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多发
  • 6篇多发性
  • 6篇多发性硬化
  • 4篇预后
  • 3篇蛋白
  • 3篇心房
  • 3篇心房颤动
  • 3篇栓塞
  • 3篇脑栓塞
  • 3篇房颤
  • 3篇出血
  • 2篇预后分析
  • 2篇神经功能
  • 2篇重型
  • 2篇轴索
  • 2篇轴索损害
  • 2篇综合征
  • 2篇脑栓塞患者
  • 2篇干扰素
  • 2篇巴雷综合征

机构

  • 7篇中国康复研究...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作者

  • 12篇吴章薇
  • 5篇赵军
  • 4篇艾青
  • 4篇张星虎
  • 3篇郭鸣
  • 3篇李冰洁
  • 3篇赵圣杰
  • 3篇周昊
  • 1篇刘云
  • 1篇邵春青
  • 1篇张国军
  • 1篇王拥军
  • 1篇张通
  • 1篇王桂红
  • 1篇梅利平
  • 1篇董小平
  • 1篇梅丽平
  • 1篇王尊荣
  • 1篇郭鸣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中国神经免疫...
  • 2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2006北京...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房颤动合并脑栓塞患者的抗凝治疗现状和出血转化分析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通过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年龄≥75岁(双倍)、糖尿病、卒中(双倍)、血管病变、年龄65-74岁、女性(Congestive heart failure,Hypertension,Age≥75(doubled),Diabetes Mellitus,Stroke(doubled),vascular disease,age 65-74 and sex category(female),CHA2DS2-VASc)评分观察心房颤动合并脑栓塞患者的抗栓治疗现状,分析高血压、异常的肝肾功能、卒中、出血、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不稳定、年龄、药物治疗或者饮酒(Hypertension,Abnormal renal and liver function,Stroke,Bleeding,Labile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Elderly,Drugs and alcohol intake,HAS-BLED)评分及其他相关临床危险因素与心房颤动合并脑栓塞出血转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康复科住院的心房颤动合并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HA_2DS_2-VASc评分观察低危组(0分)、中危组(1分)、高危组(≥2分)的抗栓治疗情况。根据HAS-BLED评分,分析心房颤动脑栓塞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率在出血转化低危组(0-2分)和出血转化高危组(≥3分)之间的差异,同时对多个临床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寻找与HT相关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共入组101例患者,患者在发生脑栓塞之前,根据CHA_2DS_2-VASc评分,低危组抗凝率66.7%(2/3),无抗血小板治疗;中危组抗凝、抗血小板率均为16.7%(2/12);高危组抗凝率19.8%(17/86),抗血小板率14.0%(12/86)。脑栓塞前1个月内停用抗凝治疗而发病的占所有抗凝患者42.8%(9/21)。发生脑栓塞之后,所有患者均为高危组,抗凝治疗率68.3%(69/101),抗血小板治疗率25.7%(26/101)。根据HAS-BLED评分,心房颤动合并脑栓塞后,出血转化高危组HT 58.5%(31/53),与低危组HT 37.5%(18/4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443,P=0.035)。对HT组与非HT组的多个临床变量分析发�
吴章薇梅丽平赵军王尊荣赵圣杰郭鸣
关键词:脑栓塞心房颤动出血转化
重型吉兰-巴雷综合征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危险因素和长期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重型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合并呼吸衰竭(RF)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影响其短期预后和长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6-7—2016-3年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62例重型GBS病例,分为RF组〔休斯功能分级量表(HFGS)=5分〕和非RF组(HFGS=4分),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型GBS出现RF的独立临床危险因素。根据发病3个月后的HFGS分为功能恢复良好组(HFGS<3分)和功能恢复不良组(HFGS≥3分),分析影响重型GBS短期预后(发病3个月)和长期预后(发病1年)的临床因素。结果共62例重型GBS患者,RF组25例,非RF组37例。发病1周内达峰者出现RF风险是达峰时间超过1周患者的2.957倍(OR=3.957,95%CI:1.141~13.724,P=0.030)。合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者出现RF风险是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者的3.259倍(OR=4.259,95%CI:1.306~13.890,P=0.016)。两组间首发症状为脑神经受累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是重型GBS合并RF的独立危险因素。预后方面,38.7%患者在发病3个月可独立行走,74.4%患者在发病1年可独立行走。与脱髓鞘型GBS比较,轴索型GBS增加发病3个月至1年功能恢复不良的风险约6~22倍。发病时存在感觉障碍减少发病3个月至半年功能恢复不良的风险约73%~77%,但在发病后1年,感觉障碍对功能恢复的影响下降,年龄大的患者轻度增加功能预后不良的风险。结论病情迅速进展、合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GBS患者更易出现RF。近3/4的重型GBS发病1年后能独立行走,其中轴索型、年龄大的患者长期预后相对较差。
吴章薇周昊赵圣杰郭鸣李冰洁赵军
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呼吸功能不全预后
IFNβ治疗多发性硬化5例观察
本文介绍了用免疫调节药物干扰素β(IFNβ)在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降低其复发率及延缓功能障碍进展方面收到较满意的疗效.文章介绍了5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用IFNβ治疗后随访8~25月的结果.
吴章薇张星虎艾青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免疫调节
文献传递
多发性硬化轴索损害对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轴索损害情况及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为早期干预提供证据。 方法:本研究通过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
吴章薇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轴索损害神经功能早期干预磁共振成像
文献传递
心源性脑栓塞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塞出血转化(HT)的临床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12月住院的115例心房颤动并发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颅内出血分为HT组(n=58)与非HT组(n=57)。对两组年龄、脑栓塞前后抗栓治疗、溶栓、梗死灶大小、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评分(NIHSS)及HAS-BLED评分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发病时、发病后1个月、发病后3个月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NIHSS评分(t=-2.991,P=0.003)、HAS-BLED评分(t=-2.499,P=0.014)、梗死灶大小(χ2=8.355,P=0.004)有显著性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NIHSS(OR=1.127,P=0.027)、梗死灶大小(OR=4.390,P=0.035)和HAS-BLED评分(OR=1.783,P=0.03)均是HT的独立危险因素。按HAS-BLED评分分组,低危组(0~2分)HT发生率低于高危组(≥3分)(χ2=4.643,P=0.031)。发病时、发病后1个月、发病后3个月,HT组NIHSS评分均高于非HT组(t〉2.387,P〈0.05);HT组发病时m RS评分高于非HT组(t=-2.262,P=0.026);发病后1个月和3个月,两组m R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t〈1.468,P〉0.05)。结论心房颤动后脑栓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较重、梗死灶较大、HAS-BLED评分较高的患者更易发生HT;HT组神经功能的恢复较非HT组差。
吴章薇赵军李冰洁梅利平郭鸣周昊
关键词:脑栓塞心房颤动出血转化预后
结合CHA2DS2-VASc评分和HAS-BLED评分观察心房颤动继发脑栓塞患者的抗凝现状和出血转化分析
目的结合CHA2DS2-VASc评分和HAS-BLED评分观察心房纤颤合并脑栓塞患者的抗凝现状和出血转化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康复科住院的1 01例心房纤颤合...
吴章薇
文献传递
多发性硬化神经康复治疗
<正>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自身免疫介导的疾病,好发于青年女性,呈慢性病程,由于其反复发作,最终导致患者残疾,是中青年非外伤性致残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研究MS的病史发现...
吴章薇
干扰素-β治疗多发性硬化五例
2006年
我院在2003年6月至2005年3月期间,收住5例多发性硬化(MS)用干扰素-β(IFN-β)治疗,临床资料见表1.5例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18~36岁,平均26.4岁.按Poser关于MS的诊断标准,临床确诊3例,临床可能2例.入院时扩展的残疾功能状况量表(EDSS)评分2.0~7.5分,平均3.8分.首发症状视力减退者2例,感觉异常者2例,肢体无力者1例.磁共振检查发现病灶位于大脑半球者4例,脑干者2例,脊髓者3例.视觉诱发电位异常者4例,脑脊液24 h鞘内免疫球蛋白G(IgG)合成率增高1例.
吴章薇张星虎艾青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干扰素-Β视觉诱发电位IFN-Β磁共振检查免疫球蛋白
脑脊液14-3-3蛋白分析在评价多发性硬化轴索损害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评价脑脊液14-3-3蛋白与多发性硬化(MS)患者轴索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从47例MS患者及36例对照中获取脑脊液标本,用免疫印迹法分析脑脊液14-3-3蛋白条带。结果MS患者脑脊液14-3-3蛋白阳性率为24.5%,急性期起病的患者12例中7例阳性;阳性的患者其扩展的残疾功能状况量表评分均≥2.0分,且>4.5分的患者阳性率更高。结论免疫印迹法分析脑脊液14-3-3蛋白对判断MS患者急性期是否出现轴索损害及遗留神经功能缺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吴章薇张星虎董小平艾青周衡刘云王桂红王拥军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脑脊髓液
以手术为诱因的重型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初步探讨以手术为前驱因素的重型吉兰巴雷综合症(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从62例重型GBS患者中收集6例以手术为前驱因素GB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手术、起病时间、达峰时间、临床症状、电生理检查和治疗方案等进行总结,并随访至1年,结合休斯功能分级量表(Hughes functional grading scale,HFGS),评价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结果根据临床及电生理表现,6例以手术为前驱因素的重型GBS患者均诊断为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手术诱因包括体外循环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基底动脉瘤栓塞术、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椎间盘置换术、椎管减压和椎弓根固定术,发病年龄在47~63岁之间,潜伏期多在10 d之内,达峰时间均在5 d之内,4例肢体无力起病,2例呼吸困难起病;发病3个月,6例患者均不能独立行走(HFGS=4),5例随访至1年,仅2例能独立行走(HFGS=2)。结论以手术为前驱因素的重型GBS少见,常以肢体无力或呼吸困难起病,达峰时间快,预后差。
吴章薇赵军李冰洁郭鸣赵圣杰周昊
关键词:手术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