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树突
  • 3篇树突状
  • 3篇树突状细胞
  • 3篇细胞
  • 2篇银屑
  • 2篇银屑病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系统性红斑
  • 2篇系统性红斑狼...
  • 2篇系统性红斑狼...
  • 2篇细胞分化
  • 2篇狼疮
  • 2篇红斑
  • 2篇红斑狼疮
  • 2篇红斑狼疮患者
  • 2篇分化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血栓

机构

  • 7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7篇周伟芳
  • 5篇郑敏
  • 4篇周凯
  • 3篇朱可建
  • 2篇严建良
  • 1篇刘伦飞
  • 1篇劳力民
  • 1篇茅晓红
  • 1篇郭爱莲

传媒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药学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05
  • 6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延胡索酸酯对体外培养的树突状细胞分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研究延胡索酸酯 (FAE)对树突状细胞 (DC)的作用 ,以探讨 FAE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方法 :在体外将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化成树突状细胞 ;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 CD1a,CD14 ,CD4 0 ,CD80 ,CD86和HL A- DR的表达 ,来评价 FAE中各种成分对单核细胞衍生的树突状细胞 (Mo DC)分化的作用 ,并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分析 FAE对 Mo DC刺激 T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 :0 .0 1~ 10 0 mg/ L 二甲基延胡索酸和甲基氢化延胡索酸钙盐抑制 Mo DC的分化 ,并降低 Mo DC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
朱可建周伟芳周凯郑敏Ulrich Mrowietz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延胡索酸银屑病药物疗法
1004例支原体性尿道及宫颈炎病原药敏试验被引量:1
2002年
刘伦飞周伟芳周凯郑敏
关键词:支原体性尿道炎药敏试验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纤溶系统功能的改变被引量:4
2005年
黄海燕周伟芳郭爱莲
关键词:纤溶系统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理改变微血栓形成PAI-1高凝状态
26例梅毒妇女及其子女TPPA、RPR检测结果分析
2002年
严建良周伟芳周凯郑敏
关键词:梅毒妇女子女TPPARPR
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分化能力的研究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了解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DC)分化的能力。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表达,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评价细胞的抗原递呈能力。结果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能向DC分化,分化而成的DC表达CD40、CD80、CD86和HLA-DR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强于正常人(P<0.01)。结论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向DC分化的能力增强,分化而成的DC具有很强的抗原递呈能力。
朱可建周伟芳劳力民郑敏
关键词:银屑病外周血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细胞分化
1α,25-二羟维生素D_3及其类似物对单核细胞衍生的树突状细胞吞噬功能的调节作用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研究骨化三醇及其类似物他骨化醇和 2 4 ,2 5 (OH) 2 D3对单核细胞衍生的树突状细胞 (MoDC)的吞噬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以MoDC为研究对象。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甘露糖受体 (MR)和Fcγ受体的表达 ,根据细胞摄入酵母多糖的能力评价细胞的吞噬功能。结果 骨化三醇和他骨化醇上调MoDC对MR和Fcγ受体的表达 ,增加MoDC对酵母多糖的摄入使细胞有更强的吞噬功能 ,但 2 4 ,2 5 (OH) 2 D3却无这些调节作用 ;骨化三醇和他骨化醇的上调作用发生在MoDC分化的早期阶段并且是不可逆的 ;骨化三醇的作用呈浓度依赖方式。
朱可建周伟芳郑敏
关键词:骨化三醇树突状细胞25-二羟维生素D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及尿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测定
2002年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血、尿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法检测 3 7例患者血清及 2 4h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含量。并设 3 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低 (t =4.13 1,P <0 .0 0 1) ,但患者的血、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没有相关性(P >0 .0 5 )。结论 视黄醇结合蛋白可能参与SLE的发病。
严建良周伟芳周凯茅晓红
关键词:视黄醇结合蛋白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SLE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