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慧怡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疗效
  • 1篇低周波
  • 1篇低周波治疗
  • 1篇动功
  • 1篇腰牵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运动再学习
  • 1篇再学习
  • 1篇再学习能力
  • 1篇治疗腰椎间盘...
  • 1篇治疗腰椎间盘...
  • 1篇认知干预
  • 1篇上肢
  • 1篇上肢运动
  • 1篇上肢运动功能
  • 1篇生物反馈
  • 1篇生物反馈治疗

机构

  • 2篇暨南大学
  • 2篇广州市红十字...
  • 1篇广东省工伤康...

作者

  • 4篇周慧怡
  • 3篇吴婉霞
  • 2篇徐武华
  • 2篇刘文权
  • 1篇陈海山
  • 1篇廖曼霞

传媒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广州医药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温热低周波治疗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观察温热低周波治疗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0例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温热低周波治疗,对照组给予催眠药物服用,观察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热低周波可改善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
周慧怡廖曼霞
关键词:睡眠障碍疗效
运动想象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卒中偏瘫患者95例,按接诊序号将患者分为运动想象治疗组(A组,33例)、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B组,30例)和运动想象+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C组,32例)。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3周,5 d/周,1次/d,30-45 min/次。A组另加运动想象治疗1次/d,30 min/次;B组另加肌电生物反馈治疗1次/d,20 min/次;C组则另加运动想象治疗1次/d,30 min/次+肌电生物反馈治疗1次/d,20 min/次。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后3周的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的差异。组内康复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治疗后3周,3组患者的FTHUE-HK、MBI和FMA评分均明显提高,分别为A组(3.8±0.6)、(74±4)、(35±5)分,B组(3.7±0.4)、(73±5)、(35±4)分,C组(4.1±0.3)、(77±4)、(38±4)分,与治疗前评分[A组(2.6±0.4)、(51±5)、(25±4)分,B组(2.5±0.4)、(52±4)、(24±3)分,C组(2.6±0.3)、(51±4)、(24±3)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治疗后3周,C组的FTHUE-HK、MBI和FMA评分均明显优于A、B两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B两组间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想象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显著改善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二者联合应用疗效更佳。
刘文权徐武华吴婉霞周慧怡李青娉
关键词:卒中肌电生物反馈上肢运动功能
腰牵结合超声药物离子导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评价腰牵结合超声药物离子导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并与单纯腰牵治疗相比较。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腰牵结合超声药物离子导入治疗组和单纯牵引组,治疗前、后分别利用腰腿痛评价量表进行评分,对测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腰椎功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腰牵结合超声药物离子导入治疗后腰椎功能改善优于单纯腰牵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分均与其治疗前评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腰牵结合超声药物离子导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牵引疗效佳。
陈海山吴婉霞周慧怡
关键词:腰牵腰椎间盘突出症
早期计算机辅助认知干预对脑梗塞患者运动再学习能力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早期介入计算机辅助认知干预训练与脑梗塞患者运动再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将6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运动再学习疗法组(对照组)及增加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干预组(治疗组),每天治疗30分钟,20天一疗程,另治疗组每天同时增加认知训练30分钟,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ugl-Meyer评分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表(Barthel Index)及认知障碍诊治系统ZM3.2的评测。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各项指标组间比较,治疗前各项指标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计算机辅助训练后,两组之间Fugl—Meyer及Barthe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经计算机辅助训练后,患者认知能力,尤其是执行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定向力等方面,评分提高分别达62.24%、37.68%、18.13%及5.93%,另外,年龄〈65岁、起病在60天内接受这一训练的患者,其运动再学习能力明显优于年龄较大、起病时间较长的患者,Fugl-Meyer及Barthel比较,t值分别是19.11及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可有效地提高肢体康复的能力,同时对年龄较小、接受治疗时间较早的患者效果更好。
吴婉霞刘文权徐武华沈雁周慧怡
关键词:认知干预脑梗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