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乙型
  • 8篇肝炎
  • 7篇乙型肝炎
  • 4篇慢性
  • 4篇慢性乙型
  • 4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阿德福韦
  • 3篇阿德福韦酯
  • 3篇病毒
  • 2篇乙型肝炎肝
  • 2篇乙型肝炎肝硬...
  • 2篇乙型肝炎患者
  • 2篇纤维化
  • 2篇疗效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米夫
  • 2篇抗病毒
  • 2篇拉米夫定
  • 2篇肝炎肝硬化
  • 2篇肝炎患者

机构

  • 6篇江门市新会区...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1篇周清霞
  • 3篇黄坚彤
  • 3篇李志杰
  • 1篇李健茹
  • 1篇柯伟民
  • 1篇张伟坚
  • 1篇邬喆斌
  • 1篇李志杰
  • 1篇吴泽倩
  • 1篇陈影霞
  • 1篇李珍瑶
  • 1篇冯少英
  • 1篇林云笑
  • 1篇谭柏松
  • 1篇黄小兵
  • 1篇曹红
  • 1篇林华强
  • 1篇袁艳嫦
  • 1篇陈洁
  • 1篇刘婷

传媒

  • 2篇吉林医学
  • 2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青岛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在肺结核治疗中的痰检阴转率、空洞闭合率及安全性比较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和比较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在肺结核治疗中的痰检阴转率、空洞闭合率及安全性。方法 7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利福平治疗,观察组实施利福喷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痰检阴转率、空洞闭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痰检阴转率为91.43%、空洞闭合率为85.71%均高于对照组的68.57%、62.8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低于对照组的3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利福平,给予肺结核患者实施利福喷丁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痰检阴转率和空洞闭合率,且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游长胜周清霞黄坚彤
关键词:利福喷丁利福平肺结核安全性
口服抗病毒药物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采取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评估长期口服抗病毒药物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硬度(LSM)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间隔为(325.6±124.1)d,治疗后的LSM显著低于治疗前[(10.3±6.1)kPa vs(17.2±11.5)kPa,P<0.001],治疗后LSM改善的患者有32例(53.3%)。结论:长期口服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TE是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进展的有用临床工具之一。
周清霞李志杰刁利霞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抗病毒治疗
地塞米松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坚持随访的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予保肝、抗炎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10mg冲击治疗3d,疗程3周。结果(1)进展至重型肝炎百分率:对照组有2例患者进展至重型肝炎者,占3.33%;观察组无患者进展至重型肝炎,两组进展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LT含量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ALT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治疗后3d、1周、2周及3周的AL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消化道症状改善例数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治疗3d、1周、2周的消化道症状改善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4)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有1例出现胃痛症状,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住院日:观察组住院日为(12.7±5.5)d,对照组为(17.1±7.8)d,两组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短期应用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可快速改善病情,减少重型肝炎的发生且副作用少,且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
周清霞李志杰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
江门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10例的管理观察
2018年
目的:探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长期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5例,对照组给予规范的门诊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除规范的门诊治疗方案外,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管理系统进行跟踪管理工作,比较两组依从性及疾病转归。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的观察指标及预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管理能有效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依从性,减少耐药发生,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周清霞冯少英林云笑曹红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基于自然杀伤T细胞的恩替卡韦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从细胞免疫学的角度评价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收集66例CHB患者随机分为ETV及ADV组各33例,分别给予ETV及ADV治疗52周,分别于第13、26、39及52周随访采血检测自然杀伤T细胞(NKT)及其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及白介素4(IL-4)的含量,并比较乙肝病毒定量(HBV-DNA)、肝功能的差异。结果①NKT及其细胞因子:治疗前及第13周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且治疗前与第13周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第26、39及52周两组的NKT、IFN-γ及IL-4百分含量开始显著高于治疗前,两组均呈单调递增,且ETV组上述三者显著高于ADV组(均为P<0.05)。②HBV-DNA及肝功能:从治疗第13周开始,两组的HBV-DNA、ALT及Bil水平即低于治疗前,但治疗前及治疗第13及26周两组HBV-DNA、ALT及Bil组间无显著差异。第39及52周ETV组的HBV-DNA显著低于ADV。③相关性分析:HBV-DNA与NKT、IFN-γ及IL-4三者当中任何一者均呈显著负相关性(r=0.695-0.884,P均<0.05)。结论与阿德福韦酯比较,恩替卡韦更有效提高自然杀伤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含量及活性。
周清霞
关键词: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自然杀伤T细胞抗病毒疗法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观察
2014年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106例患者的效果。结果:阿德福韦酯在治疗慢性乙肝病症上效果较为明显,HbeAg、HbsAg、HBV-DNA、ALT四项指标在治疗前后及治疗时间上相比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抑制乙肝病毒效果明显,治疗状况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小。
游长胜李志杰周清霞林华强
关键词:阿德福韦脂慢性乙型肝炎
社会支持干预对感染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干预对感染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对感染科就职的护士(包括轮科的护士)共51名进行职业倦怠量表调查并进行社会支持干预,比较进行社会支持干预前后的职业倦怠情况。结果:经社会支持干预后,总体来说,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明显改善。结论:进行社会支持干预能减轻感染科护士职业倦怠,提高工作绩效,维护护理队伍的稳定。
冯少英李志杰陈影霞袁艳嫦陈洁周清霞龙军萍
关键词:护士职业倦怠社会支持感染科
乙型肝炎免疫清除期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与轻度血清甲胎蛋白升高的相关性研究
2012年
目的为了弄清慢性乙型肝炎自然病程中,免疫清除期肝组织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与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和两两比较乙型肝炎免疫清除期肝组织炎症分级1、2、3和4级和纤维化Ⅰ、Ⅱ、Ⅲ和Ⅳ期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结果肝组织炎症分级1、2、3和4级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分别为(4.42±1.80)、(10.49±13.72)、(88.42±140.63)和(142.23±317.12)μg/L,四级之间两两比较,肝组织炎症分级1与4级、2与3级和2与4期存在差异(分别P=0.034、0.049和0.005)。肝组织纤维化分期Ⅰ、Ⅱ、Ⅲ和Ⅳ期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分别为(11.31±18.07)、(7.93±5.24)、(72.91±133.31)和(149.46±296.39)μg/L,四期之间两两比较肝组织纤维化Ⅰ与Ⅳ期和Ⅱ与Ⅳ期存在差异,(P=0.007和0.003)。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的自然病程中,免疫清除期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与轻度甲胎蛋白升高相关,提示肝组织重度炎症或/和肝组织纤维化发展至第Ⅳ期(早期肝硬化)时,肝细胞伴随有异型增生。
周清霞刘婷吴泽倩邬喆斌柯伟民
关键词:乙型肝炎免疫清除期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甲胎蛋白
不同HBV-DNA载量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及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载量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及D-D变化情况。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HBV-DNA病毒载量检测、血小板参数检测以及D-二聚体(D-D)检测。将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照HBV-DNA载量数量级进行分组,对各组间血小板参数及D-D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另收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人2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容(PCT)、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D-D明显高于对照组;检测下限组、低载量、中载量及高载量组患者之间血小板参数及D-D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下限组、低载量、中载量及高载量组患者的PLT和PCT依次逐渐减小,MPV、PDW及D-D依次逐渐增大。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高HBV-DNA载量患者存在明显凝血纤溶功能失衡,提示应对患者进行早期抗病毒干预,以减少病毒复制,维持凝血纤溶平衡。
李珍瑶黄小兵李健茹张伟坚曾凤群谭柏松周清霞游长胜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毒载量血小板参数D-二聚体
不同方案治疗HIV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比较替诺福韦(TDF)+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伦(EFV)与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伦(EFV)方案治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诊的148例HIV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74例,其中A组接受TDF+3TC+EFV治疗,B组接受AZT+3TC+EFV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A、B组的HIV RNA载量及转阴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CD4+T细胞计数均较干预前显著上升,但A、B组干预3、6个月后,CD4+T细胞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IV感染的治疗中,TDF+3TC+EFV与AZT+3TC+EFV方案均具有较好疗效,但前者的不良反应耐受性更好,更适于应用。
游长胜周清霞莫华添黄坚彤
关键词:HIV替诺福韦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