。方法: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符合ICD-10抑郁发作的骨肿瘤患者38例和心理科住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26例,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为抑郁症状的评估工具,辅助以生活事件量表(LES)和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相关因素调查。结果:骨肿瘤组与抑郁症组HAMD总平均分分数分别为21.53±2.01和26.34±6.35,差异有显著性(t=4.466,P<0.01);两组的罪恶感、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迟缓、全身症状和体重减轻等症状的严重程度基本相等,而抑郁情绪、自杀观念、工作和兴趣、激怒、精神焦虑、躯体焦虑、胃肠症状、性症状、疑病等症状,抑郁症组明显重于骨肿瘤组,骨肿瘤组患者自制力明显缺乏。结论:骨肿瘤患者的抑郁症为轻度或中度的抑郁发作,存在自责、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工作与兴趣下降、迟缓和全身不适等症状。 吴玉明 梁玉梅 侯霞关键词:骨肿瘤 抑郁症 汉密顿抑郁量表 失效模式在静脉安全用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静脉安全用药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静脉输液进行风险评估,针对可能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通过实施FMEA分析和改进后,各高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通过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降低患者在静脉输液中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戴彩云 吴玉明 宋玉梅关键词: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静脉输液 安全用药 音乐干预对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音乐干预对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焦虑缓解的效果。方法 120例行脊柱内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术前3d均接受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音乐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焦虑状态评分(SAS)、血清皮质醇、收缩压、心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和血清皮质醇浓度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观察组心率和收缩压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收缩压和心率在入手术室时均明显高于入院时和观察组(P<0.01)。结论音乐干预可降低脊柱内固定术患者术前的焦虑程度。 赖春晓 吴玉明 梁玉梅关键词:脊柱内固定术 焦虑 术前 音乐干预 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在患者静脉输注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FMEA)在预防患者静脉输液风险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565例患者,分析和评估其静脉输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找出安全静脉输注失效的原因,通过计算RPN值,提出问题并实施相应的FMEA管理。比较FMEA管理前后静脉输注安全质量RPN值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FMEA管理后,输注不良反应、输注药物不符、渗液和漏液、空气栓塞、静脉穿刺失败、循环超负荷等静脉输注安全质量RPN值均比管理前明显下降(P<0.01),患者满意度则明显提高(95.9% vs 80.0%,P<0.01)。结论运用FMEA可标准化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分配和执行,减少因个人失误造成的风险。 吴玉明 戴彩云 宋玉梅 赖春晓 梁玉梅关键词:失效模式 静脉输注 安全管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失眠原因的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失眠原因的分析及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睡眠情况调查表,对9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睡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3%的患者术后出现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早醒伴再入睡困难)症状。失眠原因依次为:肢体制动、腰背酸痛、排尿困难、环境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能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睡眠质量。 吴玉明 赖春晓 湛琅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 失眠 护理 脑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的研究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了解脑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78例脑肿瘤患者作为实验组(A组)及选择性别、年龄、学历等与A组基本匹配的7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B组)。对两组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评定。A组评定时间为入院后1周内及心理干预后1个月,评定工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结果:A组的总分、9个因子得分以及这些因子的阳性例数都高于B组(P<0.01或P&0.05);A组干预后1个月其总分、9个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脑肿瘤患者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差,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林上清 肖晓梅 吴玉明 林晓霞 戴春花关键词:脑肿瘤 心理健康 心理干预 早期膀胱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性截瘫患者排尿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早期膀胱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性截瘫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66例脊髓损伤合并截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膀胱训练和尿管护理方法按常规进行;康复组:进行早期膀胱康复训练。比较2组排尿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临床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脊髓损伤性截瘫患者进行早期膀胱康复训练,可以促使患者早日脱离尿管,建立规律性排尿习惯,减少并发症。 何瑞琼 赖春晓 卢珠倩 吴玉明 王红球关键词:脊髓损伤患者 排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