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洁
-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玻璃体切割治疗视网膜大动脉瘤一例
- 2014年
- 患者女,82岁。2013年4月因“右眼突然视力下降4个月”来我院就诊,检查见右眼玻璃体出血,眼底可见视盘颞下方网膜前黄色出血,约8PD大小。为进一步治疗于2013年4月19日以“右眼玻璃体积血”收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全身体格检查无异常。
- 周洁吴伟珍曹晓禄王宏彬
-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治疗视网膜大动脉瘤全身体格检查玻璃体出血玻璃体积血高血压病史
- 老年黄斑变性的治疗新进展被引量:8
- 2014年
- 老年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西方国家白种人不可逆性视力下降的首要原因。目前,AMD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nti-VEGF)的药物治疗、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局部应用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及激光治疗(纳秒激光等)等。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老年黄斑变性的不同治疗方法的作用原理、治疗效果、副作用、经济成本,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周洁吴伟珍曹晓禄王宏彬
- 关键词:老年黄斑变性光动力学疗法曲安奈德
- 尿道-眼-滑膜综合征1例报告
- 2014年
- 尿道-眼-滑膜综合征(Reiter’s syndrome,Rs)[1]是一种少见的累及眼部的系统性全身疾病,可表现为双眼结膜炎、葡萄膜炎、尿道炎、关节炎等。我院于2013年5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40岁,于2013年4月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畏寒(体温37.9℃)及右侧足部行走时疼痛,排尿时有轻度烧灼感及尿色加深,无尿频、尿急、尿痛,未予特殊治疗。曾检查发现结膜充血,有大量分泌物,门诊按急性结膜炎治疗。1周后出现左踝红肿热痛伴剧烈腰痛,外科以左踝丹毒、泌尿系感染收入院。患者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化学毒物接触史,否认性病冶游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 曹晓禄吴伟珍周洁王宏彬
- 关键词:尿道炎综合征滑膜急性结膜炎毒物接触史全身疾病
- 白血病抑制因子在动物实验性视神经损伤后再生和缺血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8年
- 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是来源于IL-6因子家族的一种抗炎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是由Tomida于1984年研究鼠骨髓样白血病M1细胞时发现的,其能诱导白血病细胞株M1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对鼠骨髓样白血病细胞具有抑制作用。LIF受体(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receptor,LIFR)为LIF特异性受体,广泛分布于细胞膜表面,以膜结合和可溶的两种形式存在。
- 周洁黄映湘
- 关键词:视神经损伤动物实验白血病抑制因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 大鼠视神经横断损伤模型的建立
- 2015年
- 目的制作大鼠视神经横断损伤模型,在损伤视神经的同时保留视神经鞘,为视神经损伤后再生的研究提供模型基础。方法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2只,余18只右眼为实验组,左眼为对照组。将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按损伤后存活时间的不同分为7d组、14d组、30d组,每组6只。实验组在保留视神经鞘膜的前提下横断性切断视神经纤维;对照组单纯分离球后组织暴露视神经,不损伤视神经纤维。术后7d、14d、30d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视网膜平铺荧光显微照相;视网膜组织病理切片。结果通过比较OCT检查;视网膜平铺RGC计数以及视网膜组织病理改变,可见术后不同时间点实验组大鼠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细胞排列紊乱、数目减少,视网膜变薄。而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未见明显的改变。结论于球后视神经2mm处切开视神经鞘膜,离断视神经纤维,创建了保留视神经鞘的视神经横断损伤模型,为临床进一步研究视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提供基础。
- 吴伟珍王宏彬曹晓禄周洁
- 关键词:视神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 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8
- 2016年
-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合并黄斑水肿的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的疗效。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我院确诊为RVO患者32例35眼纳入研究,分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组18例(19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组14例(16眼)。所有患者均接受Ranibizumab玻璃体内注射,采用1+PRN方案。在初次注射后0.5~1个月,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患眼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macular 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国际标准糖尿病早期治疗研究(Early treatment diabetic retinopathy study,ETDRS)视力表、裂隙灯、眼底镜、眼压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结果随访2~6个月,平均4个月。CRVO组、BRVO组重复注射Ranibizumab的次数分别为(1.83±0.83)次、(1.58±0.67)次。CRVO组、BRVO组治疗前后ETDRS视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37、6.178,均为P〈0.05),CRVO组、BRVO组治疗前后CR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65、3.598,均为P〈0.05)。两组术后CRT与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因素均无相关性(r=0.114、0.435、0.028、0.269、0.171、0.062,均为P〉0.05)。BRVO组术前CRT及注射次数有相关性(r=0.556,P≤0.05)。结论经玻璃体内注射Ranibizumab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RVO能促进出血吸收、改善黄斑水肿并且提高视力。两组末次随访CRT与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因素均无相关性。BRVO组研究结果显示IVR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疗效优于IVR单项治疗。
- 周洁王宏彬王文亭
-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视网膜激光光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